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贺铸:把最后的浪漫留给妻子

苏轼、贺铸:把最后的浪漫留给妻子

宋词里写得最多的女子,是歌女、舞女、情人。对于宋朝的士大夫们来说,填词本来就是宴会上的游戏之作。就像有人调侃宋词题材时说的:“小资喝花酒,美女在青楼”。

和这些风流倜傥,倚红偎翠的词相比,男人们写给妻子的词却是少之又少,全宋词中,最出名的写给妻子的两首词,竟然都是悼亡词。

或许这些大文豪、大才子们,把浪漫都用在了“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对家中老妻习以为常,“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结果很浪漫,但过程却是平凡的。直到她们死去,才肯为她们费一费笔墨。

不过这两首词还是相当感人的,第一首,是贺铸的《鹧鸪天》。

鹧鸪天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首词写的时候,贺铸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郁郁不得志的小科级干部了,从年谱来看,那时候的贺铸已经是江夏宝泉监,也就是江夏县铸币局的局长,虽然官依然不大,但和以前相比,已经是局级干部了,升了两级。

官虽然做大了,但跟自己受苦受穷多年的妻子却病亡了。当他请假回到苏州,回到当初两人相濡以沫的地方,终于忍不住要为妻子写下这首悼亡词。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再次回到苏州,物是人非。我们一起来的,为什么没能一同归去?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一场秋霜,梧桐树的根一半枯死,一半苟活。人家说,把这样的梧桐树拿来制琴,弹出的音色是天下至悲之音。

一只白头的老鸳鸯,失去了伴侣,再也飞不出那孤单的世界。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原野上的青草,露水刚刚被朝阳晒干,我已经久久徘徊在我们的旧居和你的新坟周围。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空荡荡的床上听着凄惨惨的雨,还有谁会在晚上起来,为我缝补衣裳?

年轻的时候,贺铸也写过:“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那位被贺铸目送芳尘去的女子,多半不是他以后的妻子,可他却为这位女子写下了他被公认最浪漫的句子:“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但那又如何呢?和“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样质朴平实的句子相比,我倒觉得后者更加浪漫。

贺铸的悼亡词已经堪称经典了,但还不是最最脍炙人口的,要论宋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悼亡词,苏轼的《江城子》应该没有多少异议吧?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苏轼是写给逝世多年的妻子王弗的。

苏轼19岁的时候,有两件大事,也是所有人的人生大喜——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那一年,还未满20岁的苏轼高中进士榜眼,也迎娶了比自己小三岁的妻子王弗。那时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之前,两人并不认识,王弗的父亲也是进士出身,从小就在父亲的熏陶下,也知书达理。但内敛低调的王弗并没有告诉苏轼这些,所以最初一段时间,苏轼都误以为妻子没读过书。

苏轼读书的时候,王弗就在旁边伺候着,红袖添香夜读书。后来苏轼偶尔把书中的某个地方给忘了,背着背着愣在了那里,王弗及时提醒,这时的苏轼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妻子也是通晓诗书的。

王弗不但读了很多书,还对人际关系很有见解,苏轼年轻的时候比较冲,书是读了蛮多,可为人处世上经常火候不到。常常苏轼在堂上会客,王弗躲在屏风后面听,有点“垂帘听政”的意思,等客人走了,再出来给苏轼建议,比如:某人说话,模棱两可,故意顺着你的意思说,这样的人,以后不要来往了。比如:某人太殷勤了,太殷勤的人跟你亲近起来很快,但抛弃你也快。后来证明,王弗的建议都是对的。

这样的贤内助,只陪伴了苏轼十一年,在27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如果有她一直在苏轼身边,时时提点为人处世,苏轼还会不会那样锋芒毕露,招惹下许多嫉恨,引来差点杀身的“乌台诗案”呢?

这也许是苏轼曾经想过的问题,所以在王弗逝世十年后,苏轼四十岁时,在山东密州,就是那个他“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地方,一天夜里,又梦见了亡妻。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王弗的墓远在四川老家,与山东正是相隔千里,黑夜中遥望蜀中,当然是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十年了,我都成了四十岁的“老夫”了,就算和你相遇,你恐怕也认不得我这张尘满面,鬓如霜的老脸了吧?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你知道吗?我又梦到你了,梦到我回四川老家,一进门,就看见你正在窗子前梳妆打扮呢。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梦里一时都忘了说话,我们两个只顾着流泪。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梦醒了,想见你,终归只能在梦里。

苏轼、贺铸:把最后的浪漫留给妻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