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最後一堂作文課:三大名師傳授實用“必殺技”

臨陣磨槍,教你一招“五分鐘提綱法”

張英飛(杭州市保俶塔實驗學校語文教研組長、浙江省正高級特級教師)

上週高考作文成熱點,浙江的高考作文題更是得到社會各界關注。許多初中畢業生的家長擔憂:高考作文這麼難,今年杭州市中考作文會不會也很難?我們的孩子能從容應對這樣的作文題嗎?

張老師認為,貼近現實生活和關注學生心靈成長是近兩年杭州市中考作文命題的趨勢。

2016年的考題是家長為了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學習,不惜包辦孩子生活上的一切事務,而孩子卻從小就喜歡“自己來”。這個材料來自現實生活,能引發考生回憶自己的經歷,觸發他們對生活的思考。大部分考生會從孩子的角度選材立意,也有少數考生從家長的角度選材立意。

2017年的考題是列舉“本來我可以放棄,卻選擇面對;本來我可以面對,卻因膽怯而逃避”兩種成長經歷,要求考生以“本來我可以__”為題寫一篇文章。與前一年的命題相比,考生可以結合自身實際,任選一種成長經歷,更利於學生充分表達自我,反省自我。

張老師預測,2018年杭州市中考作文題會繼續堅持審題不設障礙、立足現實生活、關注學生自我的同時,在題材上還會引導學生關注自己與他人的交往,在形式上可能採用生活情境命題,在作文要求上更強調讀者意識。

在考前,每位考生除了整理自己三年來的隨筆和考場優秀作文外,還可以拿這幾天已經開考的浙江各地市的中考作文題來複習一下。

金華、麗水中考作文題是圍繞“遇到困難時,你會向誰求助”呈現調查數據分析統計圖,要求考生自擬題目,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這個作文題和去年的杭州市中考題一樣,引導學生回憶成長經歷,只是命題的角度稍微發生變化而已。

嘉興、台州中考作文題採用的是生活中大人與孩子圍繞“幼稚”與“成熟”的一番對話,與2016年的杭州卷一樣貼近生活,更富有思辨色彩。

舟山卷中考題,根據一位同學在給學校心理諮詢室的信中傾訴的諸多煩惱,要求考生以知心朋友的身份回一封信,勸導他重新振作,或者寫一篇演講稿,鼓勵同學勤學好問。這種實用類的作文在杭州市中考中尚未出現過,大家不妨練一練。

說到練一練,張老師認為,臨考前再寫完整的作文,一沒時間,二沒必要。平時張老師會要求自己的學生採用“五分鐘提綱法”:下筆前在試題捲上用關鍵詞或思維導圖,確定作文的文體、立意、題材、結構和詳略安排。大家不妨也嘗試一下。

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文體和表達方式

邢昱(杭州市採荷中學語文教師、省教壇新秀)

梳理近幾年的作文試題,從2015年“金克木的書單”,到2016年的“自己來”,再到2017年的半命題“本來我可以___”,我們會發現中考作文題往往用現實的問題情境,喚醒考生的經驗和感受,啟發考生思考。其主題貼近現實生活,它要求考生在600-800字裡呈現出自己的人生經歷,強調寫出考生自己的體悟和思考,注重考生思維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總的來說,中考作文越來越注重考查語文核心素養,呈現出引導考生關注現實、思考人生的趨勢。

曹文軒說:“寫作文,最寶貴的資源是你自己。”作文一定要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哪怕是虛構的故事,也要有生活的影子,也應該合乎情理;而那些虛構想象的形象,人也好,物也好,它們都應該是考生的代言人,考生要借他們的故事反映自己對生活的觀察、體悟和思考。所謂“我以我手寫我心”是也。因此,我覺得今年考生可以立足“自我的成長”,重點關注以下三個方面:自我心靈的成長;自我與家庭(父母)的聯繫;自我與世界(環境)的聯繫。

最後這兩天的複習可以梳理自己平時寫得較為成功的習作,明晰自己成功作品的優勢、亮點,力求在考試中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己的水平。考場作文要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文體和表達方式。寫記敘類文章,要有細節,“凝視”細節才能寫出好文章;寫議論類文章,說理要充實,思路要清晰。

另外,也可以進行快速審題和構思的訓練:第一步,尋找題目所給材料中的內容重點;第二步,探究原因,尋找相關信息,分析確定本次作文的關鍵詞;第三步,對關鍵詞的實質內涵進行深入思考和剖析,確定本次作文的主旨或中心論點,然後調動積累,聯繫現實生活和自己的體悟,確定本次作文的基本思路。

考場作文要得到理想的分數,無外乎具備以下幾個要素:立意深刻、構思精巧、描寫細膩、文采飛揚,或觀點鮮明、論證嚴密、思路清晰、富有創新等。當然,卷面乾淨、書寫美觀也能給閱卷老師留下一個好印象。

最後幾點提醒:一,注意把控時間,要給作文留出相對充裕的時間,保證審題仔細無誤、書寫工整清楚、卷面乾淨整潔;二,先構思再寫作,結構要完整,表述要清晰。

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語文考試是中考第一場,大家要放下包袱,輕裝上陣。題目難不用緊張,你覺得難別人也一樣;題目簡單也不要興奮,因為越是這樣越要沉著細緻,保證發揮出最佳水平。

近年中考作文題關鍵詞:書寫成長,關注萬象

周勇(杭州市錦繡中學語文教師,知名作文研究專家,中國教育科研信息網研究員)

一直以來,杭州市中考作文題有這些特點:穩定、實在、規範。從2010年至2017年,沿著“自我”走向“自我與他人”,如今又走向“他人與自我”。八年下來,有四次命題作文,四次材料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是一段自我認知材料,然後以“本來我可以___”為題寫一篇作文,可以把它列入材料作文範疇。

由此可以推斷,2018年杭州中考作文的關鍵詞應當為——書寫成長,關注萬象。

好的作文題,應該是最貼近學生的。而成長最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讓人有話可寫,避免宿構。關注萬象,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在生活中感知,在心靈成長中昇華砥礪。這永遠是作文命題的恆久方向。

那麼,如何下筆能寫出好文章?周老師提出“精準審題,精巧構思”八個字。

先說如何精準審題。審題就是要搜索材料的關鍵信息點。例如2017年杭州中考作文材料作文:本來我可以選擇放棄,但我選擇咬牙堅持;本來我可以選擇沉默,但我選擇勇敢說出自己的聲音;本來我可以爭取,但因猶豫而錯過;本來我可以面對,但因膽怯而逃避……每個人或多或少有類似的經歷,也許這就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喜悅與煩惱。

首先要抓住關鍵信息詞。如“本來”對寫作思路的提示,它意味著材料的體裁要求很明朗,記敘文為佳,即要寫出一件事情的波折:原本不是這樣的,但是自己卻沒有做到。還有“放棄”與“堅持”,“沉默”與“勇敢”,“爭取”與“猶豫”,“面對”與“逃避”。由此可以確定基本立意方向和材料依據,即書寫自我,以此為出發點,表達自己的心靈成長感悟,或繾綣情懷。

如何“精巧構思”呢?

其一,根據個人立場確定文體。文體是不限的,但是這個作文題顯然文體指向明顯。我覺得選取記敘文為佳,也可以寫成抒情散文。去年有位同學寫自己老家古鎮搬遷的事實,“軋路機碾碎了青石,燕子消失了,海棠酒喝不到了,翹角飛簷消失了”,抒發一種對流失時光的緬懷悵惘之情,獲得高分。

其二,再現場景,做到細膩生動。有位同學就寫自己考前的一段旅程,以此來排遣焦慮,結果遇到另外一個素不相識的人,衝她喊加油。對於考試,她的感悟是“載著命運的船不會因為你的駐足而停下”,於是決定“走出自己,拋棄焦慮,輕裝上陣”。

考場如戰場,在短時間裡寫好一篇作文真心不易。所以考前很有必要適當做一些材料準備功課。好的作文素材,需要平時積累,考前當然更應積極儲備新鮮材料,報端雜誌、網上素材,應有盡有。如果平時就有這樣的習慣自然最好。另外就是自我材料,如果作文題中有“我”,那就要寫我,大寫特寫,調動你的思維,寫出自我風采,一定會得到評卷老師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