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德軍與日軍都有大將他們的權力能差多少各能指揮多少人?

二戰時期德軍與日軍都有大將他們的權力能差多少各能指揮多少人?

日本崛起的過程中,吸收了很多國家的先進經驗,比如在19世紀末日本軍隊改革時,陸軍向陸上強國德國學習,海軍向海上強國英國學習,都有了極大的發展。因為師從德國,所以日本陸軍的軍銜體系與德軍非常像,德軍將官分為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四級,而日軍分為大將、中將、少將三級(日語中大與上的發音很接近,容易混淆,所以去除了上將銜)。

二戰時期德軍與日軍都有大將他們的權力能差多少各能指揮多少人?

在德國陸軍的體系裡,最高軍銜為元帥,其次才是大將;而在日本陸軍的體系裡,最高軍銜為大將,元帥只是虛位軍銜,相當於一個榮譽稱號。那麼問題就來了,德國大將是第二高的軍銜,而日本大將是最高軍銜,他們的權力上是否有差別?又各能指揮多少人?

二戰時期德軍與日軍都有大將他們的權力能差多少各能指揮多少人?

首先說一說德國大將,1939年,赫爾曼·霍特晉升上將,指揮第15軍;1940年晉升大將,當時他擔任的是第3坦克集群的司令官。海因茨·古德里安於1938年晉升上將,指揮第16摩步軍;1940年晉升大將,擔任第2坦克集群司令官。由此可見,二戰時期的德國陸軍大將一般集中在集團軍司令官這一層級,能指揮的兵力在10-30萬之間。

而在二戰前期,德國陸軍大將的權力又有所不同,庫爾特.馮.哈麥施坦因-埃科特於1934年晉升大將,當時他的身份是陸軍司令,指揮著整個德國陸軍。1938年,埃科特擔任的是A集團軍群司令(一般由3-5個集團軍組成),指揮近百萬人作戰。

二戰時期德軍與日軍都有大將他們的權力能差多少各能指揮多少人?

日本陸軍大將是陸軍的最高軍銜,享受的是和日本首相同級的待遇,二戰初期,日本陸軍大將普遍為陸軍大臣、參謀總長、航空兵總監等高級職位,最低也是個方面軍的司令官,指揮幾十萬人作戰。

二戰時期德軍與日軍都有大將他們的權力能差多少各能指揮多少人?

到了二戰中後期,日本改變了大將的晉級規則,使得晉升大將更為容易,但同時也使得大將間的權力出現了巨大差距。阿南惟幾晉升大將時,指揮的是第11軍。按照軍職,阿南惟幾與指揮第1軍的筱冢義男是同級。但若按照軍銜,阿南惟幾是大將,筱冢義男只是中將。由此可見,當時日本陸軍大將的最低職務已從方面軍司令下降到了軍司令,指揮的兵力也從幾十萬人下降到了數萬人。

雖然德國與日本都有大將一銜,但雙方的實際權力有很大區別,即便二戰中後期兩國大將的權力都出現了下滑,但德國大將所能指揮的兵力仍然超過日本大將。

延伸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