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百萬的點擊量!臨夏州“糧改飼”工作再引央媒關注!

新華社客戶端於今日中午發佈了《新華視點——從“種糧食”到“種飼料”——一棵玉米帶來的旱作農業新變革》,對臨夏州“糧改飼”工作進行了專題報道。不到半天時間,點擊量已超過百萬。超過百萬的高點擊量既是全國各地對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關心關注,又是祝福激勵。臨夏的“糧改飼”改革創新是習近平總書記“只要高度重視,思路對頭,措施得力,工作紮實,深度貧困是完全可以戰勝的。”扶貧思想在我州的生動實踐,更是廣大黨員幹部在州委堅強領導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信心和決心的彰顯!!

改革創新勇開拓,富民興農奔小康。“玉米”變“飼草”,“飼草”變“產品”,“農民”變“股東”,“灰色”變“綠色。臨夏州通過“糧改飼”等一系列探索實踐,開啟了農村“三變”改革的先河,做出了有效示範,實現了旱作農業的二次革命,農業產業結構加快調整,脫貧致富步伐明顯加快。目前,臨夏州成為全省首個實現規模化“糧改飼”的市州,實現了玉米秸稈“清零”工程,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美麗鄉村建設中走在了全省前列。

超過百萬的點擊量!臨夏州“糧改飼”工作再引央媒關注!

《新華視點》視頻

視頻加載中...

一場旱作農業的新革命

——臨夏州“糧改飼”工作帶來的啟示

超過百萬的點擊量!臨夏州“糧改飼”工作再引央媒關注!

“把糧食當草賣?瘋了?”

“玉米還沒熟就粉成草料?這不是把辛辛苦苦種的莊稼糟蹋了嗎?”

“打包青貯玉米不透氣,牛吃了會拉肚子、會流產啊!”

……

一年前的一個上午,在臨夏州廣河縣十里墩村村民馬給布的玉米地裡,村民們圍攏在一起,他們都想制止馬給布即將要做的事情。

馬給布到底要做什麼,遭到全村如此多人的反對?

“要相信科學,而且你是養殖大戶,用青貯飼料喂牛,一定會增產。”村支書馬忠海和大家的意見不一樣,他在一旁鼓勵馬給布說。

最終,馬給布還是決定一試。

看著他把小型收割機開進青青的玉米地時,很多村民都輕輕地嘆了口氣,轉身離開。

為馬給布的一意孤行而扼腕嘆息的馬木沙,就在其中。

然而,一年後,十里墩村村民的思想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是我們錯了!馬給布是對的!今年我也這麼做。”馬木沙說。

馬給布所做的事情有一個專有名詞——“糧改飼”,就是把玉米在“最有營養”的時候,粉碎做成“全株青貯的飼草”,用於餵養牛羊或者直接成為“商品”。

臨夏州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地區,全州近80%的人口在農村,三分之二的耕地在乾旱半乾旱地區,旱作農業的發展直接關係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近年來,大面積的全膜雙壟溝播玉米,使糧食產量逐年增長,但隨著價格下降,又面臨增產難增收的窘境。與此同時,畜牧業有著良好的發展基礎和前景,但長期缺少優質飼草。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

“糧改飼”,讓臨夏州找到了一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種養一體化進程、加快脫貧致富步伐、控制玉米秸稈汙染相結合的“路子”,在全州引發了一場旱作農業的新革命。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臨夏州成為全省首個實現規模化“糧改飼”的市州,年底前將實現玉米秸稈“清零”工程,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美麗鄉村建設中走在了全省前列。

超過百萬的點擊量!臨夏州“糧改飼”工作再引央媒關注!

玉米秸稈加苜蓿青貯加工

“玉米”變“飼草”,帶動農業結構加快調

農業發展方式怎麼轉?種養結構怎麼調?如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這是現代農業發展面臨的普遍性問題,臨夏州也不例外。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全膜雙壟溝播玉米大量種植引發的結構性矛盾逐漸顯現。當前,臨夏州玉米種植面積為137萬畝,佔糧食播種面積的69.2%,玉米產量達到50萬噸,佔糧食總產量的62.4%。

在全國範圍內呈現出玉米供大於求的態勢下,玉米種植面積過大,一方面導致了種植效益降低,影響群眾收入和種植積極性;另一方面造成玉米秸稈大量堆積,既浪費資源、又影響農村環境。同時,隨著臨夏州畜牧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對優質飼草料的需求進入快速增長期,玉米秸稈不能有效利用和優質飼草料不足並存的問題日漸突出。

按照中央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臨夏州結合實際,實施“糧改飼”試點,創新推廣以玉米全貯、青貯、黃貯等為主的新技術,成為了玉米去產能去庫存、調整種養結構、促農增收的重要舉措。

怎樣進行“糧改飼”?

有這麼一句順口溜,叫“種麥不收麥,種油不收籽,種玉米不收棒子”,就是說“糧改飼”之後,玉米在最有營養的時候進行全株青貯,成為優質飼草。

“乾草的營養率不到5%,黃貯營養率是30%左右,而全株青貯營養率能達到70%。”省農科院副院長賀春貴教授說。

和政縣三十里鋪村馬維忠家裡養了20多隻羊、5頭牛,過去一到冬天,因為飼料太貴,他就只能給牛羊喂乾草,自然長得很慢。

今年,在政府的號召下,馬維忠將5畝地的玉米全面變成了青貯飼料。綠色的青貯袋排成一行,整齊地堆放在田地裡。

“青貯了的玉米草料,1公斤收購價0.35元,1畝地下來能夠賣1300元,如果賣玉米的話,大概1000元錢不到。”馬維忠算了一筆賬。

但是,馬維忠並不打算把這些飼草賣掉,而是要全部用來養牛羊,而且他還感覺不夠。

“牛吃這種飼草長得快,一般出欄要比平常快一個月。這樣算下來,1畝地的收入能超過2000元。”馬維忠說出了他的打算。

經過近兩年的推廣,“糧改飼”在臨夏州已經逐步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與支持,在現實面前,很多當初的質疑也被無聲地打破。

從今年9月開始,臨夏市根據市場需求,對玉米全面進行“糧改飼”。

廣河縣“糧改飼”進展最快,目前全貯或青貯25萬噸,黃貯正在進行中,帶動新建規模養殖場26家,新增規模養殖戶160多戶,新增牛存欄2100多頭、羊存欄5000多隻。

在廣河縣廣袤的田野裡,一株株玉米秸稈被青貯打包,一部分儲存到農民家中,一部分成了商品,銷往省內甘南、定西等地,甚至遠銷到西藏和深圳。

“作為試點縣,我們堅持政府推動、企業帶動、農戶聯動、市場互動的模式,讓群眾在‘糧改飼’中真正得到實惠。”廣河縣農牧局局長馬進福說。

“糧改飼”有效破解了臨夏州農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

省農牧廳副廳長楊祁峰說:“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是提質增效,將籽粒玉米全營養青貯,使每畝地的種植效益提高,這正是旱作農業轉型升級的關鍵。”

超過百萬的點擊量!臨夏州“糧改飼”工作再引央媒關注!

群眾在田間地頭對玉米秸稈進行揉絲打捆

超過百萬的點擊量!臨夏州“糧改飼”工作再引央媒關注!

機械在田野裡打包作業

“飼草”變“產品”,推動脫貧致富加快步伐

“糧改飼”,催生了至少三種“產品”:一是青貯的飼草,二是用青貯飼草餵養的牛羊,三是飼草企業和養殖企業提供的勞務崗位。

有市場才能有相應的產業,有適銷對路的產品才能不斷開拓市場。“糧改飼”的動力來自於市場需求。

“我們始終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政府出政策、給補貼、做示範、搞培訓,不越位也不缺位,讓改種的飼草有人收、有市場,讓農民和企業都有賬算。只有這樣,‘糧改飼’才能有成果,不盲目。”臨夏州委書記楊元忠說。

“糧改飼”推著農民進入了市場。

種多少畝玉米?多少青貯、多少黃貯?賣掉多少?自己留存搞養殖多少?養幾頭牛?流轉出去幾畝土地?入多少股到合作社?到家門口企業打工收入多少?

農民心裡一本賬,怎麼收入高怎麼算。廣河縣莊窠集鎮紅星村農民馬有布,今年將10畝地全種上了青貯玉米。他算了筆賬:青貯玉米連棒帶稈一起收,畝產4噸到4.5噸,每噸收購價350元,1畝至少賣1400元。另外,省去了收割、脫粒、晾曬等環節,勞動成本降低了。一增一省,一畝又能多掙二三百元。

“不愁銷路,合作社已經在年初的時候跟我簽訂了10畝的合同,供不應求。”馬有布說。

“青貯玉米飼草奶牛吃得攢勁,下奶也多,加工青貯玉米飼草也省工省力。”廣河縣買家巷鎮李家寺村秦家灣社奶牛養殖戶馬寶龍說。今年他養了8頭奶牛,通過農機具補貼添置了揉絲粉絲機、全自動打包機,生產效率和飼草利用率明顯提高,降低了養殖成本,增加了奶產量,預計年收入將超過6萬元。

三甲集鎮白莊頭村村民馬佔虎選擇了不同的方式,他把家裡的4畝土地全部流轉給恆大眾誠飼草公司,他和妻子成了公司的產業工人,一年下來,土地流轉收入4000元,兩人工資能掙2萬多元。

“搞養殖要投入,家裡沒有積蓄。現在家門口有了飼草公司,把土地流轉給公司後還能去上班,比起以前收入翻了兩倍多,很滿足了。”馬佔虎一邊忙著手中的工作,一邊笑著說。

群眾願意、滿意,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正因為如此,臨夏州一方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穩步推進“糧改飼”工作,另一方面通過政府補貼農機具、發放青貯袋等措施,減少群眾“糧改飼”的成本。

最終,農民“雙向收益”。

在實施“糧改飼”的田間,嶄新的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一棵棵秸稈連同玉米穗被喂入割臺,切碎、揉搓,瞬間拋入料倉,短短6分鐘,1畝地就收得乾淨利落。

“有政府扶持,合作社統一機收,我一點不發愁。”馬有布說,收青貯也就10多天時間,晚了營養流失,就賣不上好價錢了。

為了能夠提高青貯飼草的附加值,臨夏州還結合養殖傳統,實施“以畜定草”,促進飼草料就地轉化,讓“草變肉”“草變乳”成為畜牧業發展的強勁動力。

廣河縣水泉鄉閆子村,青貯玉米麵積大,群眾積極性高,也有養牛的傳統,但規模不大。為此,廣河縣籌集資金264萬元,為閆子村引進發放純種西門塔爾基礎母牛452頭,戶均一頭,一牛一價,前提是必須有青貯窖。

“考察、購買、運輸、選牛、付款,全部都有民主選出的村民代表參與。精準扶貧戶每戶補貼6000元,其他貧困戶補貼5000元。領到牛的時候,大家都很高興。”閆子村的老支書馬福成說。

為了讓基礎母牛真正發揮出撬動作用,廣河縣明確規定5年內不準將基礎母牛賣掉,並且給每頭牛建立了“牛檔案”。

在“牛檔案”裡,明確標明瞭價格、自籌資金、補貼資金、飼草種植、青貯窖、產犢、防疫等詳細情況,鄉鎮責任人、農牧局、村支書、凍配負責人必須簽字確認。

截至目前,閆子村基礎母牛共產牛犢73頭,母牛“代養”101頭,全村新增牛174頭。

“乾草是‘玉米麵’,青貯就是‘白麵’,用青貯飼草,就相當於冬天吃著夏天的草。牛吃得少、營養足,肉質好,農民養牛的積極性非常高。”馬福成解釋說。

無論是賣草、賣牛羊,還是到飼草和養殖企業幹勞務,農民的收入都在不斷提高,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就像十里墩村的馬木沙所說:“剛開始群眾對‘糧改飼’不理解,也不接受,不知道好處在哪裡?現在看到了益處,才明白這是個大好事啊。”

超過百萬的點擊量!臨夏州“糧改飼”工作再引央媒關注!

燎原乳業對玉米秸稈進行全貯

“農民”變“股東”,調動農民群眾加快融入

農民群眾是“糧改飼”工作的參與者和受益者,發動群眾參與是基礎,只有讓群眾理解掌握政策,才能更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才能順利推進。

隨著“糧改飼”技術的推廣普及,土地流轉、合作經營、家庭農場等新的生產經營方式在臨夏大地普遍興起,一批新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相繼發展壯大,為農村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這些探索實踐,與國家和省裡農村“三變”改革的要求高度契合,對於破解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不高、抵禦風險能力不強、農民增收渠道窄、脫貧效果不穩定等突出難題,產生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應。

通過推廣“糧改飼”,很多群眾選擇了資源、資金的入股,成為股東,發展生產、參與生產的主人翁意識和積極性空前高漲。特別是貧困群眾看到了可以把廢棄秸稈變成飼料增加一部分收入,把土地入股分紅增加一部分收入,同時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務工增加一部分收入,更加堅定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

“我用5畝土地入股,1畝股價2000元,年終按照畝均產出的效益分紅,今年預計可以1畝分到500元左右,而且我和兒子在企業幹活,一年收入3萬元左右。”廣河縣三甲集鎮村民馬海麥說。

農村“三變”改革,企業是極其重要的一環。37歲的馬海賢原本從事汽車貿易,今年瞅準了臨夏州“糧改飼”為飼草產業帶來的發展前景,投資1000萬元建設飼草加工生產線和標準化養殖場,並迅速實現了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目前,公司收購、青貯、包裝的全貯玉米飼草已經遠銷省內外。

馬海賢還與農民簽訂流轉合同和股權合同,讓農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成為公司的股東,每年能夠按照合同分紅。

“今後我們還將進一步拓展優質品牌飼草的市場,打造新的產業鏈條,以市場定規模,以養畜定飼草,形成綠色循環發展、多方收益的良好格局。”馬海賢說。

在馬海賢的飼草粉碎、打包現場,幾名來自甘南州的客商正在實地察看飼草的質量,並商談訂購事宜。

“到了冬天,牧草黃了,我們以前要去青海、內蒙古買飼料餵羊喂牛,現在臨夏州有了青貯飼料,我們自然願意到這裡買,運輸成本節省了不少。”甘南州瑪曲縣牧民扎西才讓說。

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糧改飼”工作已成為臨夏州立足旱作農業發展的現實特徵、順應市場規律、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手段,也是臨夏州推進農村“三變”改革的現實途徑和有效抓手。

政府、農民、合作社、企業,一起按下了臨夏州糧改飼工作的“快進鍵”。

“灰色”變“綠色”,拉動美麗鄉村加快建設

前些年,每到冬季,道路兩旁的玉米地裡經常會看到濃煙瀰漫,這是農民在焚燒秸稈。

“秸稈留在田裡會影響明年耕田,把秸稈燒掉可燒死越冬害蟲,還可做肥料。”這是農民們的普遍認識。

然而,據農業科技人員說,將秸稈焚燒是一種利用率最低的方式。“越冬害蟲一般都藏於禾苗的根部,焚燒秸稈作用不大;一畝地大約會產生三四百公斤的秸稈,一把火燒掉,白白浪費了許多肥料,因為燃燒所得的草木灰並不具有太多的肥力。”

焚燒秸稈既不會達到土地增肥的效果,又汙染了環境,還存在巨大的火災隱患,為什麼農民還是要選擇燒掉呢?

“不燒沒有辦法處理,太多了,不燒掉放哪裡?”廣河縣三甲集鎮農民馬買得道出了實情。

僅廣河縣就種植玉米36萬畝,每年產生的秸稈約為170萬噸,如果全面焚燒,對農村環境和生態環境的汙染可想而知。

今年在全面推開糧改飼工作之後,焚燒秸稈的現象明顯減少了很多,基本見不到濃煙滾滾的現象了。取而代之的是田地裡整齊的青貯飼草包,藍色、綠色、白色,一捆捆排列得非常整齊,成為了一道風景。

沒有進行“糧改飼”的玉米地也加強了管理,除了大面積秸稈被用於黃貯,剩下的都全部打捆。

在村子裡,也幾乎看不到玉米秸稈亂堆亂放的景象。每家每戶門口都存放著青貯袋,裡面是散發著濃郁清香味的青貯飼草。

對玉米秸稈等進行青貯氨化和揉絲打包後,可以壓縮節省存儲空間15-20倍,延長存儲時間,方便管理使用。

“‘糧改飼’不僅給我們增加收入,還美化了環境,村子現在比以前漂亮多了。”十里墩村村民馬給布說。

村容村貌的改變僅僅是表面上的生態環境改善,“糧改飼”帶來最大的生態利好是讓田裡長飼料,糞便做肥料,以牧肥田,形成“飼草—養殖—有機肥還田”草牧業生態產業鏈。

“一頭奶牛,八噸青貯草,十噸糞還田”,這順口溜如今在臨夏農民群眾中廣為流傳。

牛羊糞便用作有機肥,可以使土壤有機質從0.3%提高到0.7%,青貯玉米畝產也會大幅度提高,化肥的使用量減少15%,這不僅從深層次解決了環境問題,也增強了農業發展後勁。

“用上有機肥,玉米籽粒飽,秸稈壯,病蟲害減少了。”十里墩村村民馬木沙說。

“糧改飼”直接推動了秸稈等資源的循環利用,秸稈變飼草、飼草成農家肥、農家肥又還田,既減少了大氣汙染、防止火災事故、優化生態環境,又減少了化肥使用、改善土壤結構,打造了綠色有機循環的產業鏈,走出了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發展路子,有力助推了美麗鄉村建設。

“點草成金、變廢為寶”,“糧改飼”讓臨夏農業發展的路徑也越來越清晰:種養結合、為養而種,構建草牧業一體化發展的產業體系和服務體系,逐步實現草畜平衡。

新時代、新徵程。臨夏州正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堅定不移推進“糧改飼”工作和農村“三變”改革,努力在實現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省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奮勇爭先、加快步伐。

超過百萬的點擊量!臨夏州“糧改飼”工作再引央媒關注!

奶牛吃上新鮮飼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