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航空軟件困窘:跟國外同時起步,30年還在原地走

航空維修專業者,每天和你分享不一樣的飛機新鮮事!

30多年前,我讀研究生時就在編寫飛機設計和分析軟件,當時我國的航空設計軟件跟國外同時起步,但是現在市場已經完全被國外掌控。”說起飛機設計軟件發展歷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NH40飛機總設計師姚衛星覺得不可思議。

我國航空軟件困窘:跟國外同時起步,30年還在原地走

自上世紀80年代後,世界航空業就邁入數字化設計的新階段,現在已經達到離開軟件就無法設計的高度依賴。設計一架飛機至少需要十幾種專業軟件,全是歐美國家產品。國內設計單位不僅要投入巨資購買軟件,而且頭戴鋼圈,一旦被念“緊箍咒”,整個航空產業將陷入癱瘓。

數字化“造”飛機更靠譜

我國航空軟件困窘:跟國外同時起步,30年還在原地走

飛機設計涉及到30多個學科專業,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的設計軟件,它們是飛機設計及性能評估不可缺少的工具。

然後是結構設計,主要用到的軟件有MSC NASTRAN、Abques、Fatigue、Analsis等;同時開展系統設計,包括操作系統、動力系統、控制系統和人機環境等,主要用到的軟件有ADMS、Simulink等。

我國航空軟件困窘:跟國外同時起步,30年還在原地走

最後,還要把設計好的部件在計算機中“組裝”成飛機,並輸入各種參數模擬現實環境進行測試。

飛機設計不僅流程繁瑣,而且零部件數量龐大,加工製造容不得絲毫誤差。在手工設計時期,返工修改是飛機制造業最常見的通病。以我國飛豹飛機為例,如用傳統手工設計,按常規考量估計有近6000張工程更改單。採用數字化設計的飛豹,工程更改單僅有1041張,工程量減少80%左右。

我國航空軟件困窘:跟國外同時起步,30年還在原地走

據媒體報道,設計殲-10飛機時,主起落架主承力結構的整個金屬部件是委託國外製造。但造完之後,起落架的收放出現問題,有5毫米的誤差,只好重新訂貨製造。僅僅是這一點點的誤差,影響了殲-10首飛推遲了八九個月。沒有全數字化的軟件支撐,任何一點細微的誤差,都可能成為製造業的夢魘。

發令槍響了30年還在原地走

上世紀80年代,得益於計算機技術的興起,我國的航空設計軟件與國外同時起步。

“現在這些名氣很大的軟件,起初都是航空公司或大學科研人員開發的,比如CATIA軟件,功能很強大,現在全球的飛機公司基本都用這個軟件在設計,就是法國達索公司一個設計室研發的;還有AAA軟件,是美國一個大學教授開發的。”姚衛星說,我國的航空設計軟件起步階段與國外差不多,也是科研人員根據工作需要琢磨著編寫出來的。

例如,中航集團623所上世紀80年代就開發出一款“航空結構分析軟件(HIJF)”,主要功能與大名鼎鼎的美國NASTRAN軟件相近,但是現在鮮有人用。

我國航空軟件困窘:跟國外同時起步,30年還在原地走

國外飛機設計軟件PIANO對波音787飛機進行分析

其差別就在於,國外軟件開發出來後,會根據設計需要,一步步升級改進,目的是使軟件好用易用、讓更多的人使用;而國內的軟件開發出來後,只要計算結果正確,誰也不會花精力去美化界面、增添功能,軟件的使用者也僅侷限於本單位或本科室甚至是某幾個人,除此以外,別人既看不懂也不會用。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更樂於使用成熟、美觀且好用的國外軟件。

但是,使用國外軟件的代價也是相當大的。“比如達索的CATIA,國內任何一個航空設計單位在這一個軟件上花的錢都要上千萬。”姚衛星說,航空設計軟件少則幾十萬元,多則近千萬元,每增加一個賬號還要另付一筆費用,過幾年升級版本還要付費。如果要完整地設計一架飛機,需要十幾甚至幾十個軟件,花費可想而知。

航空設計軟件自給需補足市場課

我國航空軟件困窘:跟國外同時起步,30年還在原地走

航空設計軟件起早趕晚集,是缺人還是缺錢?都不是。

我國信息產業已湧現出華為等知名企業,在某些應用領域甚至領先於發達國家。

“航空設計軟件的程序代碼與普通軟件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是背後需要強大的理論支撐。比如用來設計結構強度的有限元軟件,基本原理就來自我國馮康院士提出的‘有限元’理論。”

我國航空軟件困窘:跟國外同時起步,30年還在原地走

在我國航空設計單位中,類似的現象還有不少。可以說,我國並不缺少相應的人才和理論基礎。近年來,有關部門也組織科研單位集中力量開發相應軟件,但時至今日,市場上也看不到哪個國產軟件在流通使用。

我國航空軟件困窘:跟國外同時起步,30年還在原地走

“國有科研單位以型號為管理目標,導致軟件後續開發難以持續,而民營企業又沒有航空專業人才。”姚衛星說,航空設計軟件想要與國外媲美,必須有市場化思維。且這類軟件開發週期較長、基礎理論要求高,需要國有科研單位與民營軟件公司配合,理順上下游產業鏈。

“沒有哪個軟件是完美的,國家應多研究出臺政策,鼓勵國產軟件的開發和使用。”姚衛星說,高校院所也應改進考核機制,讓科研人員願意投入幾年甚至更長時間開發一款航空設計軟件且不受評價機制的影響成為可能。

附:常用航空軟件

UG NX

我國航空軟件困窘:跟國外同時起步,30年還在原地走

UG(Unigraphics) NX是西門子公司開發的一個交互式CAD/CAM系統,隨著PC硬件的發展和個人用戶的迅速增長,已經成為三維設計領域的一個主流應用。可以輕鬆實現各種複雜實體及造型的構建,將複雜多變的信息轉化為二進制代碼,用計算機進行快速處理,為用戶的產品設計及加工過程提供數字化造型和驗證手段。它包含了產品設計、工程製造全範圍的開發過程,廣泛應用於航空製造領域。

CATIA

我國航空軟件困窘:跟國外同時起步,30年還在原地走

CATIA是IBM公司和達索公司合作後推出的一款三維CAD/CAE/CAM集成軟件,在產品外形設計、機械設計、設備與系統工程、管理數字樣機、機械加工、分析模擬等領域具有強大的功能,已成為國際航空工業首選軟件。在虛擬裝配方面,CATIA除了擁有先進的混合建模技術、強大的三維實體造型功能以及全面的裝配設計模塊之外,還可以對虛擬裝配的裝配模型進行干涉校驗,並生成檢測報告,及時發現裝配中存在的干涉點。

AdvancedAircraft Analysis(AAA)

我國航空軟件困窘:跟國外同時起步,30年還在原地走

美國DAR((Design, Analysis and Research))公司的飛機設計軟件。AAA軟件在全球範圍內超過55個國家成功應用,被世界範圍內的主要航空工程大學、飛機制造商、軍事組織廣泛使用。AAA包含飛機概念設計所有專業的設計能力,使用大量的經驗工程方法和數據,並且一直在更新進步:DAR一直持續不斷的在研究風洞實驗數據基礎上,更新AAA中所使用的方法。

RDS

我國航空軟件困窘:跟國外同時起步,30年還在原地走

美國CRC(Conceptual ResearchCorporation)開發的飛機概念設計軟件,具有優秀的三維造型設計能力, RDS可以進行飛行器概念設計、初步設計,包含總體、氣動、性能、重量、載荷、控制、動力、成本等功能。具有自己的圖形系統,設計和造型能力突出。

CADS/OpenCADS

我國航空軟件困窘:跟國外同時起步,30年還在原地走

北航開發的飛機概念設計軟件,有自己獨立的圖形系統。具有幾何造型、氣動、動力特性、性能、重量、電磁散射等特性計算分析能力。CADS可藉助iSIGHT進行優化設計。OpenCADS在CADS上進行了改進和創新開發,側重於民機設計。兩個軟件被用在北航的飛機設計教學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