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需要多少韭菜才能喂饱独角兽?

独角兽概念是假的独角兽

独角兽这概念已经热炒半年了。不可否认,独角兽公司确实是值得投资的优秀公司,但是到目前为止A股市场上真正的独角兽公司只有两家:药明康德和宁德时代,还是刚上市不久的。

那么在它们上市之前,大家炒的是什么?只是概念而已。看一下独角兽概念下的个股,哪个是名副其实的独角兽?

到底需要多少韭菜才能喂饱独角兽?

事实上,独角兽概念股走势也并不可观。

到底需要多少韭菜才能喂饱独角兽?

问题是:真正的独角兽公司并未上市,投资者望而兴叹,但是既然独角兽这么火,就干脆搞一个独角兽概念出来供大家炒作。

根据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截至2017年底,中国有未在境内外上市的独角兽企业164家(这个数据到目前为止已进一步扩大),以下列出前30名榜单:

到底需要多少韭菜才能喂饱独角兽?

想要这些独角兽企业在A股上市,条件尚不成熟,原因有二:

1、独角兽企业估值高,但很多还是未能实现盈利的,不符合A股上市条件。

2、A股市场是同股同权的,这一点对于那些想上市圈钱的公司来说无所谓,但是对于那些真心想做好的独角兽企业来说,它们不太乐意,所以它们不愿意来A股上市。

那么现在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已经在境外(包括中国香港)上市的独角兽公司通过CDR(Chinese Depository Receipt 中国存托凭证)的方式引入A股。

CDR这个话题也炒作了很久,最早被国务院认可是在3月30日,正式落地则是在6月6日晚间,证监会连发九份文件规定了各种CDR的实施细节,主要是发行、定价机制。

独角兽战略配售基金

考虑到独角兽发行时,广大散户买不到,所以还特意搞出了“独角兽战略配售基金”,这个基金“打新”独角兽中签概率100%。看来,为了散户的利益,管理层真是呕心沥血啊。

6月11日,六只独角兽战略配售基金开始募集,优先保证个人客户认购。

第一阶段6月11日-15日,面向个人投资者;

第二阶段6月19日面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此次战略配售基金问世,开辟了普通投资者借道公募基金参与战略配售的投资渠道,个人投资者优先获配优质资产,其产品的独特性及普惠性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到底需要多少韭菜才能喂饱独角兽?

富士康IPO时募集总额约271.2亿元,其中就有30%的战略配售资金,当然这都是大机构,没散户的份。

到底需要多少韭菜才能喂饱独角兽?

而战略配售基金改变了这一局面,让散户也能够配售新股。

在散户的印象中,只要能买到新股,就100%赚。现在有一个机会让散户能够100%买到新股,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不过不要高兴得太早,战略配售有一个前提:买入的新股有一定的锁定期,一般为12个月或者18个月。也就是说,买入的新股要等上市后12个月后才能在二级市场卖出。

对散户来说,首先能不能等12个月是个问题;其次,12个月后股价是涨是跌也是个问题。

对于次新股的走势,大家都有一定的印象,一般都是上市后疯狂一字板上涨,通常都能翻几倍,然后就是持续的阴跌,有的甚至能跌破发行价,比如第一创业、振江股份等。

到底需要多少韭菜才能喂饱独角兽?

当然,也有强势的,一段时间的下跌后还能反转破新高的,甚至上市后能够持续一年上涨的,比如:健友股份。

到底需要多少韭菜才能喂饱独角兽?

但是这种股票是少数,能走出这种行情的一般都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超级好。绝大多数次新股是不会出现这种走势的。

另外,这个战略配售基金让散户优先是什么意思呢?感觉像是独角兽想吃韭菜,而且要很多很多韭菜才能喂饱。

独角兽真的值得投资吗?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说过不看好富士康,理由是是富士康不是独角兽却披着独角兽的外衣,已经是被严重高估了。

那么以BATJ为代表的在海外上市的互联网独角兽公司如果通过CDR的方式回归A股,它们值得投资吗?

其实价值投资有两个投资思路:

一是风险较低的思路:即巴菲特的护城河理论,只投那些护城河深的公司,这种公司往往现阶段的盈利能力很强,也没有对手,比如茅台。茅台虽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基于它的品牌力量,中国白酒市场还没有它的对手,这就是护城河。为什么巴菲特不太看好科技股?因为科技日新月异,今天掌握的技术,可能明天就无效了,所以难以建立护城河。

二是风险系数较高的思路:即投资未来有成长空间的公司,这种公司在值得投资的时候,往往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而一旦被市场广泛看好,可能已经不适合投资了。独角兽公司是典型代表。

科技类公司,在发展成熟期,当人们都意识到它是一家好公司时,它的估值已经没有多少安全边际了。

再考虑到这些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阿里京东这些)目前跟随整个美国股市极有可能走到了一个历史大顶。在这个时候,匆忙地将它们引入中国,按照现在的估值水平发行CDR融资,与其说是让中国投资者分享这些企业的成长,不如说是让这些企业在估值处于阶段性高位时,完美地收割一波韭菜。

有一个调侃的说法:

到底需要多少韭菜才能喂饱独角兽?

没错,独角兽是好公司,但好公司如果没有护城河、没有成长空间,那还值得投资吗?

但是腾讯、阿里是可以投的,因为垄断地位已经让它们大而不倒了,它们的护城河是最深的。

当然没有护城河的独角兽,就要小心了,比如宁德时代,能成为全球第一动力电池生产商,离得开政府的补贴吗?就在不久前(5月31日),国家针对光伏产业出台了531新政,大幅缩减对光伏产业的补贴,结果光伏行业几只龙头(如通威股份)应声连续跌停,直到现在还没有反弹的迹象。

所以,投资独角兽时一定要小心,别成了韭菜,那些千亿美元市值的独角兽可不容易喂饱。

金融圈里无小事,风里雨里,有才等你,老板,点个关注再走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