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发展的见证,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它营建的一千年历程中,经历了两汉长期分裂割据,走向民族融合、南北统一;见证了大唐的鼎盛,又由颠峰而式微的过程。它就是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敦煌石窟。

佛教发展的见证,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敦煌石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佛教发展的见证,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前秦建元二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

敦煌石窟存有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492个,在洞窟外存有较为完整的唐代、宋代木质结构窟檐,是不可多得的木结构古建筑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佛教发展的见证,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石窟外观

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

佛教发展的见证,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壁画

九层塔

佛教发展的见证,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藏经洞

佛教发展的见证,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敦煌石窟的彩塑和壁画,大都是佛教内容,还涉及到印度、西亚、中亚、新疆等地区,可帮助了解古代敦煌以及河西走廊的佛教思想、宗派、信仰、传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中国化的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