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這些可以減少母豬的淘汰,你做到了嗎?

1、嚴格把好引種關

種母豬應該從正規場家購入,並應事先調查瞭解種豬場的規模、信譽度,是否持有《種畜生產經營許可證》和《動物防疫合格證》,是否有疫情發生,以及選種技術水平較高的場,以保證種豬的質量,防止將病原微生物帶入。入場後應隔離觀察2 ~ 4 周並進行檢疫,確係健康後方可合群,並按本地及本場實際情況免疫相關疫苗,之後進行一次全面驅蟲,使其能充分發揮生產性能。

2、定期進行免疫監測

豬場定期進行免疫監測,可以及時掌握豬群整體免疫狀態,預防重大疫病的發生和流行,減少免疫失敗的發生,監測免疫接種的效果,評價疫苗的質量,確定最佳免疫劑量和疫苗保護率,以便科學制訂免疫程序。同時,通過監測還可發現隱性感染或潛伏感染豬隻,及時淘汰,淨化豬群。目前,常用的監測方法主要有ELISA、PCR 技術等,具有方便、快速、準確率高等特點。

3、做好免疫接種

做好這些可以減少母豬的淘汰,你做到了嗎?

4、改善母豬亞健康

母豬處於亞健康狀態,會導致分娩仔豬初生重小、體弱、抗病力差,而且斷奶後,發情時間延長,屢配不孕,受胎率低,窩產仔數少,哺乳母豬少乳或無乳,食慾時好時壞,嚴重影響其生產性能的發揮。因此,必須減少應激,如溫度、轉群、頻繁免疫等;控制免疫抑制病的發生,如豬藍耳病、圓環病毒病、豬瘟及偽狂犬病等;合理使用藥物和疫苗,不濫用藥物,減少藥敏性疾病的發生,嚴格按照免疫程序進行免疫,不能超劑量、高頻率使用疫苗,不僅應激大,而且還會引起免疫麻痺。

5、精心飼養管理

嚴格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清潔衛生。加強通風,保證舍內空氣清新,保持環境溫度、溼度適宜,嚴格執行消毒制度,每週2~3 次,疫病流行期和發生期,可每天一次。人工授精要按規範並要保證精液品質和安全,以免精液傳播疾病。要熟悉、掌握豬的行為習性,科學地利用這些行為習性,制定合理的飼養工藝,設計新型的豬舍和設備,最大限度地創造適於豬習性的環境條件,提高豬的生產性能,以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6、加強豬場淨化

動物疫病淨化就是採取檢測—淘汰/ 撲殺—監測—淨化的淨化程序以及免疫、檢疫、消毒、隔離等綜合防控措施,對檢出的病原陽性種豬進行淘汰、撲殺及無害化處理。目前,許多筆者服務的豬場,都在針對豬偽狂犬病、豬圓環病毒病、豬瘟、豬藍耳病等重大疫病採取不同程度的淨化,雖然短時間內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財力,但從豬場的長久考慮來看,作用明顯,意義深遠。

做好這些可以減少母豬的淘汰,你做到了嗎?

7、合理營養

嚴格按照不同階段母豬的營養需要配製和提供日糧,保證蛋白質、能量、維生素、礦物質等主要營養物質全面並且平衡,並且利於吸收,保證母豬合適的膘情。嚴格把關飼料原料,防止飼料發黴,減少黴菌毒素對肝、腎、肺等內臟器官的損傷和免疫系統的抑制。提高飼料利用率,減少肢蹄患病問題,提高母豬繁殖能力。

8、適時淘汰

對於一些繁殖障礙性疾病,如偽狂犬病,母豬一旦感染,終身帶毒,並且無明顯臨床症狀,但長期排毒會對豬群產生不良影響,當豬群因應激等因素造成免疫力下降時,易再次爆發偽狂犬病,控制、清除該病難度較大。因此,對隱性感染野毒的母豬進行淘汰處理,對於保持豬群健康,建立陰性場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對於肢蹄病等,若久治不愈,影響到其繁殖力時,也應適時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