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芒 种 2018.6.6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芒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

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芒种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有芒的作物要抓紧收和种。

另外,芒种“暑令湿胜,必多兼感。”

大人小孩养生当注重:

养阳、护阴、防暑、祛湿。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知道了芒种养生食谱,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芒种节气

都有哪些习俗及养生注意事项吧!

芒种三候

中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停止了鸣叫。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芒种三候形象的描述了芒种气温的特点:雨水增多,气温升高,昼长夜短,人们变得懒散,体力消耗大,这直接导致了人体内湿邪之气的淤积,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芒种时节,当心有湿

中医所说的湿气,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所以想要辨别体内的湿气,需要观察身体会不会出现下面这些症状:

● 早起头脑昏沉,全身乏力,好像一夜没睡;

● 大便不成型,还总是黏在马桶上;

● 刷了牙总感觉没刷干净;

● 脸肿或腿肿;

● 长湿疹或者背上长痘痘;

● 口中发黏,舌苔腻。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如果身体出现上述症状,可能湿气已经赖上了你。

为什么湿气重?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湿气重的原因很复杂,可能是你吃的东西太凉了,可能是你夜啤酒喝多了,更有可能是遗传的先天体质决定的。

但我们后天追其原因,多半是因为是饮食:夏季贪凉饮冷,大家都能理解,吃冰西瓜、冰淇淋,喝冰镇啤酒,

一时凉快,湿气就驻扎在体内了。

芒种除湿养生要点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1、早晚避免着凉

芒种时节,多降水天气,冷暖变化将比较频繁,要注意随时增减衣物。同时,阴雨潮湿,寒湿易伤机体,也易患风湿症。另外,这个时节,要预防手足口病,还要注意预防中暑、水痘、腮腺炎等疾病的发生。

2、饮食少酸少甜少咸

芒种时节,饮食调养应坚持益肝补肾、养肺滋心,要少食酸味食品,多吃些苦味食物,以清润为主。可以多吃些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如豆制品、瓜果、蔬菜、奶制品。此外还应少食咸味和甜味食品,过咸会使血压升高;过甜可导致高脂血症。

3、夏天出出汗很重要

人到夏天,正是需要出汗的时候,只有把汗排出去,身体里的湿邪才有机会离开,但是在热的时候突然进到空调环境,毛孔就闭住了,不能把汗排出去,就会在体内产生湿气。

大夏天叫大家运动排汗似乎有点强人所难,但有一个能出汗又轻松的办法,那就是——泡脚。中药打成粉用水冲泡或熬煮后,用来泡脚,药物会经过皮肤吸收进入经络,晚上九点泡20分钟左右,泡到全身微微出汗,祛湿效果更好,还能缓解疲劳,帮助睡眠。

4、出汗后别忙洗澡

芒种节气里,在日常起居中注意调整,首先是天气越来越热,尤其是中午,建议穿着上要有所讲究,最好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或丝织衣服,这不仅有助于隔热,散热,起到降温的作用,还应保护皮肤,减少光、热对皮肤的刺激。

而随着气温升高,很多人也都会通过勤洗澡来给自己降温,但是要注意的是,大汗后不可立即洗澡,因为大汗后,流经肌肉的血液增多,心率加快,此时洗澡,会加速血液流动,造成机体缺氧,导致眩晕。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芒种养生

淡饮食

饮食上要清淡,以多食瓜果蔬菜、豆类为佳,少吃肉食。饮食以清补为原则,不要过咸、过甜。还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平时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如黄瓜、丝瓜、南瓜、西瓜等,既能清暑又能祛湿,还可解毒凉血,比较适合这个节气食用。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增苦味

一般苦味的食物都是具有清热解暑、泄热养阴、进食养阴生津食物,入心经、脾胃经的作用。在过了芒种之后我们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苦味的食物,例如苦瓜、莲子、芥兰、荞麦、生菜等,对人体大有裨益的,正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宜食酸

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一些酸味的水果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作用,如乌梅、山楂、柠檬、葡萄、草莓、番茄、菠萝、芒果、猕猴桃之类,因其适度进补,还能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多补水

芒种时气候开始炎热,是消耗体力较多的季节,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水。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要午休

谚语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这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这个时节的懒散。医生提醒,首先要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夏日昼长夜短,午休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要运动

芒种时可选择游泳、跑步、打球等方式进行运动,以促进排汗,增强体质。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芒种食俗

芒种节气是一年中阳气逐渐浮盛,阴气内藏的阶段。此时天气炎热,人体出汗较多,应多喝水以补充丢失的津液。那么芒种吃什么?天气炎热肠胃功能变差,此时宜食轻清甜淡之物,忌食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

第一谷薏米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薏米性味甘淡微寒,含有维生素B1和多种氨基酸,《本草纲目》中记载:薏米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盛夏时节阴雨连绵,空气湿黏,很多人都会“伤暑”,这时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的作用。

第一瓜西瓜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西瓜性寒,味甘,归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西瓜可以生吃,也可以拿来榨汁。西瓜翠衣即西瓜皮,可以用来煮水、炒菜。

第一菜黄瓜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夏季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暑湿,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适当摄入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水、排毒通便。夏季也是黄瓜上市的旺季。

第一菌木耳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木耳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具有益气、润肺、补脑、轻身、凉血等功效;木耳有“血管清道夫”之称,夏天多吃点黑木耳,一方面有利于排毒通便,另一方面有凉血、增加食欲之效。

第一鲜鲤鱼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夏初的鲤鱼正值产卵季。鱼在临近产卵期时,体内积蓄了很多脂肪和营养成分,身体肥硕而结实,因此肉的味道最鲜美,吃起来有种香甜的感觉。夏季气候温热潮湿,适当喝些鲤鱼汤,有助于祛湿开胃、利水消肿。

第一粥绿豆粥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绿豆有“食中佳品,济世之食谷”之美称。在炎炎夏日,绿豆汤更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消暑饮料。绿豆亦食亦药,可用以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热烦渴、水肿等。

第一饮酸梅汤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酸梅汤是炎热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它的原料是乌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这几种。《本草纲目》记载:“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芒种习俗

煮青梅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送花神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葬花吟》所咏亦是发生在此时节。

安苗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芒种安苗是流传于安徽绩溪一带的农事习俗,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挂艾草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天气越来越热,蚊虫孳生,容易传染疾病,故5月有“百毒之月”之称。古时门楣悬艾草,为的是驱赶蚊虫。又因为此节气正逢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前后,家家户户在门楣悬挂菖蒲,藉以避邪驱毒。所以,古时又称五月为“蒲月”。

今日芒种,大人小孩祛湿养生要及时

又到了一年最热的时候,想必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夏天的“魅力”。

闷热的天气让人贪凉,在预防中暑的同时,大人小孩更要注意除湿养生,不然没有健康的身体,怎么在事业、学习上奋斗?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