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需做到“誠”、“敬”、“恕”,曾國藩與左宗棠的恩怨往事

曾國藩如何交友?做人尚拙,對朋友“誠”、“敬”、“恕”

曾國藩與左宗棠同為晚清4大重臣,但2人無論性格還是行事作風均有很大區別,今天我們看看二者的差別在何處。

交友需做到“誠”、“敬”、“恕”,曾國藩與左宗棠的恩怨往事

左宗棠

交友需做到“誠”、“敬”、“恕”,曾國藩與左宗棠的恩怨往事

曾國藩

曾左失和

左宗棠和曾國藩原本“情意孚洽之至”:是左宗棠力邀曾國藩出山主持團練,是曾國藩推薦左宗棠帶兵打仗,兩人還曾於1860年春密談二十餘天。此後,雖然在用兵、用人上有過一些紛爭,但總體上看他們還是互相尊重、支持,合作也非常緊密、共贏。左宗棠曾率軍在1861年化解祁門危機救了曾國藩,曾國藩則於 1860年保舉左宗棠擔任了浙江巡撫。

就在左宗棠和曾國藩平起平坐不久,兩人突然失和。1864年6月,曾國藩弟弟曾國荃終於用大炮轟開了南京城門,宣告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運動基本被撲滅。朝廷上下額手稱慶,曾國藩被封為一等毅勇侯,是清朝文人封侯的第一人。可就在此時,左宗棠卻給朝廷上了一道奏摺,稱太平天國幼主洪天貴福並沒有被抓住,從南京逃出來的太平軍也有很多。而之前,曾國藩的奏摺則稱洪天貴福已經“積薪自焚”,南京叛軍已被剿滅乾淨。

慈禧太后看到左宗棠的奏摺後勃然大怒,責問曾國藩,讓他查清楚到底逃出多少太平軍,並從嚴處理防範不力的將領。對此,曾國藩一方面積極為自己辯解,另一方面則向朝廷舉報,說左宗棠當年打下杭州城時也有數萬叛軍逃出,而他上奏稱只有幾千人。對於曾國藩的反咬,慈禧太后下旨道,左宗棠如實舉報屬於公事公辦,且讓曾國藩向左宗棠學習,“朝廷所望該督者,至大且遠……”朝廷對左宗棠的明褒、對曾國藩的暗貶使得兩人從此絕交,“彼此不通書問”。

交友需做到“誠”、“敬”、“恕”,曾國藩與左宗棠的恩怨往事

筆者認為,曾國藩、左宗棠兩人的失和,其實最主要問題應該出在左宗棠的性格上。他個性太強、鋒芒畢露,見不得曾國藩造假。而且,左宗棠一向心高氣傲,目中無人,自稱“今亮”(諸葛亮),有些看不起曾國藩。當年,曾國藩領軍的首戰——靖港之戰——一敗塗地,跳水自殺被救起後就一蹶不振,被左宗棠一通大罵。曾國藩後來藉口父親去世要守孝,先斬後奏徑自回家,又被左宗棠連去五封信痛罵。這樣的“第一印象”,使得左宗棠始終缺乏對曾國藩應有的敬意,何況後來兩人都是督撫大臣,誰也不服誰失和後都不肯低頭和好。

左宗棠對曾國藩一生有喻亮情節,本為水火不容。左對曾的拙笨性格很看不上,覺得曾做事四平八穩缺少捷智,評價也是多批評少讚賞,甚至在爭功時期做出小人之事。相反,曾對左一直都相當寬容。而時間往往沉澱一切,對曾左的評價,後人明顯更賞識前者。

交友需做到“誠”、“敬”、“恕”,曾國藩與左宗棠的恩怨往事

左宗棠身上最大的弱點,就是執著於“爭功”。他的心性修養功夫遠遠不夠。只知進取,不能靜處。相比左宗棠,曾國藩的為人“全面”得多。這個“全面”一詞評價得入木三分。王船山說,聖賢一定是豪傑,而豪傑不一定是聖賢。曾是聖賢,而左僅止於豪傑。這就是二人的根本區別。

曾國藩說,對朋友,首先要“誠”,第二要“敬”,其次是“恕”,然後是“渾”(不過於計較),最後則是要做到“不嫉妒”。其一生辛苦自持,自言很少有生趣。然而在友情方面的付出與回報,均遠多於常人。左與曾,可謂雲泥之別。

結尾引用晚年曾國藩所言,人的一生,就如同一個果子成熟的過程。不能著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與天的栽培,會讓一棵樹靜靜長高,也會讓一個人慢慢成熟:“毋揠毋助,看平地長得萬丈高。”

如果您對曾國藩的故事感興趣,建議您看看下面這本書,更全面的瞭解曾國藩的三起三落。

交友需做到“誠”、“敬”、“恕”,曾國藩與左宗棠的恩怨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