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重寶的存世量及其市場價值

咸豐重寶的存世量及其市場價值

咸豐重寶:直徑36.8mm和36.9mm,重量14.2g和15.9g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鑄幣的國家。清道光帝駕崩後,福建錢局的寶福局,派遣專員到雲南、廣東、漢口等地去進行原料的採購,才製成古代咸豐錢幣的成品。清咸豐元寶及重寶,是在太平軍連捷,各地反清起義風起雲湧下。清軍疲於奔命,清朝庭驚慌失措的歷史背景下,由於軍費開支極大,而稅收大減,鴉片戰爭之因素而造成財政拮据。為緩解困境,清庭被迫鼓鑄大錢。開始只鑄當十。後相繼開鑄了當五十,當百。甚至鑄造當五百,當千。由於當值大小與錢體大小輕重倒置。為了節約銅材,竟使用鐵和鉛。故造成該制錢市商不愛,老百姓拒用,而使其流通受阻。最終成了歷史上最短命的貨幣之一。這種鑄幣的成本本身就價值不菲,因而在現存量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咸豐錢幣的自身價值就顯得更加珍貴。

咸豐重寶的存世量及其市場價值

此組咸豐重寶,直徑分別為36.9mm和36.8mm,重量分別為15.9g和14.2g。字跡清晰深俊,銅材優良,呈淺紅黃色,錢文精美,沒一絲一毫拖泥帶水,比同版流通的錢稍大些、厚重些。此組錢文字體深峻,結構端莊規整,鑄造精美絕倫,其文字及穿孔處均呈拔模斜度,尤其該錢的錢文筆畫,點劃撇捺分明,錢文線條有粗有細,粗若含雷霆萬鈞之力,細則如蛟龍游絲相連,從錢文中透露出一股抑揚頓挫的剛毅之勁,令人歎為觀止。此幣背面鑄“當十”字樣,文字端正,流暢,舒展。整體幣面造型較為分明,古銅色圓型錢幣,中間穿正方形孔,在日光的照射下更散發出熠熠光輝。咸豐重寶身份極為尊貴,是眾多錢幣收藏愛好者及研究專家的所愛之品,因而也展現出極佳的市場收藏價值。

咸豐重寶的存世量及其市場價值

在諸多咸豐大錢之中,應當推舉咸豐重寶當十錢幣為最。咸豐重寶當十錢雖然是咸豐大錢中計值較低的品種,但是由於鑄造時間早,流通區域廣,所以也是自古以來古泉愛好者最關心並致力於收藏和欣賞的計值錢幣。在諸多咸豐大錢之中,應當推舉咸豐重寶當十錢幣為最。鑄期最長、數量最大、版式最多、流通最廣,無一不在咸豐大錢中佔據首位。

咸豐重寶的存世量及其市場價值

“咸豐重寶”一直被收藏家們視作無價之寶。地域性政權發行貨幣的時間也相當短,加上流通地域狹小,所鑄貨幣價值不菲。另外,由於改行紙鈔,銅幣發行量較少,故價格也較高。錢局全和數量多是咸豐當十的最大魅力。所謂錢局全和數量多,就是說咸豐期間幾乎所有錢局均鑄當十,而且版別多樣,開始不用花費多麼大的工夫就會小有收穫,漸漸深入也只是需要假以時日便能夠初具規模,一大批傳世的美品,降一個標準是一大批古舊的大錢,排列起來就很“壯觀”,再細細地讀著它們不同的錢局:泉,源,直,河,晉,陝,鞏,蘇,浙,昌,福,武,桂,川,雲,東,黔等等,或者其間還有不少大小不等的版別,就甚是愜意。自然,薊,德,濟,安,南,伊是相對少或者絕對少的,那需要高昂的花費,一些稀少珍貴的版別更是令人望而卻步,那不是初學者和一般愛好者所能夠買得起的,只是那些一般品就足夠收藏者欣賞和研究的了,因為這些相對比較常見的咸豐當十具有一定的數量啊,這就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俗話說:曲高和寡,倘若真的是個別孤品,或者僅見品,或者“大十珍”,或者…那隻能用這句詩來形容了“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除非大款,除非轉手,除非孤注一擲,除非“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誰還敢想呢?象筆者這麼歷來時運不濟、逢賭即輸、買獎不中的主兒,是絕對不敢想也不去想的,所以更加感覺到咸豐當十普通錢幣具備的全與多的魅力。

咸豐重寶的存世量及其市場價值

承上啟下和獨立成章是咸豐當十更大的魅力。在咸豐“家族”裡,咸豐當十是最小型的大錢,又可以說是最大型的小錢,如果研究某一錢局的咸豐錢幣,絕對不能忽視咸豐當十錢幣,無論是研究版別還是文字,在各種大錢裡它們是“小弟弟”,相對於小平錢它們又是“大哥哥”,咸豐當十錢幣與各種大面值錢幣的風格一般比較相象,又具備一些小平錢的特點,所以是絕對不能缺少的;同時它們又可以單獨作為當十系列的收藏,比起那些體積太小或者文字古怪的古錢幣,不需要費多大精神就可以辨認清楚,而且由於傳世多於出土,光亮亮的色彩更有說不出的漂亮,無論縱排還是橫列都絕對不亞於任何一款其它錢幣。

“咸豐重寶”因存世量極少,成為眾多錢幣收藏研究者的共同追求,其不菲的價格並沒有擋住眾人收藏的熱情,並且其價格依然存在很大的升值空間。咸豐重寶每年的成交價正在成倍上漲,行情一直穩中有升,成為古泉市場中一道風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