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载冀往」河北人物传石家庄卷之十八——第一任中共正定中心县委书记尹玉峰

「志载冀往」河北人物传石家庄卷之十八——第一任中共正定中心县委书记尹玉峰

关注“方志河北”我们一起涨知识

石家庄地处河北省中南部,东与衡水接壤,南与邢台毗连,西与山西省为邻,北与保定市交界,距北京270公里。石家庄市域有着悠久的历史。据《禹贡》记载,夏禹时期为冀州地。春秋时期域内先后建有鲜虞国(都城在今正定新城铺一带)、鼓国(都城在今晋州城西)、肥国(都城在今藁城区城西南城子村一带)。战国时期鲜虞人建立中山国(都城在今平山县城北下三汲一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属巨鹿郡(郡治今巨鹿县)。西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始置恒山郡(郡治今元氏县西北)。石家庄历史上名人辈出,处处都有名人的足迹。本期重点介绍近现代人物。

「志载冀往」河北人物传石家庄卷之十八——第一任中共正定中心县委书记尹玉峰
「志载冀往」河北人物传石家庄卷之十八——第一任中共正定中心县委书记尹玉峰

河北省立正定第七中学

尹玉峰(1903—1928.3),正定县周通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22年秋,考入河北省立正定第七中学。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和高克谦、裘树藩、梁志超、邢克让等接受进步思想,组织领导学生运动,赶走了反动校长李云锦。1924年10月,中共天津地委负责军运工作的张兆丰随国民3军第3混成旅在正定城驻防,并在七中开展建党活动。同年12月,经张兆丰介绍,尹玉峰、高克谦、裘树藩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建立正定党组织,尹玉峰任中共正定特支书记。

1925年春,尹玉峰在省立七中提倡白话文,并在校内组织“平民夜校”,传播进步思想,把多数学生吸引到党的周围。同年2月,发起成立“正定县国民会议促成会”,号召全县各界人民组织起来,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对内结束军阀统治,建立人民政权。1925年6月初,上海“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正定,尹玉峰、高克谦等发动正定县各界人士成立“雪耻会”和“正定各界沪案后援会”。6月7日,全县各界群众2000多人在七中举行大会,游行示威,散发传单,张贴标语,查封日货,并捐款450元,援助上海受难同胞。同时,在学生中又建立了“社会科学研究社”,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到1925年底,正定党员发展到26人。后又在正定的省立第八师范、县师范讲习所、裕华鞋庄,吴兴、高家营、韩通等高小学校建立了党的组织。到1927年7月,正定全县党员发展到140多名。

1926年夏,他发动领导正定县小学教师运动,驱逐了县反动教育局长高肇绅,迫使当局增加学校经费和教员工资。同年秋,他从七中毕业,专门从事党的工作。在他的努力下,正定农村建起多处“平民夜校”,学生达2000余人。他亲自讲课,教育和唤起农民的革命觉悟。

1926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在本溪湖残杀中国矿工。消息传到正定,他于10月4日主持召开党的组织会议,决定建立“满蒙交涉后援会”,组织各界人士游行示威。10月7日,全县工农商学各界群众2000余人借韩通庙会之机,举行游行示威,进行演讲,揭露帝国主义和军阀的罪行,反帝反军阀的烈火在滹沱河畔燃烧起来。同年,调任中共正定地委书记。1927年地委改组后,继任中共正定中心县委书记。

1927年夏,奉系军阀横征暴敛,向农民预征1928年钱粮和“讨赤捐”,引起正定各阶层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强烈不满。他组织发动140余名党员和万余群众趁6月16日正定城隍庙会之机,到县城集会请愿,高举“正定县农民反对讨赤捐大请愿”的旗帜,在群众集会上慷慨讲演。集会结束后,组织群众队伍向县公署冲去,砸毁县公署大堂屏风,将二堂团团包围,县知事金汪杉被迫写下废除“讨赤捐”、缓征钱粮的字据。

不久,党的秘密工作机关——郝清玉开设的“裕华鞋庄”遭敌人搜捕。尹玉峰临危不乱,机智脱险。后又在府墙东街开设“正新书局”,做为党的秘密机关,继续进行革命工作。

「志载冀往」河北人物传石家庄卷之十八——第一任中共正定中心县委书记尹玉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