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下農業這塊硬骨頭,阿里雲把產業AI的路走通了?

啃下農業這塊硬骨頭,阿里雲把產業AI的路走通了?

6月7日,阿里雲在雲棲大會·上海峰會正式發佈ET農業大腦,同時宣佈已在國內大型生豬養殖企業特驅集團、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海升集團等落地。這在國內的雲計算廠商中,可能是唯一一家將人工智能應用於農業的;同時,這也意味著阿里雲的ET大腦系列打通了三大產業。

據悉,目前ET農業大腦已經具備的功能包括數字檔案生成、全生命週期管理、智能農事分析、全鏈路溯源等。

受ET農業大腦影響,養豬行業可能會迎來新標準。人工智能完整記錄了一頭生豬一生的運動軌跡,數據顯示,一頭合格的出欄豬需要跑滿200公里,換算到每日運動量大約為1.7公里。

去年12月,阿里雲總裁胡曉明提出了“AI for Industries”(產業AI),認為過去每一次產業革命都是技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才能引發經濟和社會變革。人工智能必須走出實驗室,在場景驅動下解決生活、生產和社會環境問題。

產業AI的提出,有其背後的深層原因。從市場競爭層面來說,AI對阿里雲顯然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截止到2017年上半年,阿里雲在中國雲計算IaaS市場份額為47.6%,幾乎為市場所有追隨者的總和。毫無疑問,阿里雲正成為絕大多數中國企業的基礎設施,新的業務增長點需要從基礎設施向業務價值、應用價值轉移。

在城市服務、工業優化領域,阿里雲很早就拿出了結果。早在兩年前,ET城市大腦、ET工業大腦開始佈局:2016年3月起,在杭州政府主導下,阿里雲與其他相關企業開始參與研究;2016年8月,位於蘇州的協鑫集成與阿里雲簽訂合作。

啃下農業這塊硬骨頭,阿里雲把產業AI的路走通了?

特驅集團、德康集團董事長王德根稱,“智能養殖”概念在農業中存在已久,但此前的解決方案大多集中在增加自動化生產工具,依然以大量人工感知、體力勞動、人工機械操作為主。人均效能僅為國外優秀養殖場的30%,國內平均飼養成本是國外的2倍。

在工業領域,受“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鼓舞,傳統制造業正逐漸向智能化轉型,自動化程度更高的工業設備沉澱了大數據,這些數據成為優化產量、降低能耗的最基本素材。而在城市服務領域,只要政府有決心,就能有效打通數以百萬計的城市交通管理數據、公共服務數據、運營商數據、互聯網數據等。

農業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曾表示,農業的數據信息最為豐富,但還沒有充分挖掘。互聯網是信息化的基礎設施,但在農村普及率非常低,僅為34%。除此之外,農業從業人員主體年齡較大、新技術人才較少,農業規模化程度差,環境地形水文複雜,尚未實現數字化。

阿里雲以人工智能身份與幾家農企的合作意義在於,相比已經滲透成熟的城市交通、工業行業,農業的底子更弱,細分更復雜,對技術的要求更高,但市場相當大。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中國農林牧漁總產值超10萬億元,並且還在不斷增長。

儘管農業存在太多的不利因素,但仍有不少農企正尋找與阿里雲合作的機會。當天,阿里雲還與“生菜大王”馬鐵民的浩豐食品簽約,這意味著未來肯德基的生菜都將可能是應用ET農業大腦種植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