檯安名人-東北義勇軍郭景珊和他的抗日家族兵

抗日將領郭景珊之墓在東北抗日義勇軍紀念廣場,東北義勇軍紀念廣場有了首位安葬於此的義勇軍將領。

臺安名人-東北義勇軍郭景珊和他的抗日家族兵

跟隨張學良戎馬生涯十幾年

遼寧臺安人郭景珊曾任東北義勇軍第三軍團副總指揮,1998年病逝,享年98歲。

郭景珊與張學良將軍同年同月同日同縣生,跟隨張學良戎馬生涯十幾年。1901年出生的郭景珊“九·一八”事變爆發那年正好30歲,那時的郭景珊在桓仁擔任公安大隊長,管轄三個步兵中隊,一個騎兵中隊,共500餘人。

由於當時桓仁沒有成型的抗日活動,郭景珊與結拜兄弟唐聚伍組織抗日武裝,成立了遼寧民眾抗日救國會,組建遼寧民眾自衛軍,帶領多位親人抗擊日本侵略者。

士兵射掉敵機他自掏腰包獎

1932年,在八道江戰鬥中擊落日本飛機一架,機上兩名日本駕駛員當場燒死。郭景珊的兒子郭春光回憶,那時父親是作為增援部隊被派去的,沒想到還真打贏了。郭景珊帶領的兵用機槍和步槍往上射,硬是將日本的飛機射中一架下來。“為此我父親自掏腰包獎勵士兵1000大洋,鼓勵他們抗戰勇敢。”

此後郭景珊又帶隊奇襲瀋陽飛機場,燒燬日機27架,多次受到張學良將軍的嘉獎。為什麼說奇襲呢?郭春光說,父親在機場有一個營長是內應,也就是後來所說的內線,郭景珊部隊從通化到瀋陽屬於遠道而來的軍隊,因此郭景珊的策略就是打完就走,不戀戰,不打長線,讓對方始終很緊張,說不準什麼時候就再來打一次,有力重創日本侵略者。

1933年初,郭景珊和唐聚伍到北平面見張學良。張學良親手贈與兩人抗日功勳章,鼓勵他們繼續抗日。

戰馬肚皮被炸裂他未受傷

此後郭景珊轉移到遼西的自衛軍改編為東北抗日義勇軍第三軍團,任副總指揮。郭景珊返回部隊後,在朝陽、長城古北口一帶同日軍展開多次交戰。在一次戰鬥中,一發炮彈落在郭景珊騎的戰馬前,戰馬已跟隨他多年,默契深厚,戰馬奮起揚蹄擋住了主人,馬的肚皮被炸裂,而郭景珊毫髮未傷,郭景珊厚葬了戰馬。多年後郭景珊每談起此事都認為自己的命是揀的,功名於己都是身外之物。

家族20多人被他動員抗日

聚友抗日,家族當先。郭景珊首先發動自己親屬,先後把叔伯侄郭春伯、郭春輝、郭春陽、郭春田、郭春成、郭春營,表兄弟陳自周、陳桂周、唐文贏,姨兄劉振海等十多人動員到他籌劃的抗日活動中,並讓他們分別帶著他的親筆信和人參、酒等禮品到遼東部分縣的警界同學中游說。同學中有的早有抗日之心,見聯繫人又是郭景珊的親屬,情真意切,便紛紛響應,不到月餘就有十多個縣的公安大隊同意參加抗日隊伍。

郭景珊的這些親屬後來也都成了戰場上的骨幹,在遼東戰場上同日偽軍作戰近百次之多,郭景珊的親侄郭春輝在熱河同日軍作戰時壯烈犧牲。當地一直稱道這是“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大義之舉。

去世10多年遲遲沒安葬

郭景珊最小的兒子郭春光今年73歲,在家裡父親郭景珊一身戎裝的巨幅油畫掛在牆上。郭春光說,“如果不是國難當頭,如果不是戰爭,父親只是那個在大南門擺地攤賣花的老人。 ”

郭春光退休後也一直致力於研究遼寧抗日義勇軍的歷史,尋找東北義勇軍唐聚伍將軍的後人。去世10多年,遲遲沒有安葬,80多歲姐姐都有意見,而在郭春光心裡就是一個信念,想給父親找一個適合他的地方,東北抗日義勇軍紀念廣場符合這種要求,當時郭春光想找到唐聚伍的屍骨一起下葬,但是苦於一直找不到後者的遺骨,郭春光只能先行安葬父親。

談起父親,郭春光說,父親沒有愧對祖國和人民,擔當起軍人的職責,很了不起,可以說是全力以赴地抗戰。

東北抗日義勇軍紀念廣場

坐落在瀋陽市龍泉古園內的東北抗日義勇軍紀念廣場,以複製的當年東北軍北大營營門為起點,以《義勇軍進行曲》暨國歌牆為頂點。以200餘米長的地碑形式,按時間順序,鐫刻了自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月15日14年的東北抗日大事記。

進入北大營營門,沿著“東北抗日大事記”地碑拾階而上,黃顯聲、王鐵漢、馬占山等11位東北義勇軍和抗聯著名將領的雕像掩映在白樺林中。

地碑中段轉角處,矗立著 “東北義勇軍一百零八將”紀念碑,上面鐫刻著108位東北軍各路將領的姓名和職務。前行至山頂,立有高聳的國歌牆,正面鑄有國歌五線譜,背面為義勇軍群像浮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