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生产力与消费力,德勤解读全球奢侈品力量

进击的生产力与消费力,德勤解读全球奢侈品力量

2018年5月,德勤(Deloitte)近期公布了最新《2018年全球奢侈品力量排行榜》(Global Powers of Luxury Goods 2018),依据年度销售额对全球奢侈品公司进行排名。

在最新出版的奢侈品全球效益榜中,我们看到,全球排名前100的奢侈品公司收获了2166亿美元的总销售额,效益庞大,平均每家公司的销售额约 22亿美元;而其中前十名贡献了47%销售额的奢侈品公司,占比量和前一年变动不大,奢侈品的消费情况依然稳健。

进击的生产力与消费力,德勤解读全球奢侈品力量

现当下,文化自信的感召力也正在席卷中国的社会,伴随着文创事业的扶持,越来越多的高端消费也应运而生。

早在2011年,中国就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帝国。这十年来,随着新富阶级的行程,中国高端消费能力毋庸置疑。中国经济的长期走势被大家所看好,大量涌现的高端消费行为也反映着着“盛世搞收藏”这一普遍理念。奢侈品以及艺术收藏都能够有效地支撑金融业务创新,丰富金融产业上的创造力。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还出现了亚洲艺术品金融学院,专门普及昂贵的人文艺术品的研究和商业运作。

进击的生产力与消费力,德勤解读全球奢侈品力量

我们也看到,在报告中,按照地理位置罗列的百强奢侈公司,有9家中国的公司上榜。

它们分别是:周大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老凤祥股份有限公司、周生生集团国际有限公司、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浙江明牌珠宝股份有限公司、Eastern Gold Jade(东方金钰)、TSL | 谢瑞麟、Chow Tai Seng(周大生)、利邦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香港的珠宝商周大福 Chow Tai Fook 则正好位居前百强第十。更有趣的是,除了做服装的利邦,其他八家都是经营珠宝的企业。

确实,根据贝恩公司今年1月的报告,在历经五年的平淡甚至收缩之后,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在去年突飞猛进,增长率高达20%,其中女性的珠宝和穿戴正在成为主导。

同时,麦肯锡全球副董事合伙人栾岚也表示,中国的高端品牌,时尚类的消费正在日渐成熟,人们开始更多地追求悦己的体验。麦肯锡的报告《“双击”中国消费者》也指出,在奢侈品的领域,中国消费者单单是在2016年就达到了6400亿元的人民币,占全球总消费的32%,若以8%的年均增速,到2025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量也许将达到4410亿元人民币。

进击的生产力与消费力,德勤解读全球奢侈品力量

回看历史,我们可以历数出不少足以称之为时尚ICON的法国国王和王后们,比方说世界上第一个穿上高跟鞋的路易十四。手握权势的皇室们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衣着模式政治化了,体面地着装成为了面见国王的必备要求。

到了十七世纪,有个叫Colbert的财务大臣,他励志要把法国建设成全世界的奢侈品中心,在这个时期,他招募了大量的纺织工匠,还把法国的里昂设置成为了丝绸生产基地,并且完成了服装制作行业的管理,成立了服装手工生产者的协会,为日后法国奢侈品能拥有如此完整和稳固的生态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历史上法国的殖民,这一份关于高端消费的理念也在世界各地得到了传播。

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份较为权威的报告中,法国(LVMH-奢侈品、Kering-奢侈品、L’Oreal-美妆)奢侈品企业在排行十强中就占据了三位,包括占据了第一位的法国奢侈品集团LVMH。另有,美国企业(PVH Corp-时尚零售,雅诗兰黛-美妆、Ralph Lauren Corp-时尚服饰)。

关于纽约究竟哪里输给了法国,在高端奢侈品消费和时尚界总是争论不休,最终的结论总是有名流放弃纽约时装周的邀约前往巴黎,也许这就是文化底蕴和资本积累的对决吧。

在规模上,法国的奢侈品公司平均销售额高达54亿美元,名列全球第一,足足甩开了排列在第二的美国20亿美元——美国公司的平均销售额为34亿美元,再往后的第三名的瑞士也达到了31亿美元,两者的差距不大。另外,十强名单里,还有意大利主营眼镜的巨头Luxottica-眼镜,瑞士Richemont SA-珠宝和手表以及服饰,以及同样来自瑞士的手表集团Swatch。

进击的生产力与消费力,德勤解读全球奢侈品力量

至于意大利,一直以来都传承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高度发展的成就和深厚的经济基础,在奢侈品的道路上,近年欧洲大环境下的经济波动和内政或许是有一点干扰,但我们也看到,报告中的“20家成长最快的奢侈品公司”列举了足足六家意大利公司。其中,Valentino甚至达到了26.9%的增长幅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