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拒绝程式化的抗日电影

2012年台湾导演魏德胜的抗日史诗电影《赛德克·巴莱》公映,从摇着沙锤浅吟的《海角七号》到擅弓箭、精格斗穿梭台湾高山丛林天生地养的赛德克人,从文戏到开创的武戏,魏德胜用一种若即若离的舞步将抗日电影走出了自己的风格,台湾有了属于自己的抗日电影。

在香港电影人集体北上的今天,一部分表现的水土不服就打道回府,另一部分则学会了复杂计算和闪展腾挪。能入三界的徐克当然是后者,穿过东北的林海雪原,依然可以将他的天马行空肆意挥洒,犹如在当年的兰若寺。

《明月几时有》,拒绝程式化的抗日电影

曾经北上的许鞍华依然最喜欢香港这个城市,电影题材也禁囿于香港的弹丸之地,拍了女人拍男人,拍了姨妈拍桃姐,连她自己都承认静态的文艺片很闷,想搞点动作片出来。所以当她说要拍一部关于香港人抗日题材的电影时,吃瓜群众想看的是年届70岁的邻家奶奶是怎样扣响三八大盖的。

《明月几时有》,拒绝程式化的抗日电影

东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朱德同志将该队与琼崖纵队、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明月几时有》讲述的三个年轻人抗日的故事就是在东江纵队的领导下开展的。

影片以周迅饰演的方兰和彭于晏饰演的刘黑仔等一些仁人志士护送茅盾、邹韬奋等800余名文化人士逃离香港为开端,加上郭涛、蒋雯丽等主角光环的固有印象,我以为影片接下来的故事进展就像《十月围城》那样不断逃亡和不断保护,可聪明的许鞍华怎就那么容易让人猜透和猜不透,她还是一如既往的“许鞍华”,送走了“抢救文化人”,迎来的是香港人自己的抗日故事。

《明月几时有》,拒绝程式化的抗日电影

周公子少了往日的灵气,多了些烟火气,至到穿上姨妈的绿格旗袍,盘上漂亮的发髻,坐在黄包车里的方家阿妹俨然一个阔家小姐。

日本人治下,学校关闭,市场调零,日积月累的屈辱感和看到文化名流的舍身大逃亡,刘黑仔的鼓励和茶粿诱惑让她毅然投身到抗日活动中。

《明月几时有》,拒绝程式化的抗日电影

方兰的角色一改往日荧屏中抗日烈女的形象,没有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没有像刘胡兰、江姐的大义凛然和临危不惧,电影里呈现的是每日的行色匆匆和心力交瘁,送物资、送情报,在我们被驯化的刻板印象里,这些送鸡毛信的小事情都是儿童团员和嘎子们去做的,抗日英雄们应该去炸碉堡和手撕鬼子啊!所以,这就是许鞍华的高明之处,没有像抗日电视剧一样流于公式化的咬牙切齿和传奇化的英雄叙事,观众观影的不适体验是没有找的砍瓜切菜般的虚假快感。

彭于晏饰演的刘黑仔让片子多了几分快感和幽默,可那一口台湾腔出来,让我瞬间跳跃到流星花园的台北街头,真想嚼两粒益达压压惊。不过,相较于《湄公河行动》,刘黑仔的角色还是比较讨喜。他可以和江湖上的绿林好汉称兄道弟;在茅盾的住处可以凭借机智干掉汉奸;用汉奸尸体巧妙骗过日军;像李云龙一样深入虎穴将汉奸头目一举击毙;还有和方兰亦师亦友、若有若无的微妙情感。

《明月几时有》,拒绝程式化的抗日电影

真正和方兰有情感的是她的未婚夫李锦荣(霍建华饰),他是成功打入日本内部的卧底。他与一名日本军官交好,但时刻在怀疑中生存;虽然能与其讨论诗和远方,也要忍受“七步成诗”的屈辱;与方兰相爱,却也只能在家国仇恨前行君子之礼;明月几时有的祈祷下是“三年又三年”的无间两面人生的遭遇,日本军刀下悬挂的是他的隐忍和铁骨铮铮。

《明月几时有》,拒绝程式化的抗日电影

周迅是排在第一位的女主角,可作为“帮帮唱”陪衬的叶德娴在举手投足间就喧宾夺主了。在剧中,叶德娴饰演方兰的母亲,这是一个善良又市井味较浓的角色。虽然周迅已通过“优才计划”落户香港,趴在阁楼窗边,努力瞪大眼睛抖出天真烂漫少女心的却是双面娇娃的狐妖小唯,倒是喝着香江水长大的叶德娴配合着电影里的穷屋陋巷和青石砖瓦,穿着粗布大褂,挎着箅竹篮子,活脱脱一个香港乡下人的形象。

这样的乡下人勤劳善良,每天精打细算的过日子,也像千万中国家庭的母亲一样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在得知女儿参加东江纵队后,没有以死相逼和反锁门的老梗,“你死不要紧,千万不要连累队友”的台词彻底颠覆了她“莫谈国事”的妇女形象。

《明月几时有》,拒绝程式化的抗日电影

东洋鬼子赶走了西洋鬼子,所谓的解放是把机枪架在街口,所谓的共荣是僻静的巷子里传出胆战心惊的枪声,换了主人的印度阿三依然狗仗人势,传统的结婚典礼也要加上对天皇的效忠。这些改变让过了大半辈子的农村妇女感到不适,命运不该是这样的窝囊和寄人篱下,所以女儿的投戎革命让她看到了希望。

在送情报被抓后,她一直告诫同伴说两人不认识,这就有点像我们经常见的“不能出卖同志”的桥段。

影片穿插着梁家辉饰演的斌仔在香港冰室的回忆,斌仔是方兰的学生,也是东江纵队的一员,当年的玲珑少年现在已是穿梭于香港街道的的士司机。

《明月几时有》,拒绝程式化的抗日电影

冰室是香港的文化标签,是香港茶餐厅的前身,在中环和尖沙咀的繁华地带不易看到,老商区的后巷北街还可找寻。另外,影片中的道具透着老香港的味道:椭圆的化妆镜、裹着麻线的暖水瓶,还有香港人经常挂在嘴边的“粥文化”,这一切都应了许鞍华对香港过去和现在的爱。她舍不得把自己嫁出去,只得嫁给倾其一生的电影。

《明月几时有》,拒绝程式化的抗日电影

诗意化的电影名字一出来,老温就觉得这不是一部常规的抗日电影。许鞍华没有扣响三八大盖,电影一如既往的散漫和润物细无声。她就是一个邻家老奶奶,用一根绣花针将故事缝制的阵脚绵布,意境幽长,就像普通家庭的生活一样静谧、平常却又扎实,这就是属于香港的抗日电影,英译的电影名称也很好的回答了明月几时有——Our Time Will Com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