工作到96歲,這個美國老太太竟是“隱形”富豪,她的遺囑令人震撼

是不是隻有巴菲特、比爾蓋茲這些大名鼎鼎的億萬富豪才能有資格做慈善家?

一輩子生活在紐約的西爾維婭·布盧姆(Sylvia Bloom)女士是一家法律事務所的秘書,從1947年開始,她在這家律師事務所工作了67年,直到96歲才退休。2016年,在退休兩年後,布盧姆女士去世了。

這位東歐移民的後裔一生過著簡樸低調的生活,她住普通公寓,大部分時間都乘地鐵上班。

工作到96歲,這個美國老太太竟是“隱形”富豪,她的遺囑令人震撼

西爾維婭·布盧姆

認識布盧姆的人,都覺得她的生活和紐約這個大都市裡的普通百姓沒有什麼區別,讓人稱道的特別之處就是,她是個活到老工作到老的長壽老人。

然而,在她去世後,她的遺囑卻讓人感到吃驚和震撼。

這個工作了一生也只是一個普通的辦公室職員的老婦人,身後竟然留下超過900萬美元的遺產!

最可貴的是,按照她的遺囑,其中的800多萬捐獻給慈善機構,只把剩下的一小部分留給她的親戚和朋友。

工作到96歲,這個美國老太太竟是“隱形”富豪,她的遺囑令人震撼

(布盧姆和丈夫)

布盧姆沒有子女,她的侄女簡·洛克申是她的遺囑執行人,洛克申向《紐約時報》揭開了布盧姆的鉅額財富之謎。

洛克申說:“她一直是律師事務所的秘書,很早以前,她負責料理老闆們的很多私人事務,包括他們的個人投資。當老闆讓她買某種股票的時候,她也會悄悄地跟著買一些,當然她買的數額要比老闆少很多,她畢竟拿的是秘書的薪水。”

在她活著的時候,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相信她是百萬富婆,因為她從來不談錢,她不喜歡炫耀,更不想引起別人的注意。

布魯姆是大蕭條時期在布魯克林長大的,她深知沒有錢的生活是什麼滋味。青年時期為了維持生計,她白天打工,晚上上亨特學院(Hunter College)的夜校,在辛苦與節儉中完成學業。

布魯姆的丈夫是一名普通的消防隊員,在2002年去世。他們沒有自己的子女。

她從來不過奢侈的生活,洛克申說:“她不住豪華公寓,沒有汽車,也沒有一件貂皮大衣。”

她的一位同事回憶說,就在布盧姆退休之前,自己看到這位96歲的老人從地鐵站裡走出來,在猛烈的暴風雪中步行上班。

年輕時吃過苦的布魯姆非常同情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希望每個人都能得到公平的學習機會。

就這樣,一邊日復一日過著平凡低調的生活,一邊細水長流,年復一年讓自己的投資不斷增值。

終於,在生命的盡頭,做了一輩子秘書的布魯姆竟然擁有了900萬美元,不知道她共事過的那些老闆和律師們有多少人最後留下這麼多財富?又有多少人如她一般慷慨捐贈?

工作到96歲,這個美國老太太竟是“隱形”富豪,她的遺囑令人震撼

按照布魯姆的意願,她的侄女洛克申最近將其中的624萬美元捐給紐約非營利組織“亨利街安置會”(Henry Street Settlement),這家機構有125年曆史,服務範圍從幼兒園、老人中心到職業培訓。

據這家機構的負責人介紹,布魯姆女士的捐贈是他們收到的來自個人的最大一筆捐款。

布魯姆遺產中還有200萬美元捐給她的母校亨特學院和一個獎學金基金。

在美國,愛心捐獻是一種社會風尚,大手筆捐出數百萬也不是巴菲特、比爾蓋茲這些大名鼎鼎的億萬富豪的專利。

一邊通過投資獲取財富,一邊過著節儉低調生活,最後把鉅額遺產留給社會的,不止布魯姆,下面這幾位也是隱形富豪慈善家。

工作到96歲,這個美國老太太竟是“隱形”富豪,她的遺囑令人震撼

羅伯特·莫林

羅伯特·莫林(Robert Morin)從大學畢業後,在新罕布什爾大學(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的圖書館工作了近半個世紀。

這位圖書管理員幾乎把掙來的每一分錢都存起來了。

他是個性情溫和的怪人,一個人獨居,過著簡樸的生活。他把幾乎所有的收入都投在了股票和退休金賬戶上。

他於2015年去世,享年77歲,令他的前同事和熟人大感意外的是,他的賬戶上有400萬美元,他在遺囑中把這筆鉅款全部贈給了他的母校,新罕布什爾大學。

工作到96歲,這個美國老太太竟是“隱形”富豪,她的遺囑令人震撼

羅納德·裡德

佛蒙特州的羅納德·裡德(Ronald Read)是一名加油站服務員,他喜歡穿褪了色的舊襯衫,開著一輛二手豐田車。

上了年紀後,當他去咖啡店時,有人竟看著他覺得可憐,熱心為他付咖啡錢。

他的律師勞裡•羅威爾告訴媒體,裡德有一種發現有前途的股票的天賦,他擅長投資。

工作到96歲,這個美國老太太竟是“隱形”富豪,她的遺囑令人震撼

德瑞斯·施瓦茨

德瑞斯·施瓦茨(Doris Schwartz)曾是一名空姐,還當過老師,她的晚年是在賓夕法尼亞州西約克的一間擁擠的連排屋裡度過的,聽上去是不是有點晚景淒涼?

但據《紐約每日紀事報》報道,2013年,93歲的施瓦茨去世時,給當地社區基金會捐了340萬美元,用以幫助當地的老師和學生。

基金會副主席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說:“施瓦茲女士曾在世界各地旅行,她想通過自己的捐贈貢獻家鄉的教育事業,讓這裡的人們擁有更加開闊的視野。”

工作到96歲,這個美國老太太竟是“隱形”富豪,她的遺囑令人震撼

格雷斯·格魯納

格雷斯·格魯納(Grace Groner)也是一名辦公室秘書,她住在伊利諾斯州湖森林(Lake Forest)的一間簡樸的一居室房子裡,年輕時經歷過大蕭條時期的她喜歡買別人家處理的舊衣服。

不要以為她是女版葛朗臺,她在2010年去世,享年100歲。她給她的母校——阿佛雷斯特學院(Lake Forrest College)贈送了700萬美元的遺產。

據《芝加哥論壇報》報道,她的鉅額財富源於她在1935年購買了180美元的股票,從那時她開始不斷投資。

“她本來可以住在豪宅裡,”她的律師兼朋友告訴媒體,“但她沒有選擇那樣的生活。”

平凡的職業,節儉的生活,讓這些老人看上去普普通通,泯然於芸芸眾生中。

但其實他們又異於常人,他們有理財投資的智慧,在親歷經濟的興衰起伏和股市的大風大浪後,他們跑贏了時間,成為“笑在最後的人”。

更重要的是,他們懂得如何把積累下的財富與個人消費清晰分開。

在這個崇尚消費的時代,他們既能讓資產不斷增長,又能抵制物質的誘惑,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自己的生活態度和方式。

這個世界上有多少普通人人因為一夜暴富而把持不住自己,他們揮霍無度,沉於奢靡,很快又被生活打回原形,甚至變得一貧如洗。因為,他們成了金錢的奴隸。

而上面的這些隱形富豪,卻是金錢的主人,他們一生追求財富最大化目的,是造福社會、福澤他人,這一點,他們堅持到生命的終點。

這樣的老人大多長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