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下好“四步棋” 提升文化發展軟實力

2017年,山東在全國率先印發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工作方案,進一步完善了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頂層設計。

2018年2月,《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發佈。《規劃》提出,到2022年,山東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力爭達到5600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5.6%。山東作為文化大省,不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努力提升文化軟實力,在歷史保護傳承文化惠民涵育核心價值觀對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彰顯文化擔當,堅定文化自信。

一、歷史保護傳承

(一)歷史文化展示工程

山東下好“四步棋” 提升文化發展軟實力

深入推進縣及縣以下歷史文化展示工程,全省105個縣(市、區)、432個鄉鎮、1509個村(社區)建成歷史文化展示場所。

(二)城鄉儒學講堂

山東下好“四步棋” 提升文化發展軟實力

▲聊城韓屯鎮道德學校的儒學講堂

全省350家公共圖書館全部建成尼山書院,鄉村(社區)儒學講堂達到10300多個,年開展活動4萬餘場次,參與群眾近500萬人次。

(三)孔子學堂

山東下好“四步棋” 提升文化發展軟實力

由孔子基金會倡導建設的1300餘家“孔子學堂”遍佈全國大江南北。

二、文化惠民

(一)文化服務中心

全省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覆蓋率達到80%以上,截至2017年底,省定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活動室完成率達89.94%。

(二)文化館圖書館

出臺《關於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實施意見》,2018年全面啟動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

(三)文化惠民消費季

山東下好“四步棋” 提升文化發展軟實力

▲首屆山東文化惠民消費季開幕式暨民族音樂會

2017年開展首屆文化惠民消費季,歷時100天,舉辦5萬場活動,17市協同推進。

三、涵育核心價值觀

(一)四德工程

目前,全省創建四德工程示範縣65個、示範點100個、實現一縣一道德品牌;建立善行義舉四德榜9.1萬個,實現全省行政村全覆蓋。

(二)“山東好人”品牌

深入開展“學雷鋒,做山東好人”活動,全省每年選樹村級以上典型10萬多名、縣級以上1萬多名,“中國好人榜”入選數量連續四年蟬聯全國第一;評選263名全省道德模範,其中13人當選全國道德模範。

(三)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2017年9月起,山東中小學全面啟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材,山東由此成為全國第一個在小學、初中和普通高中三個學段全面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的省份。

四、對外文化交流

(一)融入“一帶一路”

山東下好“四步棋” 提升文化發展軟實力

▲2017年11月“孔子家鄉 魅力山東”文藝演出走進尼泊爾

山東充分發揮文化資源的獨特優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僅2017年,全省赴外和赴港澳臺文化交流團組67個、892人次,其中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團組41個,606人次。

(二)搭建文化走出去平臺

山東下好“四步棋” 提升文化發展軟實力

▲2015年10月9日,舞劇《齊風•甫田》拉開了第十屆山東文化藝術節的帷幕

世界儒學大會、尼山論壇、孔子文化節、山東文化藝術節等節會,成為山東挖掘傳統文化資源、推動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臺。

(三)海外“尼山書屋”

海外“尼山書屋”已在馬耳他、俄羅斯、波蘭等國家設立了32所,1萬多冊魯版圖書通過“尼山書屋”走出國門。

(圖片綜合整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