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這類基金收益不錯,但最近不少人卻踩雷了……

去年年底,市場上對債券基金的投資機會討論的非常火熱。

不少網友問筆者,“現在能不能買?”,筆者一直未置可否。

原因在於,筆者雖然看好債券基金的總體走勢,但對於2018年債券違約率提高的情況比較擔心,畢竟處處有雷聲。

下表統計了截至上週五,債券基金的前15名,和後15名的收益率。完全是一個天一個地。

小心!這類基金收益不錯,但最近不少人卻踩雷了……

而下表是全部債基的收益率分佈,大部分債基2018年是賺錢的。

小心!這類基金收益不錯,但最近不少人卻踩雷了……

中位數是過去1年的新高,年化差不多6%,優秀的年化收益超過了7%。實際上筆者認為,2018年,優質的債券基金,全年收益率6%~7%的概率很大。

但少部分債基,不但虧錢,還虧的很多。

小心!這類基金收益不錯,但最近不少人卻踩雷了……

如這幾位的債券基金,跌出了股票基金的感覺:

小心!這類基金收益不錯,但最近不少人卻踩雷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在於,踩雷了,碰上了債券違約,“運氣好的”還同時踩到多個雷。

所以,本文要解決的問題很簡單:如何給自己的債券基金,驗毒排雷。

規模為王

如果說股票型基金,規模是收益最大的敵人,但債券基金,規模反而並不是最大的敵人。

上面跌幅前列的債基,幾乎清一色的,規模僅千萬,有的僅幾百萬。有好幾只,都是持有人發現持倉風險很大,快速贖回,導致規模快速縮水。

所以,如若你持有的債基規模非常小,且過去半年,規模一直在快速減少,趕緊撤退。

擁抱老司機

儘量選擇多年從業經驗,歷史業績長期靠前的基金經理。

如2016年10月的債災,不少債基虧損嚴重,但不少老司機,早在之前,就已全部撤退。

只要是經歷過兩輪經濟週期的老司機,往往會在目前這個時刻,控制好風險,規避違約債券。

警惕信用債

債券分利率債和信用債。

利率債的發行人基本都是國家(國債、地方政府債、政策性金融債、央行票據等),所以一般認為其不存在信用風險。

而信用債,則屬於沒有國家背書,最近爆雷的,基本都是這一類。

截至一季度,我們可以看到,債券基金重倉的前20大債券,基本都是利率債。

小心!這類基金收益不錯,但最近不少人卻踩雷了……

但利率債雖然安全,但收益太低,所以會配置信用債,提高收益率。但是,提高收益,必然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那這時,你能做的,就是去看下這個債券基金的持倉,如果有信用債,查查是哪個公司,是否經營業績有問題,或者風險已經爆發。如發現以下這種情況:

小心!這類基金收益不錯,但最近不少人卻踩雷了……

想都不用想,趕緊跑路。

對於今年債券市場,筆者認為,大部分的債基,還是可以有個6%到7%的年化收益。但會有不少踩雷中槍。

所以,購買也好,持有也罷,一定要高度關注債券基金每季度的信息披露以及淨值變化,發現異常,立刻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