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这类基金收益不错,但最近不少人却踩雷了……

去年年底,市场上对债券基金的投资机会讨论的非常火热。

不少网友问笔者,“现在能不能买?”,笔者一直未置可否。

原因在于,笔者虽然看好债券基金的总体走势,但对于2018年债券违约率提高的情况比较担心,毕竟处处有雷声。

下表统计了截至上周五,债券基金的前15名,和后15名的收益率。完全是一个天一个地。

小心!这类基金收益不错,但最近不少人却踩雷了……

而下表是全部债基的收益率分布,大部分债基2018年是赚钱的。

小心!这类基金收益不错,但最近不少人却踩雷了……

中位数是过去1年的新高,年化差不多6%,优秀的年化收益超过了7%。实际上笔者认为,2018年,优质的债券基金,全年收益率6%~7%的概率很大。

但少部分债基,不但亏钱,还亏的很多。

小心!这类基金收益不错,但最近不少人却踩雷了……

如这几位的债券基金,跌出了股票基金的感觉:

小心!这类基金收益不错,但最近不少人却踩雷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于,踩雷了,碰上了债券违约,“运气好的”还同时踩到多个雷。

所以,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很简单:如何给自己的债券基金,验毒排雷。

规模为王

如果说股票型基金,规模是收益最大的敌人,但债券基金,规模反而并不是最大的敌人。

上面跌幅前列的债基,几乎清一色的,规模仅千万,有的仅几百万。有好几只,都是持有人发现持仓风险很大,快速赎回,导致规模快速缩水。

所以,如若你持有的债基规模非常小,且过去半年,规模一直在快速减少,赶紧撤退。

拥抱老司机

尽量选择多年从业经验,历史业绩长期靠前的基金经理。

如2016年10月的债灾,不少债基亏损严重,但不少老司机,早在之前,就已全部撤退。

只要是经历过两轮经济周期的老司机,往往会在目前这个时刻,控制好风险,规避违约债券。

警惕信用债

债券分利率债和信用债。

利率债的发行人基本都是国家(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央行票据等),所以一般认为其不存在信用风险。

而信用债,则属于没有国家背书,最近爆雷的,基本都是这一类。

截至一季度,我们可以看到,债券基金重仓的前20大债券,基本都是利率债。

小心!这类基金收益不错,但最近不少人却踩雷了……

但利率债虽然安全,但收益太低,所以会配置信用债,提高收益率。但是,提高收益,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那这时,你能做的,就是去看下这个债券基金的持仓,如果有信用债,查查是哪个公司,是否经营业绩有问题,或者风险已经爆发。如发现以下这种情况:

小心!这类基金收益不错,但最近不少人却踩雷了……

想都不用想,赶紧跑路。

对于今年债券市场,笔者认为,大部分的债基,还是可以有个6%到7%的年化收益。但会有不少踩雷中枪。

所以,购买也好,持有也罢,一定要高度关注债券基金每季度的信息披露以及净值变化,发现异常,立刻调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