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顾雏军案即将再审,郎顾究竟为何翻脸,顾又为何最终入狱呢?

小老鼠上灯台66

“郎顾之争”

2004年,依靠预言“德隆系”必倒,已经小有名气的经济学家郎咸平,通过质疑某些民营企业通过改制侵吞国有资产,部分地方“国退民进”式的国企产权改革已步入误区。迅速刮起了一阵“郎旋风”。

先后直指海尔管理层收购、格林柯尔并购案、TCL集团产权改革中均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2004年8月9日,郎咸平在复旦大学发表了以《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为题的演说,批评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以七种手法侵吞国有资产,在收购活动中卷走国家财富

随后,郎咸平开始在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主持《财经郎闲评》,第一期就是《顾雏军,在收购的盛宴中狂欢》,引起不小的轰动。

但实际上,郎咸平的火力也没有只对准顾雏军,郎咸平同时还质疑了海尔的张瑞敏、TCL的李东生等同样是以民营身份收购国有企业的代表性人物。

被点名质疑的顾雏军,并没有像海尔的张瑞敏、TCL的李东生那样选择沉默。他当时选择了站出来“辩论”,耿直的顾雏军以为真理越辩越明,也是那场“郎旋风”风潮中唯一一个正面回应郎咸平“炮轰”的人。

随后,顾雏军给郎咸平发了封律师函,要求删除并道歉。

不过回复顾雏军律师函的,是郎咸平通过媒体更大范围的揭露顾雏军的“七板斧”的行动,顾雏军的行动正好给了郎教授一个绝佳的理由:“绝对不接受这份律师函所表达的顾雏军的那种财大气粗、盛气凌人、践踏学术尊严与自由的口气”。

一时间传奇人物顾雏军和他的格林柯尔集团整天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不仅引起了普罗大众的关注,也成功引来了监管层的关注。

这场郎顾之争持续半年之后的2004年12月,顾雏军收到了广东证监局的询问函

有没有在广东发展银行给大股东格林柯尔担保2.76亿美金。科龙当时净资产只有28个亿,如果有2.76亿美金担保,这可是重大信披违规。为此,顾雏军写了一个证明给广东证监局,告诉他们没有这个担保,附上了广发行的证明材料。

但是,科龙依然被立案调查。

2005年7月28日,顾雏军因多宗经济犯罪被拘捕。

2008年1月30日,佛山市中院对顾雏军案作出一审判决,顾雏军因虚假注册、挪用资金等罪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

2012年9月6日,顾雏军提前获释,结束了长达7年的牢狱生活。

侦探君曾经问过顾雏军,是否后悔回应郎咸平?顾雏军说,从不后悔,我的性格就是这样。我入狱是因为我的性格,我能翻案也是依靠我坚持真相敢言的性格。

顾雏军还曾向侦探君透露过这样一个细节:“当年我在ST科龙(000921.SZ)的时候,因为那个公司亏损,我做董事长月薪只有1元,2002年郎咸平找到我香港的公司跟我们说他写了篇文章来赞扬我只拿一元薪酬,我们香港公司负责人还请他吃了顿饭。

那时候,我有一辆深港两地牌照的车,他时常借车来往两地,当时还把司机都借给他了,司机都曾请他吃过饭,却没有吃过他一顿饭。也就是说他其实至少是欠我一个人情的,但是,他后来拿了竞争对手、一家上市公司400万,反过来‘抹黑’我

。”

而顾雏军口中的这篇文章,后来侦探君确实在2002年的《新财富》杂志上找到过郎咸平撰写的这篇题目为《从“科龙事件”谈柔性监管》的文章,对顾雏军月薪1元的做法欣赏有佳

那为什么郎咸平会突然翻脸呢?

顾雏军对侦探君说,主要是一家上市公司的竞争对手,给了郎咸平400万,现在主要在为翻案做准备,还没有精力来追究当年的幕后黑手责任,一切等到案件翻了……

关于两人交恶,吴丁杰的《郎咸平真相》一书透漏,郎咸平公开质疑顾雏军侵吞国有资产之前,二人曾是非常好的关系,直到一次顾雏军给郎咸平的公关费没有给到位,二人关系恶化。

到底是因公关费而交恶还是上市公司竞争对手暗中使唤?目前还不得而知。


金融街侦探

很少有人知道,郎咸平和顾雏军曾是好友。郎咸平充当顾雏军的吹鼓手。


2002年6月号《新财富》杂志看刊登过一篇文章《从“科龙事件”谈柔性监管》,署名郎咸平,文章说:

“格林柯尔”的顾雏军目前已收购“科龙”并入主董事会。我们来看一下他如何处理该问题。据了解,顾的年薪是12元。我听到很多流言说他太过矫情,只是做做戏给股东看而已。当然,我是局外人,不可能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是当我回顾川普的例子,感觉顾雏军12元的薪酬与川普10美元的午餐费及K-Mart的采购相比,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都是一个善良管理人应该做的事。

文中的川普就是如今的美国总统,1990年代初宣告破产时,个人债务则高达9亿美元,午餐费按破产委员会的规定不能超过10美元,他严格遵守,带儿子去廉价超市购物。郎咸平将顾雏军与之相提并论,吹捧之意溢于言表。


但是顾雏军许诺的公关费最后没有兑现。最终两人交恶。

据《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1月16日的报道,香港新鸿基证券经纪人SungChun诉诸香港高等法院,称顾雏军曾经在2001年底、2002年初委托他联系郎咸平,希望郎撰写一篇对格林柯尔有利的文章,澄清不利传闻,以挽救股价大跌的局势,并承诺支付1000万至2000万港元作为中介费。

他特别强调:《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与《从“科龙事件”谈柔性监管》没有什么特别的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