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生“意外傷害”怎麼處理?這些方法,爸媽趕快收藏起來吧!

兒童發生“意外傷害”怎麼處理?這些方法,爸媽趕快收藏起來吧!

0-3 歲的寶寶,在學站、學走、學跑、學跳的時候,由於運動的協調性和控制能力差,容易摔倒造成意外的傷害,所以這時候,爸爸媽媽往往會對孩子特別關注 ~

那麼 3 歲以上的孩子就安全了麼?

波仔大聲告訴你

並沒有!

3 歲以上的孩子,天性好動、好奇心強、非常愛探索,所以防範能力差,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另外,家長忙碌無暇顧及孩子、孩子疲勞和飢餓、換新環境或者不舒服時,會更容易發生意外傷害。

那麼孩子發生了意外,到底該怎麼處理?

恐怕很多家長都不知道

但是維護孩子的安全

身為父母一定要做到

也是一定能做到的。

兒童發生“意外傷害”怎麼處理?這些方法,爸媽趕快收藏起來吧!

下面是波仔找到的 10 條兒童意外傷害處理方法,真的很實用,家長趕快收藏起來。

觸 電

發現孩子觸電,首先切斷電源,或用乾燥木棍、竹竿或塑料物品將電源撥開,將接觸孩子的電線拉斷或移開。

觸電的孩子面色蒼白或青紫,意識喪失,要立即觸摸心臟、觀察呼吸動作,對呼吸、心跳停止者要馬上就地進行心肺復甦,針刺人中、十宣、內關、湧泉等穴位。

觸電後要觀察孩子有無因電擊傷跌倒後造成的顱腦、骨骼及內臟損傷

雷雨天不要在樹下躲雨,遠離高壓線,對室外斷的電線不要隨意拉扯、觸摸 " 等生活常識要及時教給孩子。

兒童發生“意外傷害”怎麼處理?這些方法,爸媽趕快收藏起來吧!

昆蟲飛進耳朵

昆蟲飛進耳朵裡,一般只向裡爬,不會後退。可以利用昆蟲的趨光性,在黑暗中用手電在外耳道口照射,讓它們自己爬出

或者向耳朵內滴入 75% 的酒精、白酒或乙醚使昆蟲麻醉,也

可滴香油、石蠟油等,將昆蟲悶死後取出。

耳朵內有異物

豆類或遇水膨脹的物品進入耳朵,千萬不要倒水

兒童發生“意外傷害”怎麼處理?這些方法,爸媽趕快收藏起來吧!

溺 水

即使孩子在很淺的水中,只要面部在水中就可能溺水。會游泳的孩子也可能會溺水。

溺水孩子如果有呼吸,儘量讓他咳嗽、嘔吐。

如果呼吸很微弱,甚至沒有呼吸,應儘快清除口中殘留物,儘快把肺內的水倒出來,實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同時請求急救。

兒童發生“意外傷害”怎麼處理?這些方法,爸媽趕快收藏起來吧!

燙 傷

隔著衣物燙傷的孩子,應要連同衣服一起儘快用清水或鹽水沖洗傷處 5-15 分鐘。降溫後再扒開衣服檢查其燙傷程度。

燙傷後,不要在傷口處塗抹植物油或者其他油脂。

把孩子放進浴缸之前,用手試試水溫,水溫在 37-38 攝氏度最為適宜。

千萬不要讓孩子獨自呆在浴缸裡,以免溺水。

兒童發生“意外傷害”怎麼處理?這些方法,爸媽趕快收藏起來吧!

流鼻血

鼻子出血時,讓孩子坐著,向前微低頭,兩側鼻孔捏在一起,約 10 分鐘,用口呼吸,吐出口內血液。

用繩子勒緊手指中指的指根處,可迅速止血。

止血後 3-4 小時內不要擤鼻涕或挖鼻孔。

兒童發生“意外傷害”怎麼處理?這些方法,爸媽趕快收藏起來吧!

銳器割傷

孩子被銳器(刀剪、釘子、木棍、玻璃等)割傷,首先要檢查傷口內有無嵌入物,然後再用生理鹽水或清潔的流動水沖洗。

孩子撞傷或摔傷頭部,如果傷在前額,並且大哭,可不用送急診。

孩子摔傷後腦,要詳細檢查,並觀察孩子神情。接著幾個小 時應觀察孩子是否出現跛行或只使用一邊手臂、嘔吐、嗜睡、易怒。

若孩子完全不動、失去知覺或拒絕移動,應立刻送醫。

兒童發生“意外傷害”怎麼處理?這些方法,爸媽趕快收藏起來吧!

誤服藥

孩子誤服腐蝕性較強藥物,應迅速採取相應急救措施。

強鹼:

應立即服用食醋、檸檬汁、桔汁。

強酸:

應用肥皂水、生蛋清,牛奶保護胃粘膜。

碘酒:

應喝米湯、麵湯等含澱粉的液體。

家長要存放好藥品防止孩子誤服,不要用食品瓶裝有毒物品,不要換瓶裝藥,或換瓶後寫好標籤。

兒童發生“意外傷害”怎麼處理?這些方法,爸媽趕快收藏起來吧!

動物抓傷或咬傷

孩子被貓、狗等動物抓傷或咬傷後,應該馬上就地徹底清洗傷口,並用力擠壓周圍組織,設法把粘在傷口上的動物唾液和傷口上的血液沖洗乾淨。

孩子被動物咬傷、抓傷後一定要在 24 小時接種狂犬疫苗

切忌不能對傷口做任何處理就直接塗紅藥水包紗布。

扭 傷

孩子關節疼痛,會隨著疼痛部位的活動而增強。受傷的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傷處出現青紫,可判斷為關節扭傷。

關節扭傷的孩子要將受傷關節稍墊高,用冰水毛巾或冰袋

冷敷。在關節周圍包上脫脂棉,然後用繃帶加壓包紮,避免患處活動。

關節扭傷後 48 小時內不可對患處做熱敷。近期避免再次扭傷。

兒童發生“意外傷害”怎麼處理?這些方法,爸媽趕快收藏起來吧!

開放性骨折

孩子開放性骨折(骨頭折斷處刺穿了皮膚,傷口流血不止),先用乾淨的毛巾壓住傷口止血。

孩子開放性骨折不要試圖把變形或彎曲的肢體弄直,不要將突出傷口外的斷骨塞回傷口內以免感染。

閉合性骨折

如果骨折有頸部、脊柱受傷的可能,不要急於抱起孩子。要平放木板上,保持頸、背、腰、骨盆、臀部、肢體平放,平抬平走。

骨折後臥床休息3-7天,有利於骨折部位的固定和康復。

骨折的肢體可用枕頭和毛巾等墊高,高度可稍超過平臥時心臟的水平位置,這樣有利於靜脈血液的迴流,減少受傷部位的腫脹、疼痛。

如果孩子反覆發生骨折,家長應注意是否有其他疾病存在,如內分泌障礙、骨骼異常等。

兒童發生“意外傷害”怎麼處理?這些方法,爸媽趕快收藏起來吧!

高熱驚厥

高熱驚厥高發期在寶寶 6個月 ~3 歲,發作時應讓孩子頭側位平躺,保持呼吸道通暢,指壓人中穴,窒息時進行人工呼吸

兒童發生“意外傷害”怎麼處理?這些方法,爸媽趕快收藏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