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承清朝乾隆年間的夫妻鐵匠鋪


張師傅,忻州人,祖輩以打鐵為生,早在清乾隆年間,他的祖先就是當地有名的打鐵漢。張師傅從十八歲開始跟著父親學傳統打鐵,三十多年來他和妻子憑藉手工打鐵技藝為當地及周邊縣市鍛造各種鐵器用具不計其數。前幾年,為了能打製一些較大的鐵器,花2萬多買了一臺小型空氣錘幫助他打大件。張師傅說:“哪一天自己打不動鐵了,要把這種傳統技藝傳授給他的兒子接班”。|主編:劉昱|責編:張春穎 陰豪|山西新聞網特約攝影師:趙延軍

夫妻二人正在自己的打鐵鋪忙碌著。

張師傅將半成品進行分類。

張師傅手中拿著的事一組模具,他說這是加工"蘑菇釘子"用的,一般修繕寺廟都會來找他定製。

張師傅說:這幾年生意不太好。邊說邊忙碌著,手工鉗子加工完後,沒時間休息,趕忙燒鐵準備加工下一件物件——切菜刀。

時代的進步,鐵匠鋪也增添了一臺數控鋸床,張師傅正在進行原材料切割。

在鍛打過程中,用到的大鐵墩和錘子。

張師傅的工具箱,除了放一些工具外,主要以存放圖紙為主。

鍛打過程中濺出的火花。

經過10幾分鐘的鍛打,一把半成品切菜刀已成型。

燒紅的鋼鐵即將進行鍛壓。

據張師傅介紹,他祖輩都是打鐵漢出身,現在由夫妻二人經營著打鐵鋪。

鐵匠鋪的牆上掛著一塊黑板,上面寫著客戶定製鐵具的尺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