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尼斯表演体系和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訫------流浪

最近这两年,戏剧圈开始回看一种说法:所谓的“三大表演体系”,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布莱希特体系、梅兰芳体系,是怎么来的?后来人们意识到,这其实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学者对世界戏剧的误读。首先,这并不是一种学术上的对世界表演体系盖棺论定式的总结;其次,世界上的表演体系也不止于这三者。对于梅兰芳体系而言,很可能是中国人要选一个代表中国表演的人物,于是中国戏曲的旗帜人物、也出访过俄罗斯与世界戏剧交流过的梅兰芳,就被拿了出来。而那另外两个外国的表演体系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布莱希特体系也是一个伪命题。布莱希特是一位戏剧理论家没错,他提出的“间离”理论,要求演员不要彻底沉入角色中,而要在表演中保持理性,认识到自己在为观众演出。但是布莱希特并不是表演理论家,他没有为演员实现这种表演提供系统的方法论,所以,“间离式表演”也不能直接称之为“体系”。倒是有一些戏剧大师,逐渐发展出类似的系统性表演方法,是带有“间离”色彩的,如梅耶荷德的“有机造型术”,比如美国的“视点”(viewpoint)表演法,他们将演员的身体当做一种工具,并不强调演员对角色的“体验”,这些表演方法或许确实有“体系”的意味。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一位表演艺术大师,他通过排演契诃夫的戏剧,逐渐发展了“体验”派的表演方法,这确实是有“体系”感的。斯坦尼体系要求演员进入角色,忘掉自己,这种方法之所以产生,本来是因为契诃夫的剧本太过特异,演员一时间无法充分理解,于是迫使演员为自己的表演构建心理动机,最后使舞台上演员们的表演自圆其说。斯坦尼体系后来传到美国,发展出深刻影响美国影视表演的“方法派”。而其1949年传到中国后,又与中国戏曲相结合,最典型的产物就如焦菊隐先生的“心相说”。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中国化后的斯坦尼体系并不是“原教旨”的斯坦尼体系,因为中苏关系的影响,中国学者对苏联传来的斯坦尼体系也是存在误读和一知半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