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暖山村 真情惠民生——记省农业厅派驻连城县北团镇山下村第一书记谢秋萍

记省农业厅派驻连城县北团镇山下村第一书记谢秋萍

“如果不是谢书记,我孩子的学业就难以为继了!” “谢书记来了,我们村庄变美了!”“谢书记引领我们走上绿色发展之路。”……9月30日,笔者走进连城县北团镇山下村,说起省农业厅派驻该村第一书记谢秋萍,村干部、村民们纷纷由衷称赞。

2016年11月,省农业厅选派在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工作的谢秋萍到山下村任第一书记。作为一个不到30岁、尚在热恋中的年轻女党员,谢秋萍二话没说,毅然接下了组织交给的任务,全身心扑在驻村工作中,赢得了大家的赞可。

爱心暖山村

9月19日,福建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党支部开展捐资助学活动,支部书记周乐峰向在福建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就读大四的山下村贫困学子黄月华,转交了中心全体干部职工为其捐助的2017-2018学年度学费6800元,这也是中心第二次为她助学捐资了。

黄月华从小与残疾的养父黄啟明相依为命,是建档立卡国标贫困户,家里的房屋破旧且是危房,每逢下大雨就积水,常常积水至膝盖这么深,随时有倒塌的危险;读大学学费和住宿费6800元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生活费则靠自己勤工俭学,生活学习压力大。

谢秋萍到山下村后,结合扶贫、禁毒、防汛、环境整治等工作,详细了解农村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通过走村入户了解农村,了解农民的心声心愿、困难疾苦。当她了解到黄月华的情况后,决定全力帮助黄月华完成大学学业。她向自己单位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党支部汇报后,党支部决定与黄月华结对帮扶,并得到了中心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积极支持,纷纷踊跃捐款,两年两次共筹措助资13600元,解决了黄月华大三、大四的学费和住宿费难题。同时,中心党支部还决定,如果黄月华继续读研究生,中心将继续资助,直到其毕业。

山下村于2012年被确立为贫困村,目前共有精准扶贫户50户104人。面对村里贫困人数较多,自己任职时间只有一年,如何更好地关心、帮扶贫困群众,谢秋萍在重点帮助黄月华完成大学学业的基础上,将带下来的1万元春节慰问费和2万元工作经费全部用于慰问,并安排在春节、三八妇女节、七一建党节、重阳节,分对象进行慰问。

同时,谢秋萍还联系单位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到村里开展春节慰问活动,为所有贫困户送去了慰问金和油、米、面、毛毯等生活必需品。与贫困户黄和生、周必权进行结对,定期慰问和帮助解决生活困难。积极联系民营企业开展扶贫献爱心活动,通过龙岩绿办联系2家优质无公害农产品企业,向山下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捐赠物资。其中,新罗区天草家庭农场向每个贫困户捐赠了一箱无公害芦柑,连城更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则向每个贫困户捐赠了一份无公害猪肉。

短短10个月,谢秋萍用自己的爱心,让山下村贫困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

真情惠民生

清澈见底的北团河绕村而过,生态绿堤上石砌护栏、水泥路宽阔,加上580多年的古樟树,构成了山下村最美丽的画面。村民们说起这条刚修好的沿河水泥路,纷纷赞道:“如果不是谢书记,这么漂亮的沿河路可能还要许久才能建成。”“沿河路修好了,我们出行也方便了!”

204省道至屋背山大桥的沿河路段,途经镇敬老院和部分民居,过去一直是狭窄的土路,下雨时坑坑洼洼,天晴时尘土飞扬,附近居民和敬老院的老人们出门极为不便,村民反映强烈,希望能进行道路硬化,但资金缺口50万,是村里最想做但却难做的一项工程。

谢秋萍驻村后,将修建沿河路列为重中之重的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与村干部一起四处奔波,多方争取建设资金。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先后争取市绿办和县农业、国土、财政、交通等部门的支持,落实体彩公益基金、一事一议项目资金、村道建设资金等40万元,完成了道路硬化和砌护栏工程。

驻村之初,谢秋萍了解到有3户国标贫困户房屋已是危房,虽能享受盖房补助却仍然没有能力盖房。未能盖房的原因是山下村已是贫困村,难以实行易地搬迁,按照当时政策所以他们的盖房补助只能是每人1万,不能按照易地搬迁的每人2.8万来补助,而这3户实在贫困,也找不到亲友接纳,因此迟迟未能盖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和村两委多处协调此事,最终上级研究决定,将这3户贫困户及其他情况类似的国标贫困户列入易地搬迁范畴。如今,这3户贫困户已经盖好了新房。

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争取资金实施幸福院改造建设;帮助争取位于村里的镇兽医站实施乡镇兽医示范站改扩建项目……10个月来,谢秋萍总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倾力为实事、惠民生,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引领绿发展

“谢书记发挥自己的优势,引领我们走绿色发展之路。”山下村党支部书记林隆斌如是说。

2014年,村里将金寨上烂粑山处约600亩的土地承包给贫困户和党员干部用于种植芙蓉李,并成立“连城县恒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头几年,由于技术、管理和品牌营销等问题,合作社效益平平。

谢秋萍发挥自己的部门、专业的优势,围绕山下村重点发展的淡水鱼养殖、连城白鸭养殖和果蔬种植产业,请农业厅派出种养殖专家,到村里下田头、上山头,为村民开展科学、绿色的种养殖技术指导。与此同时,谢秋萍还全力为芙蓉李等村里的主要农产品申报绿色食品,以此引领带动村里主导产业绿色发展。

今年,恒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600多亩芙蓉李按照专家指导,采用绿色无公害技术进行日常管护,水果产量、品质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产值达240万元,解决将近100人的就业问题,其中贫困户就有30多个。二女贫困户黄水生,爱人常年患病,自己靠打零工谋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今年以来,在谢秋萍和村里的帮助下,他到合作社务工,收入超过6000元。

谢秋萍还全力推动村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将18户贫困户纳入其中。如今,电站已顺利建成,不但给村里带来了绿色村财,还带动贫困户绿色脱贫。

如何进一步解决村财收入少的问题?谢秋萍结合群众反应强烈的连城白鸭综合市场4000㎡圩集广场还未硬化,停车场及供排水、照明等基础设施未完善,雨天农贸交易很不便利的情况,与村两委一起,和镇里协商,共同出资进行修建,建成后市场交由村里管理,市场租金纳入村财收入。如今,市场修建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给村里带来了稳定的村财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