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工智能经过3次兴衰,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学徒爱科技

核心原因是数据的变化和计算能力的变化。


人工智能主要来自三方面力量的推动,算法,算力和数据。算法是AI的各种数学模型,算力是计算机的处理数据和计算能力,数据是指用来训练AI模型的数据量。这三个因素当中,其实算法的变化并不是太大,甚至有人说,越古老的算法,效果越好。但是计算力和数据的变化就太大了,尤其是数据量的变化。


在前不久由至顶网和希捷共同主办的活动上,有一组来自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数据。这个数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数据圈将扩展至163ZB,相当于2016年所产生16.1ZB数据的十倍;属于数据分析的全球数据总量将增长至原来的50倍,达到5.2ZB;而认知系统“触及”的分析数据总量将增长至原来的100倍,达到1.4ZB。


同样的模型,不同的数据量来训练得到的结果完全不同。实际上,正是近年来源源不断的数据量,让AI越来越聪明,模型越来越可靠。这就像教小孩子读书一下,一个好的教材,是无价的。对AI来说,数据就是教材。


正因如此,现在AI的竞争到了生态竞争阶段,巨头们希望把持更多的数据,AI创新公司希望把应用尽快承载于有海量用户的平台。


科技行者

之前因为算法模型不成熟,计算力不足等原因都是大家熟知的,还有一个很核心的问题是,前两次兴起都是科学界实验室主导,科学家容易乐观评估技术的力量。

而这一次AI的兴起,明显特点是数据驱动,应用驱动,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分布式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让本次浪潮涌现出来的人工智能应用,可以落地,真的在应用场景下解决了关键问题。而且本次浪潮掀起于创新型企业,更加靠近市场。

为过程鼓掌,只为结果买单。人工智能真的有用了,才会有发展的空间。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互动沟通。马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