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進場!智能音箱會是另一場巨頭自嗨的遊戲嗎?

互聯網科技巨頭扎堆進場、數據一再井噴、廠商和媒體一致看好……這樣的情況讓智能音箱成為互聯網風口無疑,可這樣的情景不僅僅出現在智能音箱領域上,曾經風光無限的上網本、平板電腦、SNS實名社交網、O2O上門、花式共享商業上,都有類似的情景出現過,當前看似紅得發燙的智能音箱,會是另一場巨頭自嗨的遊戲嗎?

未來五年收入增長超三倍的市場

在眾多智能家居產品領域,得到巨頭扎堆進場支持的智能音箱擁有極為漂亮的數據。據麥姆斯諮詢報道,2018年全球智能音箱市場規模預計為26.8億美元,到2023年預計可增長至117.9億美元,2018~2023年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高達34.44%。類似的預期數據也出現在了朱尼普研究公司(uniper Research)的研究報告中,隨著更多的音箱品牌將語音助手融入到他們的設備中,像亞馬遜Echo和Sonos One這樣的智能音頻設備的收入將從2017年的約25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100多億美元。

扎堆进场!智能音箱会是另一场巨头自嗨的游戏吗?

2018年一季度已經過去,持續火爆的銷售數據另不少人認為2018年將是智能音箱普及的“決定性年份”,而繼2017年全球智能音箱銷量突破3000萬後,Canalys這樣的數據機構更樂觀估計今年全球智能音箱的出貨量將超過5600萬臺,一個全新的、熱門的互聯網風口領域真的來了。

價格戰透支產業潛力

正如同近幾年崛起的大多數互聯網風口一樣,看似黑科技扎堆、擁有技術護城河的智能音箱在成熟的代工產業鏈面前,似乎並沒有多少“秘密”可言。在過去的一兩年時間裡,單國內就湧現了近百個智能音箱品牌,加上數百家從事智能音箱製造、裝備的產業鏈企業,井噴式增長的不僅有智能音箱終端市場,更有產業鏈相關企業。

“行業才剛剛開始,似乎就要結束了”——再一次成為智能音箱產業鏈企業的內心獨白,如同平板電腦、智能手環、移動電源等新興產品品類一樣,南方成熟的產業鏈能夠越來越迅速地掌握整個生產流程,模塊化的生產流程最大化地降低了打造一個創業品牌的門檻,卻也讓智能音箱產品又一次陷入“一擁而入、激烈的競爭、微薄的利潤”的宿命循環。

扎堆进场!智能音箱会是另一场巨头自嗨的游戏吗?

移動電源、VR眼鏡、智能手環……經歷太多互聯網創新後的製造產業鏈變得異常敏感,同樣心存忐忑的還有眾多的創業者們,“倒下的前輩”讓他們明悟“唯快不破”的道理,用最短的時間分享產業紅利,然後撤出保命成為不少智能音箱企業的共識,賺快錢成為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

一臺音箱賺幾元錢、快進快出是不少智能音箱創業企業的想法,這樣的想法和操作將智能音箱產品迅速推到了價格戰的紅海里面,而對終端市場流量、整體市場話語權的爭奪,另扎堆進場的互聯網巨頭也祭出了價格屠刀——從去年“黑五”時亞馬遜Echo降價促銷開始,全球智能音箱就掀起一輪降價潮。5月9日,定價199元的阿里新款智能音箱方糖報出89元首發優惠價後,5月10日,定價299的京東叮咚mini2首發價格僅79元。此前的3月,小米推出的小愛音箱mini以169元價格衝擊市場,更在米粉節期間將價格調整至99元。

智障一般的智能音箱

對於絕大多數消費者和用戶而言,購買智能音箱更多是基於好奇、嘗試的心態進行的,低售價有效降低了消費者購買門檻並激活其好奇心,但糟糕的體驗卻會讓消費者對嚐鮮的購買行為感到失望。從目前來看,消費者普遍反饋智能音箱遠場識別差、誤喚醒率高、連續對話功能不穩定,語義理解能力差且音質不好,於是很多人在新鮮期過去後放棄了使用。

不少智能家居產品都陷入“智障”的尷尬境地,智能音箱顯然也沒有逃脫類似的命運。現在的智能音箱在功能上基本都大同小異,它們大多都是以播放音頻內容作為核心,並在語音交互的基礎上,拓展了聊天、控制智能家居、查詢天氣、講笑話、查交通、定鬧鐘等方面的功能,其整體應用和智能手機語音助手有“同質化”的感覺,卻又無法在便攜性甚至觸控輔助輸入上壓到智能手機,這讓不少消費者對於智能音箱的認知和感受都出現了極大落差。

扎堆进场!智能音箱会是另一场巨头自嗨的游戏吗?

由“衝動消費”引發的智能音箱購買在極大的期望和現實落差中極易被市場拋棄,國內早早進入“百元時代”的智能音箱在極短的時間裡刺激了消費者購買慾望,可“智商捉急”的產品卻最終走上了同智能手環、智能手錶差不多的吃灰命運,扎堆進場的巨頭熱情持續高漲的同時,消費市場卻出現了冷卻的跡象。

物物的交流決定未來

不太成熟的“聽”能力讓終端市場小誒這對智能音箱整體應用能力頗為不滿,而不懂人意、答非所問,並且它響應速度慢、每次接受指令前,都需要喚醒詞喚醒等問題更加劇了用戶與智能音箱間的隔閡,而智能音箱想要真的找到自己的價值和定位,同用戶家中其它智能設備的物物相連至關重要。

相對於手機語音助手,亞馬遜Echo的成功更在於其扮演的智能家庭中控角色,通過語音控制智能音箱,人們可以更自然、方便地操控家中其它智能家居設備,這樣的定位和應用成為智能音箱差異化和價值所在。

扎堆进场!智能音箱会是另一场巨头自嗨的游戏吗?

在智能家居整個應用環境中,智能音箱需要通過語音清楚明白用戶指令或需要,然後藉助物聯網將用戶的指令及需求傳遞給其它智能家居產品,不僅需要高效、準確,更需要藉助大數據和雲計算分析,根據用戶偏好做出智能化、人性化的調整,這才是智能音箱真正走入人們生活的關鍵。

難以避免的生態之戰

事實上,相對於孤注一擲的智能音箱創業企業,智能音箱在科技巨頭們的生態中僅僅是其中一個環節的存在,無非是語音操控更符合人類自然交互習慣,有望成為觸控之後的主流人機交互方式,另巨頭們從戰略方面考慮,願意在智能音箱領域投入資源,推動這一新興科技品類的崛起罷了。

扎堆进场!智能音箱会是另一场巨头自嗨的游戏吗?

無論是巨頭們的產品鏈生態佈局還是智能音箱本身互聯互通的應用需求,都讓其很難作為“獨立應用”的產品存在,從問答、叫車、預定機票/酒店到控制家中空調、冰箱、燈光系統,成系統的完整應用需要整個產業生態予以配合,即使是巨頭們也很難實現全應用領域的覆蓋,但在智能音箱推廣及成長過程中,巨頭們卻可以依託現有資源在小範圍內打造一個半開放式的生態模式,並持續投入以培育其成長。

從技術、市場、消費者到整體應用情景,複雜的智能音箱應用系統決定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只能是巨頭們自嗨的遊戲,自嗨的尬演很尷尬,卻是讓整個產品領域一直維持熱度,讓應用生態早日構建完成的“剛需”。

越來越高的門檻

巨頭們的自嗨令人尷尬也無奈,一個全新科技產品甚至產業的崛起,需要雄厚的資源和技術來推動,強勢進駐的巨頭們的確會讓不少創業者黯然離場,不斷拔高智能音箱創業門檻的同時,也帶來整體的進步。

扎堆进场!智能音箱会是另一场巨头自嗨的游戏吗?

在硬件方面,2017年以前,國內智能音箱使用的多是通用芯片(AP芯片/平板芯片等)+Codec芯片/DSP芯片等組合的方式,而2017年智能音箱開始使用專用的語音芯片,如阿里天貓精靈使用的是聯發科的MT8516語音芯片,小米AI音箱使用Amlogic A113,專用語音芯片加上定製化的算法,不僅拉開產品間的差異化,更推動著整個產業技術的進步。

在這個變化過程中,中小企業或者創業者並非沒有機會,不過需要加入相應的巨頭陣營,在半封閉式的生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環。

寫在最後:關注音箱之外的市場

智能硬件時代,交互則更加多元,不僅有觸摸,還有基於語音、 視覺的交互。原本是以機器為中心的人機交互,逐漸走向以人為中心的自 然交互,智能音箱不僅僅是一個音箱,而是以音箱為載體,背靠智能家居的智能控制中心。巨頭們自嗨的戰場不僅門檻高,動輒“零元購買硬件”的商業模式更有可能讓中小玩家直接出局,同樣看好語音交互領域的玩家們,不妨將目光放到音箱之外的領域,從軟件服務到硬件外設,龐大的市場蛋糕總有下叉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