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步伐(一)——扬帆东渡逐红毛(下)

统一的步伐(一)——扬帆东渡逐红毛(下)

荷兰援军抵达

1661年6月23日,在北线尾岛海战中逃跑的荷兰海军“玛利亚号”战舰抵达巴达维亚城,向东印度公司报告了明郑军攻台的消息,巴达维亚当局大为震惊,由于不满揆一巴达维亚当局21日刚刚撤销了揆一的台湾长官职务,已派遣新任台湾长官克伦克携带命令文书乘船前往台湾,为弥补过失巴达维亚当局组织援军并于7月5日出发前往台湾。

统一的步伐(一)——扬帆东渡逐红毛(下)

17世纪巴达维亚

7月30日,新任台湾长官克伦克到达台湾,他本以为是去台湾吃香喝辣鱼肉东亚百姓的,结果望远镜里显示着热兰遮城高挂红色战斗旗,以及严阵以待的围城军队,吓得他一溜烟跑到日本长崎去了。

8月12日上午10时,荷兰援军在指挥官考武率领下抵达热兰遮城外海,由5艘战舰、5艘货船、725名陆军士兵和充足的给养组成。明郑军瞭望哨也发现荷兰援军,郑成功十分惊讶,明郑军主力已分散屯田,围困热兰遮城的部队只有2500人(当然了荷兰人不知道只有这么少),郑成功急令传令兵快马奔赴各个部队驻地集结兵力。

统一的步伐(一)——扬帆东渡逐红毛(下)

现代复原的荷兰战舰

此时明郑军处境十分凶险,郑成功指挥部在赤嵌楼,周围部队加上围困热兰遮城的只有2500人,若荷兰军集中兵力反击赤嵌楼,战局很可能逆转。不过天气不在荷兰人这一边,考武命令舰队靠近热兰遮城放下小艇运送物资,风向突变海浪变大,仅运送一波便不得不退到外海。8月17日,一艘荷兰货船在大员半岛搁浅,船上42人成为了明郑军的俘虏,经审讯郑成功得知考武已经带领舰队在澎湖避风,且只有725名陆军,暂时不会进攻,郑成功松了口气,风浪挽救了明郑军,郑成功得以从容调遣兵力准备应对荷兰军队的进攻。

统一的步伐(一)——扬帆东渡逐红毛(下)

明郑军炮兵

9月10日,随着风浪减弱,荷兰援军在考武的率领下抵达大员,揆一兴奋的下令鸣礼炮五响迎接援军,荷兰军队士气大振。经几天修整,揆一与考武召开作战会议,决定集中兵力打击明郑军,将有7艘16-20门炮战舰、13艘小船、700余名陆军士兵参与攻击,为了加强火力,揆一从热兰遮城抽调10门18磅重炮分别加装在7艘战舰上,并给参战水手和士兵许以重赏,目标为台江方向的12艘明军鸟船。

台江战役

统一的步伐(一)——扬帆东渡逐红毛(下)

明郑军鸟船

9月16日10时,7艘荷兰战舰(分别是:安克文号、鲁德号、波德号、伦兰号、猎人号、科等霍夫号、科克伦号)在小船引导下从热兰遮城岸边出发,其中科克伦号负责炮击热兰遮城围城的明郑军炮台,安克文号负责炮击北线尾岛上的明郑军驻地,其他舰只一起攻击明郑军鸟船。明郑军哨兵同时发现了荷兰军的举动,双方几乎同时开始炮击,荷兰7艘主力战舰一侧有至少50门重炮,明郑军围城炮台有30门大炮(威力弱于荷兰重炮),炮声震耳欲聋飘荡在海面上,因为炮架角度问题,荷兰的重炮虽威力大却精度不高,没能压制明郑军炮台。炮击近1小时后海面上潮水发生变化,荷兰战舰被潮水推向了北线尾岛方向,无法支援小船的进攻,此时荷兰军小船已接近明郑军鸟船。

统一的步伐(一)——扬帆东渡逐红毛(下)

博物馆藏关于荷兰军队的文物

明郑军鸟船先是开炮射击荷兰军小船,距离近后,双方火枪手对射,并掩护各自投弹的士兵,荷兰士兵朝明郑军鸟船投出炸弹与火罐,明郑军则两人一起手持草席挡开飞来的炸弹和火罐,有的炸弹和火罐直接反弹到了荷兰军小船上,很快有2艘小船爆炸起火,小船上的荷兰士兵跳海逃命,虽然明郑军火力猛烈,但还是有2艘荷兰小船勾住了1艘明郑军鸟船,荷兰士兵跳上明郑军鸟船,明郑军士兵们放下鸟枪、火罐,拔出腰刀长矛与荷兰士兵展开格斗。明郑军普通士兵的综合素质是低于已经近代化的荷兰士兵,战斗中荷兰士兵几乎杀光了甲板上的明郑军,正要向下层舱室进攻,2波密集的子弹与弓箭将甲板上大批荷兰士兵放倒,2艘明郑军鸟船见友舰有难,赶紧抵近救援,其他荷兰小船见进攻无望灰溜溜逃回了热兰遮城。

统一的步伐(一)——扬帆东渡逐红毛(下)

厦门市博物馆明荷海战油画

另一方向,荷兰军7艘战舰都被潮水推向了北线尾岛,北线尾岛上的明郑军虽无重炮,但依然部署威力有限的8磅炮向荷兰战舰开火,炮战中明郑军火炮意外击毁了荷兰军“科克伦”号的船舵,“科克伦”号继而被潮水退治北线尾岛岸边搁浅,明郑军派出火攻船摧毁了“科克伦”号。荷兰军“科等霍夫”号在大员镇岸边搁浅,船长带大部分水手逃至热兰遮城,仅留16名士兵守卫战舰,很快被随后赶到的明郑军歼灭。

台江战役结束,明郑军约600人伤亡,无战舰损失。荷兰军约400人伤亡,损失2艘战舰,4艘小船。热兰遮城此时仅剩900名士兵,其中伤病员300人,已无力组织大型反击。明郑军取得台江战役胜利,但缺粮和缺乏大型火炮的问题依旧很严峻。荷兰人也发现了这一问题,考武率领5艘战舰四处袭击从金厦运粮来台的明郑军战舰,不过郑成功也增派战舰护航,并加强了澎湖的防御。10月10日,荷兰“安克文”号战舰在澎湖修整,补给淡水,由于不知明郑军已在澎湖布防,有100多名荷兰水手下船,明郑军发起突袭,歼灭了荷兰水手,“安克文”号失去战斗力。

统一的步伐(一)——扬帆东渡逐红毛(下)

17世纪海战

尾声

进入10月,明郑军对热兰遮城的封锁更加严密,在外海率舰队活动的考武只能派小船偷偷的溜进明郑军的封锁线为揆一运送少量的补给。12月3日,清朝福建都督李率泰和靖南王耿继茂给荷兰军发出消息,请求联合围剿明郑军,荷兰舰队指挥官考武率军前往福建永宁,结果考武率军航行至半路居然转向溜回了巴达维亚,彻底抛弃了揆一。

考武逃跑后热兰遮城守军已陷入绝望,但明郑军大型火炮尚未调来,一直没有攻城,12月16日,荷兰军中一位德意志人汉斯出城投降,经审讯,郑成功得知热兰遮城守军已临近崩溃,先攻破热兰遮城近处高地的乌勒特堡垒,就会更容易攻破要塞。郑成功下令准备堡篮修筑攻城工事,从金厦防御清军的火炮中抽调30门24磅和30磅重炮乘船来台,准备把热兰遮城要塞轰成渣。

统一的步伐(一)——扬帆东渡逐红毛(下)

24磅重炮

统一的步伐(一)——扬帆东渡逐红毛(下)

热兰遮城及乌勒特高地堡垒图示

1662年,明永历16年,清康熙元年,1月24日,明郑军重炮运抵台湾,明郑军2千多军民在大员镇增筑2座炮台,一座部署18门重炮面对热兰遮城,一座部署10门重炮面对乌勒特高地小堡垒,北线尾岛也部署了2门重炮。26日清晨,郑成功下令发起总攻,部署3处炮台的30门重炮一起发出怒吼,海面上停泊的鸟船也开炮轰击,热兰遮城被火焰铁弹洗礼着,重炮7小时的炮击彻底摧毁了荷兰军的乌勒特高地堡垒,24磅炮弹轻松击穿了其10英寸厚的墙壁,乌勒特堡垒顶部坍塌,荷兰守军大部被埋,热兰遮城也有大面积防护墙被轰垮。26日下午,揆一召集各部指挥官开会,此时明郑军已占领城外制高点,居高临下炮击热兰遮城,突围已无望,经多次讨论荷兰人于27日下午决定投降。2月1日,揆一在投降书上签字,台湾回归祖国。

统一的步伐(一)——扬帆东渡逐红毛(下)

揆一提交降书

统一的步伐(一)——扬帆东渡逐红毛(下)

郑成功进入热兰遮城

郑成功胜利的喜悦还没享受多久,就相继传来了永历皇帝缅甸遇难、父亲郑芝龙及大量亲属在宁古塔被杀害、长子郑经与奶妈通奸三个坏消息,遭遇重大打击的郑成功一病不起,不久病逝,一代民族英雄去世时年仅39岁。

本文来源@ 长白巴图鲁

-往期文章-

-End-

统一的步伐(一)——扬帆东渡逐红毛(下)
统一的步伐(一)——扬帆东渡逐红毛(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