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没有照片,怎么防止替考?

维奥

古代科考时没有相片,如何防止替考,确实是个问题。

不过,不要以为古人都是傻子,他们也有办法。

比如现在人去考试必须报名然后领取准考证,古代也有这种制度。

在考试前,得先去领取结票,也就是相当于准考证和保证书,上面会写明自己的上三代,即父亲、祖父、曾祖父的籍贯、功名、职业等,还有就是本人的年龄、体貌特征等。



这个是做什么用呢?主要是防止冒籍,因为按规定,本乡人只能在本乡考,再如戏子、妓院、衙役等家庭出身的子弟是没有资格参加考试的。

写了这个结票(保证书)还不够,还得有人证明这是真的,那就是得找两个当地的保人给你做证明,证明你说的是真的。

如果结票造假,不但考试成绩无效,就连保人也会受牵连。

此外,每个参加考试的童生还是找五个一起参加考试的一起联保,就是你保证我,我保证你,谁都认识,谁也不能作假。



再者就是,考试头场,还得找个当地秀才当面做保。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秀才已经取得功名了,不用参加考试,而每个地方的秀才是有限的,他来识别谁是童生,谁不是童生。

所以,进场点名时,点到谁的名字,谁就出来应诺,保他的那个秀才也得站出来做保,以保证考试是本人。

当然,这种做保是有酬劳的,也是有风险的。如果有人替考,查出来了不但成绩作废,就是这个秀才保人也要被罚,弄不好连自己的功名也要革去,这可不是好玩的!

所以,一般人谁敢作假呢?



等考过秀才这关,之后倒没有那么严格了。因为秀才已经算是当地名人了,秀才圈里,大家彼此都认识,想替考也是不可能的。

而且,如果秀才参加乡试,还得先参加科试,科试成绩合格,经当地学官验过才可以赴省参加乡试。

而如果是入京参加会试,还需要去拜见同乡京官,办好印结才可以参加考试(当然又是要钱的)。

如此层层叠叠、各种防范,古代科考作弊还是很难的。


坑爹史册

我们今天考试都是要带准考证和身份证的,为了确认考生身份,防止替考。那么在没有相机的古代,考生们要找枪手替考是不是很容易呢?毕竟监考的也不知道考生本人长啥样不是么?关于这一点,其实古人早有准备。
写满小抄的衣服,古人为了得中功名也是挖空心思
古人防范代考,有三种方法:点名识认、准考证制度、考生连坐制。
识认:从唐朝开始,朝廷为了防止替考现象,就要求考生能够提供详细的体貌特征的履历。进场前会有专人根据此履历检查考生身份,干这种事的人叫识认官。识认官们的姓名都汇总到乡、会试的点名册上,在入场前的点名环节,识认官们就要到场。明清时,乡试、会试的点名与识认同时进行。如果查出了有人做枪手,则请人者和替考者同罪。
准考证:考生在报考时,需要投递“识认官印结”,这很像今天的准考证。清代的科举考试的准考证叫做《院试卷结票》,考生赴考前要亲自去领取结票。到了入场考试的时候,要拿着票去领试卷,没有票的不准考试。准考证上还要写考生及其曾祖、祖父、父亲、老师、邻居的名字,外加两位保人画押,也就是说一旦考生被发现替考,那么这些人都要遭殃连坐。这项制度除了能加强周围人对考生的监督,还能起到震慑作用。
考生连坐制:此法正式名称为互保连坐制。十个同一地区的考生分为一保,一人考试出了问题其他人都要受处分。此制实行于宋代,宋朝规定各地在贡荐士人时,必须要先对其户籍、行为品质等方面认真考察,确保信息无误。在考试时如有人作弊,则十人受罚。对作弊者本人严加处置,其余九人永远不得参加考试。在这样的严厉措施下,考生们不仅自己不敢轻举妄动,还得监督别人。这么多只眼睛都盯着呢,替考的风险实在是太高,也就断了很多人不劳而获、钻法律空子的念想。
参考文献:河边:《漫谈科举考试作弊》,《中国考试》,2006年第9期。
易波:《作弊与防弊博弈中科举考试功能的异化》,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历史学,2011年。

历史研习社

明清科举考试舞弊现象有多种,像较为严重的有冒籍。而替考也是其中之一。替考,即雇人代考,也称枪替,是指请人冒名顶替进入或者共同进入考场代为答卷,其中替人考试之人称为枪手。明清科举考试中替考一般也有几种情况,最直接的是请枪手代考,古代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的技术,还依靠最原始的辨认手段,尤其是如果两人样貌相似,代考的可能性很大或者枪手与考生同时入场,然后买通考官将两者房号相连,这样,枪手在做完自己的试卷后,再抽时间替别人作答,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的会试,吴江沈同和第一,同里赵鸣阳第六,“同和素不能文,文多出鸣阳手,事发觉,两人并谪戍。”(《明史·选举志二》)。

而针对替考,朝廷也采取多种手段避免这种情况。

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前述代考的沈同和、赵鸣阳事发后都被谪戍,也就是充军。

再或者针对主考官,在考试之前,主考官通常会被封锁在贡院之内,避免与外界接触,“试官入院之后,提调官、监试官封锁内外门户,不许私自出入。如送试卷或供给物料,提调、监试官跟同开门点检,送入即便封钥。”(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四五),而且

考官如有亲属应试还必须回避,清代规定:

“入场官员之子弟及同族, 除支分派远, 散居各省各府, 籍贯迥异者, 毋庸回避外, 其在五服以内, 虽分居外省外府外县, 及服制虽远, 聚族一处之各本族, 其外祖父、翁婿甥舅、妻之嫡兄弟、妻之姐妹夫、妻之胞侄、妻姐妹之子、嫡姐妹之夫、嫡姑之子、舅之子、母姨之子女之子、妻之祖孙女之夫、本身儿女姻亲, 概令回避, 不准入场考试。”(《钦定科场条例》卷二六)

此外,在考试之后,也会进行严格检查,清代科举在录取之后还对录取试卷与其原来试卷进行比对,只要有一点值得怀疑的地方,都会追究,如康熙二十八年(1689)议定:

“嗣后学政按临各府于考试招覆之日,提调官即对明坐号、姓名,将县府原取本卷解送学政,与所取之卷逐一磨对,倘文气笔迹稍渉可疑,即行按究。”(《大清会典则例》卷七十)

当然,上述仅是防止替考的部分措施,明清时期替考现象很严重,尤其是在最低级的童生考试中,甚至出现了市场化的倾向。


楚邾

众所周知,今天的高考或各种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考生在入考场时,监考老师会根据考生相片及考生身份证核对信息,以确定参考者是否考生本人。这是现今防止考试替考的方式之一。那么在没有相片和身份证的古代,是不是就没有办法防止考生替考了呢?其实不然。在古代的科考中,自有一套对应的考试程序来杜绝考生替考。

古代的科举制度规定,考生在参加考试之前必须先报考。报考时,考生需要到县署礼房报名,并当堂亲笔填写姓名、籍贯、年岁、相貌,以及三代存、殁、已仕、未仕等信息,条件符合者方能参加科考。

为了确保考生填写的信息的真实性,报考时除要求士子本人到县署,当堂填写本人有关信息,还需要五童互结,廪生认保和派保。此外,还要邻、里和族人担保。担保人要在官学提供的文件上签字,以保证这些担保的有效性。只有当考生完成报考手续后,县署才会发给考生印有考生基本信息的应试浮票。这张浮票是考生应试的凭证,类似于今天考生的准考证。

科举报考对年龄无特别限制,不过对应试资格则有严格规定。娼、优、隶、皂等必须在其报官改业,四世之后才有应试资格。衙门里的胥吏,如门子、长随、捕快、锣夫等,及轿夫、喜娘、剃头夫、丐户等身份卑微者的子孙均无应试资格。身体残疾者、丁忧者亦无资格报考。不过,到了清代中后期,对考生身份的限制有所放松。《点石斋画报》就有“瘫童入泮图”和“聋人应试 图”。这反映的便是对身体有缺陷的考生的限制放松的历史事实。

由于古代科举考试各地录取名额有限,不少考生为了能够金榜题名,冒籍应试的大有人在。为此,科举制度也要求考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报考,严厉禁止冒籍。不过这一现象仍然屡禁不止。《点石斋画报》有副“学政惜才”,说的学政允许无锡籍的唐继升冒籍参加苏州府试的历史场景。这表明,尽管古代的科举考试有一套机制来防止考生替考、冒籍,但是仍然有一定的疏漏让考生钻空子。


与书居

在古代没有照片,科举考试是这样防止替考的:

只要不中秀才,不论多大岁数都称为童生。《学政全书》上规定,童生在考前要到本县的署礼房报名,并填写姓名、籍贯、出生日期、相貌特征及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三代的情况。如果是养子,那就要填生家父母三代的情况。之所以要填这个,这与清朝的诰封制度有关。如果出仕便有机会诰封三代,但因贱民不得有任何功名,所以贱民在从良后,第四代才充许考试。填三代的目的就是为了以此来证明考生身家清白,爷爷一辈为良民。在登记过后,还要联保与认保。联保即是与另外四名童生相互做保,五人联保后,再由一名廪生认保,这才可以参加县试。到了府试时,保人又增加一位。如果出现问题,五人同罪,廪生也要受杖八十的处罚。如果廪生知情革掉功名,不知道的减刑。童生考中秀才之后,还要进行一次复试。先核对字迹,字迹无误的再看文理,文理通顺的便算通过复试。

科举考试

古时的考场称“贡院”,“点名识认”程序在贡院的最外一道“龙门”进行。点名好办,识认不简单,守门人都是随机新换的兵役,不认识考生怎么办?考生要拿出“识认官印结”。

“识认官印结”是古代盛行的一种行政文书,上面盖有官印,证实考生身份的真实性,避免滥竽充数。这种文书实际作用是一种担保书,一旦出事,“担保人”跟着倒运。“识认官”即是担保人,其名字登记在点名册上,叫到考生时他就出来辨认。

识认官临场区分无误后会签字放行。如果识认官不参与,除了将其所报的试卷扣除以外,识认官也将被查处。对国子监、府学出来的特定人群的考生,也可由其老师(助教)一类考官认可的人员出来辨认。

而到了晚清时,吏治腐败,枪手可以大行于世,但这类枪手还是以京官考职的居多,毕竟当时的准考证上没有照片。而现在可以确定的枪手胡汉民,他中举于1901年,并于1902年赴日之前凑得六千两银子。乡试日期为八月,1902年虽有乡试,但早在四、五月时,胡汉民便到了日本,所以那次当枪手,应是1901年乡试时,于场内替人答卷。当时西太后还在西安,而广东则是东南互保地区,完全处于天高皇帝远的状态,科举考试也必然不会像那过去那样严格监考。



遇到么

科举考试始于隋唐

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科举取士,对于打破自魏晋以来士族夫官僚利用九品官人法垄断仕途,造成政治腐败的僵硒,以及扩大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阶级基础,强化皇权.改善官吏素质.稳定统治秩序等.均有重太的作用。但这种新的选拔官吏的制度,也有许多漏洞。在隋唐时期,科举考试最大的弊端,是贵族官僚请托(即通过主持考试的官员走后门)成风。参加会试的士人,四处钻营,与主持考试的官僚相勾结,徇私舞弊。到唐朝中期之后,考试几乎是有名无实, “请托大行,取士颇滥”。贵族官僚子弟基本上垄断了科举,“每岁策名,无不先定”, “榜出,率皆权豪子弟“,无后台靠山的寒门子弟,即使是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也很难考取进士,例如著名诗人杜甫,就是先后两次参加考试,结果都名落孙山。故当时的人说“及第不必读书”,主要是看有无靠山。这与科举取士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凭才学决胜负的主旨是相悖一的。

宋朝科举考试

宋朝科举考试的防弊举措

宋朝为防止科举考试喂的徇私舞弊行为,真可谓是煞费苦心,周全至极。其中一些办法,使现代人都叹为观止。如誊录制,可以说是中外罕见的例子。这些制度的制订和实施,对于,维护考试秩序以及考试的公正性,是有一定作用的。宋以后的元,明,清各朝。科举考试也多数沿用宋朝这些办法。 但是,制定这么多条条框框,固然是不容易的。但是更难得是如何去实行,让它真正发挥作用,科举考试,从宋代开始,已经是地主士大夫们参政的主要途径,只有由进士出身的官员,才受重视,视为当官正途,才得到高官厚禄,由其他途径取得官职的,都被视为来路不正,当官起点低、升迁漫。所以,虽然宋朝的中高级官僚的子弟都可以依靠恩荫(官员按品级可以荫庇不同数量的子弟做官)出仕,但多数还是尽量争取通过科举获取功名。所以,每次参试举人都如过江之鲫,人数很多。尽管宋朝每科录取的人数大大超过隋唐,竞争依然是十分激烈的。官僚子弟中当然不乏有才气者可以自己顺利通过考试,但也相当多是不学无术的纨祷子弟,他们靠正常考试是根本没有希望的,获取功名就只能依靠非法手段。 北宋前朝.由于政权较稳定,立法执法比较正常,而且各种防弊制度刚刚制订,故执行上还较为严格。如真宗朝的大臣陈彭年,被派为考官,他的外甥落第,责怪他不帮忙,“怒入其第”,把他骂了一通。 北宋中期以后。尤其是偏安江南的南宋时期,随着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狗咬狗的斗争日益严重,吏治废弛,贪污受贿,有法不依的、情况逐渐多起来,科举考试中的徇私舞弊就越来越突出。虽然防范措施很周密,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官镣地主们仍挖空心思。花样翻新,使防弊措施几乎成为一纸空文。更何况一些防患措施实行一段时间后就慢慢放松,形同虚设,如殿试,本是防止考官徇私的,刚始实行时。还较认真,部分在会试时侥幸过关的人在殿试时被淘汰出去。可是没多久,殿试就变成一种形式,只要通过会试。殿试基本上都通过。只是名次排列稍加变换而已。又如入场搜身,开始是“解衣趣阅”,非常严格,但不久遭非难,认为有辱斯文,放宽了,渐渐地就流于形式了。

宋代科举考试作弊的花样

宋代科举考试作弊的花样是很多的,主要的有:


依旧如初


作弊哪家强,袜子不服。


Cheney140940084

古代的报名时会有,人专门在报名表上描述你的相貌,防止有人冒名顶替。但也有闹出笑话的,比如一人的相貌描述写“微须”有的考官认为微是朱熹解释的无的意思,有的认为微是少许,这样一但考官理解错了,考生就遭殃,有可能不让参加科举,每年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故相貌描述不准确的考生,为了正常参加,会给考官一些好处,以防出现乌龙。


或戏清水


手机用户52309514335

古代当官就是为了有钱,有钱本来就有钱,不需要考,这个问题就像你问王思聪要不要相亲一样,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