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丨在中考志愿填报之前,必须要考虑好这些因素

中考是一场无硝烟的战场,若优秀的成绩是先锋,那志愿填报便是统帅。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全看统帅如何作战布局。

为什么一只狼带领的一群羊能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狼也是一样的道理。

俗话说:广州中考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

所以,中考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志愿同样不可小觑。

每年因志愿填报失误而落榜的中考生数不胜数,所以我们不得不重视起来!

中考既是学业毕业考试,也是一次选拔考,直接影响着孩子将来能进入哪所高中,从而影响着孩子未来能进入哪所学校。

面对这样一场重大的抉择,提前谋划,慎重考虑才能争取更多取胜的筹码。那么志愿填报前,有哪些因素是要提前考虑到的?

一、我的成绩在什么水平?怎么判断?

方法一:结合最近的两次学校模拟考试成绩,与目标学校2015年-2017年录取分数线进行对照。

(缺点提示:这种方法的准确性比较难把控,因为部分学校的模拟考试命题难度与中考不一样,导致很难预测准确。)

方法二:结合最近的两次学校模拟考试成绩,大致了解年级排名,然后问班主任,这个排名去年能考多少分,再参考去年的学校录取线进行对比。

(缺点提示:部分学校不进行年级排名,所以学生只能估计大致年级排名区间。也有部分学校老师不公布去年这个排名能考多少分。)

方法三:认真做一套与中考难度相当的区一模试卷,查看实际分数,再与去年录取线进行对比。

(缺点提示:很多学生很难每科抽出2个小时去认真测一次,即使有时间去测,改卷评分也存在着不够专业的问题)

结合以上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大致预计出参加中考时的三种状况:

① 超水平发挥(大概_______分至_______分之间)

② 正常发挥(大概_______分至_______分之间)

③ 失手(大概_______分至_______分之间)

完成预计后,留待所有志愿表完成填写时,检查一下各区间情况,分别会被什么学校所录取。

二、我的未来发展方向是?

考生要和父母探讨以下问题:

问题一:

未来的我,是否参加国内高考,并且以考进国内理想大学作为目标?

问题二:

天生我才必有用,孩子是不是读书的材料?高中与职业中学相比,哪个方向更适合发展?

问题三:

假如中考失手了,我宁愿去一所不愿意去的学校,还是留一个机会给自己再奋斗一年?

以上这几个问题,是在正式填报志愿前,需要家庭共同落实的,这样就能在填报时带有明显倾向性。

三、我的个人意愿与爸妈的意愿不一致,怎么办?

每一个家庭的实际个案都不一样。但无可置疑,这个问题在考生家庭中经常会出现。

所谓的“意愿不一致”,更多出现在如何取舍(或选择)考生的第一志愿。

依据以往大多数案例,父母相对会选择比较稳妥的方式,而考生一般会选择较为激进的填报方式。

四、一模或二模考砸了,在志愿填报的时候是选择“搏”一下,还是选择“稳妥”?

2017年填报志愿“冒险进取”的典型事例(A考生):

A考生当时一模成绩(七科)693分【考生本人认为自己实力不止此分数,一模是失手考差了】,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七科)706分。

以下是考生A依据本人意愿而填写的志愿表【考生本人坚信中考成绩达到高分优先投档线】:

志愿填报丨在中考志愿填报之前,必须要考虑好这些因素

结果,A考生最终的中考成绩是716分,被提前批十六中录取。

下表是当时A考生家长在填报志愿时的另一个选择方案:

志愿填报丨在中考志愿填报之前,必须要考虑好这些因素

若按照这个方案填报,A考生会被六中录取。

以上例子说明了什么?是否采取进取,取决于家庭成员是如何考虑以下问题的:

(1)进取型填报志愿,一定要考虑最坏后果是什么,而这个后果是否能接受?

(2)在知道最坏打算并感觉能接受的前提下,仍倾向进取的方案去填报,可以一试。

(3)有句俗语:“宁做鸡头,莫做风尾”。这句话并非全对,必须针对考生本人的性格特征去考虑。

毕竟,有些孩子的性格,是做“鸡头”比较合适,有些孩子的性格,做“凤尾”也可以持续发展。

保守型志愿填报优点:争取进入高一“重点班”(或者“特色班”)

一般情况下,录取线排名第7-15名的学校,其重点班高考成绩平均分(或上线率)水平,可以达到甚至超越录取线前6名的学校水平。

因此,假若填报志愿时选择“保守或稳妥的”策略,争取进重点班,也是一种可以考虑的选择。

毕竟放松心态去迎接中考挑战,更有利于稳定发挥考生本人水平。

五、万一中考发挥失常,我能够承受的“底线”在哪里,如何填报才能确保被自己接受的学校录取?

中考是“一场定胜负”的战役,万一出现其他意外状况导致考试发挥不理想(例如生病或状态不好,例如考试题目不对我的胃口,我的强项没有考,反而考了我的弱项),万一填错答题卡,万一作文跑题了?因为凡是考试,我们都要做全面的准备。

如果出现了意料之外的状况,我能接受被哪些学校所录取?我能接受的底线在哪里?

一份好的志愿应该是“进可攻,退可守”。如何科学填报中考志愿?《2018广州中考志愿填报宝典》来帮你解决填报志愿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