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論理58」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誰都不願生活在一個充斥著虛假、詐騙、攻擊、謾罵、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間。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

——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6年4月19日

「學習論理58」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

互聯網不僅是我們快速獲取信息的手段和方式,也日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是移動互聯快速崛起之後,人們已經越來越離不開網絡。但是,網絡空間並非一片淨土,還充斥著一些烏煙瘴氣的內容。有的信息是虛假的,甚至帶有欺騙性,如虛假廣告、網絡詐騙等;有的人一上網就脫下溫文爾雅的外衣,肆意地攻擊、謾罵與自己觀點和意見不一致的人;此外,恐怖、色情、暴力等不良內容充斥著網絡空間的灰暗角落,甚至把罪惡的黑手伸向了未成年人。

對網絡空間進行有效的治理、引導和建設是當務之急,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增加人民群眾豐富而健康的網絡精神生活是我們的目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因為“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對於互聯網,我們的管理重點是“虛假、詐騙、攻擊、謾罵、恐怖、色情、暴力”等內容,做到網上網下一個樣,因為“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空間亂象頻生,急需重拳治理

人在哪裡,輿論陣地就應該在哪裡。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手機網民規模達7.53億。從這一數字來看,網絡不再是可有可無、邊緣化的陣地。

此外,格調不高、甚至涉嫌違法的內容在算法技術的助推下,造成嚴重的不良導向。2018年4月,今日頭條和快手因為播出有違社會道德節目等問題被約談,勒令整改。這次事件矛頭直指快手、火山小視頻等短視頻平臺上存在大量未成年孕婦、數以百計的未成年媽媽視頻現象。關鍵問題是,有些網絡平臺為了圈粉,為了利益,不惜藉助算法技術,大肆炒作,推波助瀾。人們因為好奇打開相關視頻後,類似視頻便充斥著個人的網絡空間。

更為嚴重的是,大量的青少年正成為短視頻直播平臺的用戶。青少年在這些網絡視頻平臺上接觸了大量不良信息,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這些不良信息裹挾著少不經事的孩子,對青少年價值觀也形成了不當引導。據報道,有些中小學生甚至模仿大V行徑,走上了未成年產子的歧路。青少年過早過度觀看短視頻還可能影響其專注力和思考力,對於長期習慣於光怪陸離的視頻畫面帶來的“唾手可得”的滿足感,孩子們對那些愉悅感較少、付出辛苦更多的學習、閱讀、思考等行為還會願意做嗎?

綜上,這些不良信息內容和網絡亂象,就是習近平總書記說的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的表現,這顯然是不符合人民利益的。互聯網這把雙刃劍已經顯示威力,給我們帶來了便利,也給我們帶來了問題。現實的警示已再明顯不過,下一步就是按照總書記的要求,通過綜合治理,還人民以清朗的網絡空間。

建立網絡空間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的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提高網絡綜合治理能力,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管理、企業履責、社會監督、網民自律等多主體參與,經濟、法律、技術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治網格局。”再一次為我們明確了網絡空間治理的思路和方向。

主體聯動,黨委政府、企業、網民等多方共治。黨委政府作為領導者和監管者,面對更新迭代非常快的互聯網,要積極探索建立符合新型網絡生態的管理制度,完善法律法規,行業規範來加強監管,發揮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的調控作用,既要做到有規可依、依規治理,又要提高謀劃、儘快落實。網絡企業要加強自律,強化企業的社會責任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壓實互聯網企業的主體責任,決不能讓互聯網成為傳播有害信息、造謠生事的平臺。”當今社會,任何企業的發展目標都不應是單純的追逐利潤,尤其是內容生產企業,更應主動踐行社會責任。互聯網企業不應一味依賴算法技術,還應從社會需要的角度來考慮內容是否應該被推送,強化把關意識。7億多網民的素養是參差不齊的,更不排除有些網民的網絡素養是不合格的。面對魚龍混雜的網絡空間,網民應提升自身素養,提高辨網用網的能力,規範自己的言行,明確自己言行的後果和責任。互聯網連接了多個主體,在治理時我們也不能“一條腿走路”,而應該建立“多方共治、齊抓共管”的新格局,營造積極主動、開放包容的網絡新生態。

方式並用,行政、法律、技術等手段並舉。網絡治理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治理手段也應隨著治理對象的發展而變化。行政監管是我們過去互聯網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國多年來的治網經驗表明,行政監督是日常有效的治理手段,檢查及審查等行政監督方法可以及時發現問題,約談、整改等處理手段可以及時解決問題,對於治理網絡空間中的色情、低俗等不良內容有很強的適用性。法律規範則是依法治網的體現,進入新時代,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全面”一詞,已經為我們指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遵守法律,互聯網也不例外。我國已經頒佈實施了一批規範互聯網行為的法律法規,如《網絡安全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等。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變化,我們要繼續完善互聯網法律法規的建設,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理,同時也要加強法制宣傳,提升企業和網民的法律意識,做到堅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線上線下一個樣,做到網絡空間“無法外之地”。互聯網因技術而生,技術的迭代更新非常快,通過技術手段過濾不良內容、保護網民的信息和隱私安全,提高對國外不良勢力滲透的預防等,都需要為網絡空間治理提供有效的技術保障。

內容建設,用正能量引領網絡空間。建設良好的網絡生態,除了要清除“烏煙瘴氣”的內容,消除不良影響,還應以積極的、向上的正能量來引領網絡空間。早在2013年,中央就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上傳播陣地”。在互聯網全面滲透人們生活的情況下,如何“善於運用網絡傳播規律,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到網絡宣傳、網絡文化、網絡服務中,用正面聲音和先進文化佔領網絡陣地”,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網絡空間日益成為人民群眾精神生活消費的主要陣地,也要求我們用高質量的、優秀的網絡內容來滿足人民群眾對更好精神產品的需求,推進人民群眾在精神產品領域實現更高品質的消費,用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去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從而營造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網絡空間。

面對網絡空間亂象,我們應通過多主體聯動,多手段並舉,加強內容建設,用正能量引領網絡空間,推進網絡生態的治理,構建網絡空間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