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导语

建盏,在窑中孕育

宋朝建盏在当时十分流行

虽其断代百年

但考古人士一直不断探索建窑

此篇,武夷建盏便为藏友们解读

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龙窑仓内实况

建窑为宋代八大名窑之一。

距今1000多年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窑场,窑址坐落在福建建阳县水吉镇后井村。

历史上水吉曾属建州辖地,窑因而得名,后因行政隶属关系的变化,又有“水吉窑”“建阳窑”等称谓。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依山而建的龙窑

其实,关于建窑的研究,最早是由美国人开展的。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詹姆士·马歇尔·普郎玛(James marshall plumes,1899–1960),20世纪20年代来到中国,成为驻华美国工作人员之一,在当时上海的海关工作。

喜欢游玩的他一次在福州古董市场,发现一件黑釉盏,黑釉盏在光线的照射下散发出不同的光晕令他着迷。

并且他发现在建盏领域,当时的中国对于研究建盏仍处于一个较为薄弱的阶段,他更希望将这一奇特的瓷器带向西方。

于是,普朗玛开始了寻觅建盏之旅。

当时的中国军阀混乱,时局动荡,导致普郎玛几次寻觅皆以失败告终。

1935年6月27日,不屈不挠的他继续通过多方渠道寻访,了解到建盏的发源地,从上海取道浙江进入福建,这中间又几经波折,才到达水吉镇。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20世纪福建南平延福码头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南平旧照

一个异国人,只因欣赏建盏,便开始执著的寻找建盏,这期间整整花了两年。

在向导的带领下,他寻遍了建窑遗址方圆十余万平方米的四座山头,并自带工具,在繁杂的山头中挖出了不少残碗、垫饼以及带有各种不同样式花纹的残片。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建窑遗址 满山残片

为了找到更多完整的瓷器,甚至出高价雇佣村民挖掘了八个箩筐的黑釉陶瓷运回了美国。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南平旧照

在挖了数筐之后,他心满意足的带着这一批批出土的瓷器以及残片,通过水运方式,将它们带回了自己的国家。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南平旧照

当地人并不知道这些满山遍野的陶瓷碎片为什么会引起这个外国人的兴趣。直到一年后伦敦新闻画报发表了三个整版普郎玛在水吉的考察图片。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回国之后的普郎玛,于20世纪30年代出版了一本自己的研究成果——《建盏研究》,并成为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教授。

该书轰动一时,他真正成为了研究建盏来源的第一人,如今这批文物则收藏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博物馆中。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沉寂了百年的建盏,在即使是乱世中,也用它独特的外表,发出隐隐光芒。

因此在治世,它注定重新发光发亮。这也就离不开对建窑的考古发掘。

第一次考古:1960年

1960年10月,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与福建省博物馆还有建阳县(今建阳市)文化馆等单位联合在芦花坪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芦花坪窑址

第二次考古:1977年

1977年5月到7月间,厦门大学历史系古专业与福建省博物馆还有建阳县(今建阳市)文化馆等单位联合在芦花坪窑址东侧进行了一次科学发掘,发掘面积208平方米,发现了大量的黑釉,青黄釉器和陶器等遗物。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遗落窑址残片

青黄釉瓷器主要有碗,兼少量灯盏,胎质粗松,釉易剥落,支钉烧造,年代在晚唐至五代时期。黑釉器多为建盏,仅见一只高足杯,年代当在宋代。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建窑遗址大门

另外,联合考古队发掘清理了一条宋代龙窑基地。

该窑有十个窑门,其中东墙三个,西墙七个,门宽约0.6米;该窑一窑可烧造瓷器三万件以上。

在窑炉附近,采集不少带“供御”字样的垫饼,推测该窑曾烧造部分宫廷御用器。

第三次考古:1989—1992年

1989年12月至1992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博物馆和建阳市博物馆联合对大路后门,营长乾和庵尾山窑址进行了大规模科学发掘。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大路后门窑址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营长乾窑址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庵尾山窑址

福建省博物院考古队队长栗建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窑作为学术问题进行研究,我们至少进行三次大的考古发掘,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最大规模的就是1989年和1992年。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大致上我们可以看到,建窑从唐五代的时候就开始生产瓷器,但是在晚唐开始的时候它烧的是青瓷。

大致到了唐五代的末期或者到北宋初期的时候,建窑开始全面生产黑釉瓷,黑釉瓷生产的高峰应该在北宋中晚期。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遗址出的建窑龟裂盏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北宋建阳水吉窑兔毫敞口盏

到了南宋时期它仍然保持着一个高的生产势头,再到南宋晚期到南宋末的时候,这时候它的黑釉生产开始走向衰弱,大致在南宋末期到元代初期开始生产青白瓷。”

而此次联合考古队也取得了重大成果,清理了晚唐五代至宋末元初的龙窑基址十座。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其中编号(90sjy3)长达135.6米,为国内目前最长的龙窑,也是世界之最,一窑的装烧量高达十万件,长达四年的考古发掘,基本摸清了建窑的发展脉络。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建窑遗址 一号窑

1999年,建窑遗址考古发掘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省十大考古发现”。

如今,建盏荣耀回归,并在2017年的金砖厦门会晤上,建盏作为我国国礼赠送外宾普京等各国领导人。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2017厦门金砖会晤 建盏作为国礼

建盏作为数百年后复苏的瓷器,拥有不可估量的上升空间。然而,这更需要我们每位关注关心建盏发展的人的不断努力,对其进行传承。

而建盏,这种在古代已达到黑釉烧制的巅峰,在现代建盏技艺匠人们的手中再次绽放,接过这传承千年的建盏烧制技艺。

若谈及杰出的建盏匠人,自然不得不提及孙建兴老师。是一窑一器的挣扎,成就一盏一滴的繁华,有人说他是多彩的孙建兴,是时代选择了他做盏,毕生都在为烧制而努力,他说造一只极品油滴盏,是所有盏人的梦想。

本期武夷建盏便各位藏友推荐

建盏大师孙建兴,油滴茶碗

此盏为其早期作品,口径12.4cm、高7cm,釉色古朴典雅,釉面斑纹自然形成,变幻莫测,绚丽多彩给人以质朴的美感,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东方艺术色彩。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解读:建窑经历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此盏为“兴”字手刻款,证书齐全,一只好盏离不开匠人的心血和自然的锻造,早期精作多了年轮的沉淀愈发弥足珍贵,只为遇见,只为懂需。有收藏意向的盏友不容错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