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进场!智能音箱会是另一场巨头自嗨的游戏吗?

互联网科技巨头扎堆进场、数据一再井喷、厂商和媒体一致看好……这样的情况让智能音箱成为互联网风口无疑,可这样的情景不仅仅出现在智能音箱领域上,曾经风光无限的上网本、平板电脑、SNS实名社交网、O2O上门、花式共享商业上,都有类似的情景出现过,当前看似红得发烫的智能音箱,会是另一场巨头自嗨的游戏吗?

未来五年收入增长超三倍的市场

在众多智能家居产品领域,得到巨头扎堆进场支持的智能音箱拥有极为漂亮的数据。据麦姆斯咨询报道,2018年全球智能音箱市场规模预计为26.8亿美元,到2023年预计可增长至117.9亿美元,2018~2023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34.44%。类似的预期数据也出现在了朱尼普研究公司(uniper Research)的研究报告中,随着更多的音箱品牌将语音助手融入到他们的设备中,像亚马逊Echo和Sonos One这样的智能音频设备的收入将从2017年的约25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100多亿美元。

扎堆进场!智能音箱会是另一场巨头自嗨的游戏吗?

2018年一季度已经过去,持续火爆的销售数据另不少人认为2018年将是智能音箱普及的“决定性年份”,而继2017年全球智能音箱销量突破3000万后,Canalys这样的数据机构更乐观估计今年全球智能音箱的出货量将超过5600万台,一个全新的、热门的互联网风口领域真的来了。

价格战透支产业潜力

正如同近几年崛起的大多数互联网风口一样,看似黑科技扎堆、拥有技术护城河的智能音箱在成熟的代工产业链面前,似乎并没有多少“秘密”可言。在过去的一两年时间里,单国内就涌现了近百个智能音箱品牌,加上数百家从事智能音箱制造、装备的产业链企业,井喷式增长的不仅有智能音箱终端市场,更有产业链相关企业。

“行业才刚刚开始,似乎就要结束了”——再一次成为智能音箱产业链企业的内心独白,如同平板电脑、智能手环、移动电源等新兴产品品类一样,南方成熟的产业链能够越来越迅速地掌握整个生产流程,模块化的生产流程最大化地降低了打造一个创业品牌的门槛,却也让智能音箱产品又一次陷入“一拥而入、激烈的竞争、微薄的利润”的宿命循环。

扎堆进场!智能音箱会是另一场巨头自嗨的游戏吗?

移动电源、VR眼镜、智能手环……经历太多互联网创新后的制造产业链变得异常敏感,同样心存忐忑的还有众多的创业者们,“倒下的前辈”让他们明悟“唯快不破”的道理,用最短的时间分享产业红利,然后撤出保命成为不少智能音箱企业的共识,赚快钱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

一台音箱赚几元钱、快进快出是不少智能音箱创业企业的想法,这样的想法和操作将智能音箱产品迅速推到了价格战的红海里面,而对终端市场流量、整体市场话语权的争夺,另扎堆进场的互联网巨头也祭出了价格屠刀——从去年“黑五”时亚马逊Echo降价促销开始,全球智能音箱就掀起一轮降价潮。5月9日,定价199元的阿里新款智能音箱方糖报出89元首发优惠价后,5月10日,定价299的京东叮咚mini2首发价格仅79元。此前的3月,小米推出的小爱音箱mini以169元价格冲击市场,更在米粉节期间将价格调整至99元。

智障一般的智能音箱

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和用户而言,购买智能音箱更多是基于好奇、尝试的心态进行的,低售价有效降低了消费者购买门槛并激活其好奇心,但糟糕的体验却会让消费者对尝鲜的购买行为感到失望。从目前来看,消费者普遍反馈智能音箱远场识别差、误唤醒率高、连续对话功能不稳定,语义理解能力差且音质不好,于是很多人在新鲜期过去后放弃了使用。

不少智能家居产品都陷入“智障”的尴尬境地,智能音箱显然也没有逃脱类似的命运。现在的智能音箱在功能上基本都大同小异,它们大多都是以播放音频内容作为核心,并在语音交互的基础上,拓展了聊天、控制智能家居、查询天气、讲笑话、查交通、定闹钟等方面的功能,其整体应用和智能手机语音助手有“同质化”的感觉,却又无法在便携性甚至触控辅助输入上压到智能手机,这让不少消费者对于智能音箱的认知和感受都出现了极大落差。

扎堆进场!智能音箱会是另一场巨头自嗨的游戏吗?

由“冲动消费”引发的智能音箱购买在极大的期望和现实落差中极易被市场抛弃,国内早早进入“百元时代”的智能音箱在极短的时间里刺激了消费者购买欲望,可“智商捉急”的产品却最终走上了同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差不多的吃灰命运,扎堆进场的巨头热情持续高涨的同时,消费市场却出现了冷却的迹象。

物物的交流决定未来

不太成熟的“听”能力让终端市场小诶这对智能音箱整体应用能力颇为不满,而不懂人意、答非所问,并且它响应速度慢、每次接受指令前,都需要唤醒词唤醒等问题更加剧了用户与智能音箱间的隔阂,而智能音箱想要真的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定位,同用户家中其它智能设备的物物相连至关重要。

相对于手机语音助手,亚马逊Echo的成功更在于其扮演的智能家庭中控角色,通过语音控制智能音箱,人们可以更自然、方便地操控家中其它智能家居设备,这样的定位和应用成为智能音箱差异化和价值所在。

扎堆进场!智能音箱会是另一场巨头自嗨的游戏吗?

在智能家居整个应用环境中,智能音箱需要通过语音清楚明白用户指令或需要,然后借助物联网将用户的指令及需求传递给其它智能家居产品,不仅需要高效、准确,更需要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分析,根据用户偏好做出智能化、人性化的调整,这才是智能音箱真正走入人们生活的关键。

难以避免的生态之战

事实上,相对于孤注一掷的智能音箱创业企业,智能音箱在科技巨头们的生态中仅仅是其中一个环节的存在,无非是语音操控更符合人类自然交互习惯,有望成为触控之后的主流人机交互方式,另巨头们从战略方面考虑,愿意在智能音箱领域投入资源,推动这一新兴科技品类的崛起罢了。

扎堆进场!智能音箱会是另一场巨头自嗨的游戏吗?

无论是巨头们的产品链生态布局还是智能音箱本身互联互通的应用需求,都让其很难作为“独立应用”的产品存在,从问答、叫车、预定机票/酒店到控制家中空调、冰箱、灯光系统,成系统的完整应用需要整个产业生态予以配合,即使是巨头们也很难实现全应用领域的覆盖,但在智能音箱推广及成长过程中,巨头们却可以依托现有资源在小范围内打造一个半开放式的生态模式,并持续投入以培育其成长。

从技术、市场、消费者到整体应用情景,复杂的智能音箱应用系统决定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能是巨头们自嗨的游戏,自嗨的尬演很尴尬,却是让整个产品领域一直维持热度,让应用生态早日构建完成的“刚需”。

越来越高的门槛

巨头们的自嗨令人尴尬也无奈,一个全新科技产品甚至产业的崛起,需要雄厚的资源和技术来推动,强势进驻的巨头们的确会让不少创业者黯然离场,不断拔高智能音箱创业门槛的同时,也带来整体的进步。

扎堆进场!智能音箱会是另一场巨头自嗨的游戏吗?

在硬件方面,2017年以前,国内智能音箱使用的多是通用芯片(AP芯片/平板芯片等)+Codec芯片/DSP芯片等组合的方式,而2017年智能音箱开始使用专用的语音芯片,如阿里天猫精灵使用的是联发科的MT8516语音芯片,小米AI音箱使用Amlogic A113,专用语音芯片加上定制化的算法,不仅拉开产品间的差异化,更推动着整个产业技术的进步。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中小企业或者创业者并非没有机会,不过需要加入相应的巨头阵营,在半封闭式的生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环。

写在最后:关注音箱之外的市场

智能硬件时代,交互则更加多元,不仅有触摸,还有基于语音、 视觉的交互。原本是以机器为中心的人机交互,逐渐走向以人为中心的自 然交互,智能音箱不仅仅是一个音箱,而是以音箱为载体,背靠智能家居的智能控制中心。巨头们自嗨的战场不仅门槛高,动辄“零元购买硬件”的商业模式更有可能让中小玩家直接出局,同样看好语音交互领域的玩家们,不妨将目光放到音箱之外的领域,从软件服务到硬件外设,庞大的市场蛋糕总有下叉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