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澳大利亞壓力 瓦努阿圖首次公佈與中企合同

【編譯/觀察者網 徐蕾】

澳大利亞盯著中企在瓦努阿圖的援建項目炒作“威脅”很久了,這次,瓦國頂著壓力,首次公佈與中企合同。

當地時間6月13日,《紐約時報》刊登了關於中企援建瓦努阿圖盧甘維爾碼頭的採訪報道,文章稱,為了打消澳大利亞等國的疑慮,瓦努阿圖首次公開了與中企2014年籤的合同,並表示,他們完全有能力支付貸款,也能自行決定何時與中國合作。

瓦努阿圖外交部長雷根努瓦(Ralph Regenvanu)說:“考慮到這些基礎設施是瓦國北部和世界其他地區之間貿易的主要門戶,這筆貸款在經濟上是可行的。”

合同中也並沒有此前澳媒炒作的“債換股”條款。雷根努瓦說,瓦努阿圖認為這個碼頭對快速增長的遊輪和農業出口是有價值的,也是必要的。

同時,雷根努瓦表示,瓦努阿圖希望保持中立。因為該國是不結盟運動中的一員,不結盟就意味著瓦努阿圖永遠不會允許別國軍事設施的建設。

顶着澳大利亚压力 瓦努阿图首次公布与中企合同

《紐約時報》截圖

今年4月,澳大利亞媒體費爾法克斯傳媒曾藉此碼頭項目炒作,揪住“貸款”問題不放,並稱其碼頭是“中國海軍基地”。

該媒體稱,此碼頭是由一家中國公司利用軟貸款建設的。所謂軟貸款,在國內一般是指國家開發銀行以長期優惠的方式發放、用於國家政策性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的貸款。

當時澳官員說,瓦努阿圖可能無法償還貸款,中國就會通過“債換股交易”直接掌握碼頭。不過從本次公佈的合同來看,並沒有所謂“債換股”條款。

而關於“中國海軍基地”的炒作,我國國防部新聞局此前就曾表示,澳媒報道與事實完全不符。雷根努瓦當時也正式澄清,瓦政府從來沒有討論過建立中國軍事基地,打臉澳媒。

此次公佈合同,正是瓦努阿圖這個擁有約80個島嶼和27萬人口的南太平洋島國,頭頂761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的澳大利亞的壓力,做出的最新舉動。

顶着澳大利亚压力 瓦努阿图首次公布与中企合同

這個碼頭是上海建工援建瓦努阿圖的盧甘維爾碼頭項目。該項目建設泊位總長360米,其中新建碼頭平臺228米,修復現有碼頭132米,在碼頭陸域建設航站樓、倉庫、道路和堆場等配套設施,可滿足靠泊3萬噸級雜貨船或10萬GT級的大型遊輪。項目於2015年7月開工,東段碼頭平臺主體結構於2016年2月完工,西段碼頭平臺主體結構於2016年4月完工。

澳大利亞對中國在瓦努阿圖援建的“攻擊”可不止這一次,但似乎總是以“被打臉”收場。

“荒謬”的工程,“錯誤的鬧劇”

今年1月,澳大利亞國際發展與太平洋事務部長菲耶拉萬蒂-威爾斯(Concetta Fierravanti-Wells)剛剛煞有介事地指責中國在南太平洋的基礎設施建設“華而不實”,隨後就有媒體報道稱,太平洋島國最最糟糕的援建項目之一,就出自澳大利亞政府之手。

據悉,澳大利亞援建的瓦努阿圖維拉港城市發展項目,成了豆腐渣工程:路被修了一半,現場一團亂麻。而唯一完成的一部分公路,還是來自中國的分包商中國土木建設工程總公司完成的。

在當地人眼中,這是一個“荒謬”的工程,是一場“錯誤的鬧劇”。

顶着澳大利亚压力 瓦努阿图首次公布与中企合同

《澳大利亞人報》截圖

攪黃中企所羅門項目後,自己承包了

澳大利亞的手也不止伸到瓦努阿圖一個國家。幾天前,澳剛剛攪黃了中企在太平洋島國所羅門的電纜項目後,自己承包了。

顶着澳大利亚压力 瓦努阿图首次公布与中企合同

所羅門群島海底光纜項目示意圖(華為官網)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2016年末,所羅門群島與華為方面簽署協議,興建一條從澳大利亞悉尼到所羅門霍尼亞拉的光纜,以改善其目前不可靠的通信網絡。

不過,合作隨後遭到澳大利亞方面的阻撓,要求所羅門方面放棄與華為的合作。甚至澳情報部門負責人警告稱,華為負責施工的光纜更容易遭到魚雷襲擊,將威脅澳大利亞的國家安全。

澳大利亞攪黃該項目後,又拿回了自己口袋。上月,澳大利亞承諾,從預算撥出超過13億澳元(約合62億人民幣),來資助鋪設通信電纜等項目。

輿論認為,眼下澳大利亞正在南太平洋與中國展開較量,希望維持其在該地區的外交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