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37亿美元卖身美团?马化腾撮合王兴只因摩拜战斗力太弱

摩拜37亿美元卖身美团?马化腾撮合王兴只因摩拜战斗力太弱

摩拜终于要卖身了?

有媒体报道,美团和摩拜已经于近日达成收购协议,摩拜将以37亿美元的总价出售给美团,实际作价27亿美元,美团将承担摩拜剩下10亿美元的债务。

不过美团和摩拜官方对此均没有回应。

摩拜与ofo两家共享单车企业,是2017年做火爆的新闻源,每隔一段时间就爆出一条新闻。

这种TO C的企业,因为直接面对用户,稍有风吹草动,就能掀起波澜。

根据权威媒体报道,美团并不是全资收购了摩拜,而是在腾讯的协调下,占据了大股东的位置。

摩拜37亿美元卖身美团?马化腾撮合王兴只因摩拜战斗力太弱

马化腾

2017年10月,美团刚刚拿下最新一轮40亿美元的融资,虽然手里并不缺钱,但美团想任性像阿里巴巴收购饿了吗一样,还是很有难度。

即便不是被美团全资收购,摩拜未来想保持独立运营,也是非常困难。

看看摩拜的治理结构:摩拜的董事长李斌,是摩拜真正的决策大脑,当年是他竭力劝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去做共享单车的;

摩拜现任CEO王晓峰,原Uber中国的负责人,后来经介绍来摩拜做CEO。

也就是说,摩拜的决策权极为分散,摩拜缺乏一个如王兴一样,既有战略头脑又有个人魅力,既有管理能力和笼络员工的办法又牢牢控制公司主权的人。

一个出色的创始人,对科技公司来说绝对不是可有可无,而是灵魂人物。

摩拜的三驾马车,显然没有一个人是这种角色:李斌虽然创业经历丰富,又有战略眼光,但他有更重要的事,无法下场直接跟ofo对决,他是一个出资人的角色。

胡玮炜虽然是创始人,对摩拜公司的日常运营介入不深入,也没有管理公司,笼络高管的太多经验,显然是个吉祥物的角色。

而王晓峰,是公司的实际运营者,但既不是公司的创始人,也不是大股东,他对公司没有什么话语权。

这样一个松散管理的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定会被军心牢固、领导者有力的竞争对手一枪挑于马下。

好在ofo的股权也很分散,而在在2017年因为争夺管理权,以戴威为首的管理者跟滴滴派来的董事曾经发生剧烈的冲撞。

不过随着ofo投入阿里巴巴门下,阿里巴巴的战斗力众所周知,拥有整齐划一的价值观和执行力超强的中供铁军。

环顾四周,也只有美团这种从千团大战中浴血而生的坚强公司,有跟阿里正面硬刚的底气。

从美团角度来说,美团自身尚未盈利,美团的资本并不充裕,这决定了美团绝不会拿下摩拜所有的股份;但是从摩拜来说,这是一个没有战斗力的公司,想要生存发展,必须依赖一个强悍的团队和一个能够服众的核心。

所以,即便美团没有全资拿下摩拜,也会掌控摩拜的董事会;如果一定需要美团拿出真金白银,那么不差钱的腾讯一定会出手相助。

实际上,这也不是腾讯系头一次这么选择了。

2014年在京东上市之前,腾讯终于决定把易迅和拍拍剥离给拥有强悍团队和霸气决策权的刘强东,用行业的一个领头羊,来整合腾讯系的资产。

2015年,腾讯把搜索剥离给搜狗,同样是这个路数。

跟网约车相比,共享单车本来是一个微小的生意,有独特商业逻辑,但因为投入巨大,并不符合纯互联网项目的增长曲线。

在资本的吹捧之下,2017年摩拜和ofo连续经过几轮融资。

阿里和腾讯走了10年的路,美团和滴滴分别用了5年,而摩拜和ofo只用了一年。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个被迅速催熟的行业,一个先天不足的公司,即便走得很快,该补得课还是要补,该踩得坑一个也少不了。

分别进入美团和阿里旗下之后,摩拜和ofo早已经面目全非,但两者原本战五渣的战斗力,会充值到满血,一场更大规模的战斗,将会接踵而至。

摩拜37亿美元卖身美团?马化腾撮合王兴只因摩拜战斗力太弱

王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