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六年后才上映,黄教主表示看三次哭三次,观众却表示看不懂

一部形散而意不散的电影《无问西东》

这部电影在刚上映的时候,秒去看了。

不是因为特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在2012年就曝出了杀青的新闻,却迟迟不上映,时隔六年,遗忘过后的提起,确实让我很感兴趣。 据了解该片为了追求复古的质感,全程用胶片拍摄,随着国内胶片冲印厂陆续的关闭,这可能是国产胶片院线电影的最后一部了。我们的高职业操守章子怡姐姐坦言,这部电影无论看多少遍都有感触。甚至黄教主表示看三次哭三次。。。黄教主我高看你了~

拍摄六年后才上映,黄教主表示看三次哭三次,观众却表示看不懂

回到影片上。

说这部电影好的多,坏的也多,看不懂的更多。这部电影就像一篇散文,形散而意不散。现在在去想象就很明了了,喜欢散文的自然喜欢,不喜欢的就不喜欢,至于能看懂散文的,就少之更少了。138分钟的电影,划分出来的是四个不同时代、四个独立却有微妙联系的故事。

四个不同的故事最终都表达了一个主题: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拍摄六年后才上映,黄教主表示看三次哭三次,观众却表示看不懂

电影中四个故事时代背景分别为1920年代前后,1930-1940年代,1960年代以及新千年之后的21世纪。四个时代背景分别对应的国民时代的变迁、抗日战争的风雨,再到文革前夕,最后来到新世纪,每一个阶段都是历史上不得不提的重要节点。

影片中的主人公分别是陈楚生饰演的吴岭澜,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陈鹏(黄晓明饰)、李想和王敏佳(章子怡饰),以及张震扮演的张果果。

拍摄六年后才上映,黄教主表示看三次哭三次,观众却表示看不懂

拍摄六年后才上映,黄教主表示看三次哭三次,观众却表示看不懂

拍摄六年后才上映,黄教主表示看三次哭三次,观众却表示看不懂

拍摄六年后才上映,黄教主表示看三次哭三次,观众却表示看不懂

故事在1923年的时代里,吴岭澜对学业非常的迷茫。那是一个"理工科才叫实业"的年代,他发奋学习,坚信理工科才是实业的道理,但是物理成绩依旧一塌糊涂,文学成绩却异常卓越,导致自己开始怀疑自己。

在1924年,泰戈尔访华,在清华园的演讲讲到:"人类的文明正等着一个伟大的圆满,等着她的灵魂的纯美表现。这是你们的责任,你们应得在这个方向里尽你们的贡献。"正是因为泰戈尔和那些讨论文学美好的先生们,让吴岭澜明白:做真实的自己,无问西东。

拍摄六年后才上映,黄教主表示看三次哭三次,观众却表示看不懂

十几年后的吴岭澜作为西南联大的先生,顶着日军飞机的轰炸,带着学生深情的朗诵着泰戈尔的诗歌。

在他的学生中,有一位沈光耀的少年,出身高贵,北上求学。他的父母希望他享受生活,不去追逐名利、参与政治,投身军队。可是国家正饱受战争的苦难,他始终犹豫不决,茫然无措。

拍摄六年后才上映,黄教主表示看三次哭三次,观众却表示看不懂

最终沈光耀顺从自己,选择弃笔从戎,战死沙场。在军队中,他无数次开着飞机为难民投下食物,给难民们带来生还的希望。

就在这些孤儿当中,有一名少年,名叫陈鹏。靠着沈光耀投下的食物,得以幸存下来,并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物理学学生,并参与了两弹一星的研发工作。这个故事已经来到60年代。陈鹏、王敏佳、李想这三个年轻人,各自有抱负,因为自己的心中的抱负,最终走上不同的道路。我们的黄教主陈鹏把爱情放在事业之前。可是爱情辜负了陈鹏。于是全心投入事业,远走他乡。

拍摄六年后才上映,黄教主表示看三次哭三次,观众却表示看不懂

王敏佳为了虚荣而撒谎,最终遭受了不幸的经历。

李想为了自己能去支边,不惜背叛朋友。后来的李想一直记着陈鹏的话:"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所以他一直用尽一切救赎自己,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别人的生存。多年后,李想救活的两个人的孩子,张果果。作为现代中的职业人,商业斗争,尔虞我诈,心中的真诚最终也被他救的四个孩子所唤醒。

拍摄六年后才上映,黄教主表示看三次哭三次,观众却表示看不懂

这就是《无问西东》所讲四段不同时空但有所关联的四个故事。

有人说,看这部电影就是在看鸡汤,只不过把文字变成了电影。

我想说,《无问西东》这是个宏大的命题,在电影中展现的,是高尚,是纯真,是顺从自己我内心,是舍小我成大我。在这个毒鸡汤纵横的社会,一部承载着高尚精神的电影,何为不再去看一遍,让自己的心净化净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