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卫青死后整个卫家都被汉武帝诛杀?

严红军

卫青死后,到了汉武帝晚年,因为巫蛊事件,太子刘据因此而死,皇后卫子夫也自杀以死明志,但是并不是整个卫家都遭到诛杀,只有一个卫青的长子卫伉因巫蛊事件牵连而死!



卫青因为个人的能力和威望,在他生前根本没有人敢诬陷太子,也没有人攻击太子,因为太子有强大的外戚,卫氏家族!

卫青死后,也没有人攻击太子,直到卫青去世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卫青的威望也慢慢的被人淡忘,才开始有人敢诬陷攻击太子。

于是就出现了巫蛊事件,江充诬陷太子刘据,太子又见不到皇帝,又不想束手待毙,于是为了自保就杀了人!逃回去的人到汉武帝面前说太子造反!


汉武帝于是派人捉拿太子,太子反抗失败后最后也因此而死,皇后卫子夫因不能为自己辨白,就以死明志自杀而亡!

但是相对于外戚卫家,只有一个卫青的长子、继承卫青长平候爵位的卫伉受到牵连被杀。而卫青的另外两个儿子卫不疑和卫登却没有受到牵连!

汉武帝驾崩后,汉昭帝继位,但是汉昭帝刘弗陵英年早逝,之后刘贺只做了二十七皇位又被废,最后霍光立刘病已为帝,是为汉宣帝,这汉宣帝就是卫子夫儿子太子刘据的孙子。

到了汉宣帝、汉成帝和汉平帝时,都曾对卫家进行了封赏!


中孚鉴

汉武帝在万年做了许多昏事,把西汉王朝差点推向了颠覆的边缘,其中就有最为著名的巫蛊之祸,也是在巫蛊之祸中,卫青全家被下狱,一家人死的死贬的贬,在这里我就给大家说明一下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卫青,是西汉名将,是西汉乃至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军事家,他出身卑贱,是当时汉武帝的亲姐姐,平阳公主的骑奴,其实就是牵马的,在汉武帝寻幸平阳公主府时,看上了他的姐姐卫子夫,并且把他一起打包带入了宫中,从此也开始了他富有传奇的一生,应该说,汉武帝是因为卫子夫而看中了卫青,因为卫青做事比较稳健,在汉武帝还没有完全掌握国家政权的时候,卫青可以好好的帮他做事,也是从这里,汉武帝发现了卫青的统率之才,卫青从一名羽林军的小卫士,当上了羽林军的负责人,而后当上了建章监卫,在汉武帝掌握大权之后,又让他做了内朝的负责人,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总理,这一切在元光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29年出现了改变,因为这一年,匈奴骑兵血洗上谷,汉武帝令四名将军四路讨伐匈奴,结果是只有卫青取得了龙城大捷,从这里,卫青扶摇直上,从代车骑将军,到车骑将军,到大将军。

这里我给大家梳理一下卫青的头衔,和他的关系,他是大司马大将军,相当于国防部长加上中央军委总书记,他是内朝的负责人,相当于总理,他是汉武帝的姐夫也是小舅子,他是当朝太子的舅舅,他是帝国双璧之一霍去病的舅舅,同时,他也是帝国双璧之一,这么多的头衔,应该说,卫氏家族从一介布衣,走向了全天下最有权势的家族,这里就有问题了,所谓盛极必衰。

也就是在卫青去世之后,那些原来就心怀不轨的人,站了出来,这里有两大集团,第一个是以刘搏(原谅我找不到他这个字)为首的皇子集团,这里面的主要成员是贰师将军李广利和刘屈氂。第二个是以钩弋夫人为首的后妃集团,这个集团主要是钩弋夫人和他的奴隶江充。最后是两大集团联手,故意把巫蛊埋在了东宫,陷害了太子,致使太子最后起兵自卫,其实故事到这里,就已经接近尾声了,最后汉武帝平定了这次叛乱,同样的,在太子的起兵中,卫氏集团参与其中,与其说这是太子的失败,不如说这就是卫氏集团的倒台,所以最后汉武帝杀了和卫子夫的女儿,杀了卫青的儿子,但是卫青还是有后人的,并不是诛灭全族。

这里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汉武帝到了晚年变得昏聩多疑,又想长生不老,而卫家在卫青还在的时候集团势力有中坚力量,加上卫青老成持重,所以没有人敢构陷太子,但是卫青一死,这个集团的核心力量凉了,与之带来的就是整个集团的完蛋,这里面,最让人惋惜的不是卫青的死,因为卫青的死亡年纪据史学家推断大概是在46-48岁,属于那个年代的正常年纪,加上卫青一生征战无数,所以并不奇怪,但是霍去病就非常令人惋惜了,他作为和卫青齐名的帝国双璧,曾经打败了匈奴的浑邪王和休屠王,最后封狼居胥,应该说他不仅被汉武帝寄予厚望,他也是卫氏集团下一代的核心力量,只要有他在,大汉王朝的军功就没有人可以超过他,他也是最合适接替卫青称为大司马大将军的人选,应该说,只要他在,没有人敢构陷他的表弟,也就是当朝太子,但是,很可惜,他在23岁就凉了,比卫青还早,所以,太子党和卫氏集团的崩溃,是历史的必然,卫青的一家,很凄惨的遭受了这一切


逐梦星辰丶

卫青势力太大了!大的汉武帝都有些控不住!

卫青是大将军(军权),妻子是平阳公主(皇亲)!

卫青大姐是皇后卫子夫(皇亲);大外甥是太子刘据(皇亲)!三个外甥女是公主,两个成人嫁给侯爵。

卫青二姐嫁给了丞相(政权),二外甥封候!

卫青三姐嫁给将军(军权),三外甥是霍去病!(军权)

卫青大哥是侍郎(政权)!

卫青二弟和三弟是中郎将(军权)!

卫青三个儿子是武将(军权),都封候!

你要是汉武帝,你该怎么办,卸磨杀驴是唯一选择!




睁眼看西安



其实从 卫青活着的时候,汉武帝就已经在限制他的权力了。之所以没有杀死他,只是因为卫青太低调,一点也不张扬,让汉武帝都不好意思找杀他的理由。

自从秦始皇建立帝国制度后,整个社会都跟先秦时代不一样了。


帝国制度中,皇帝就是国家唯一的主人,皇帝就是国家这家企业唯一的股东;在皇帝之外,就算是重臣,也不过是职业经理人,给皇帝打工的;只要皇帝这个董事长不满意,分分钟炒鱿鱼,甚至杀头,包括剥夺财产权。

因为皇帝的重要任务是保持权力的平衡性,防止权力失控,因此为了对抗职业经理人,就引进了后戚(皇帝的娘家人)这样一股势力。皇帝和后戚联盟共同对抗职业经理人,如果后戚权力过大,皇帝就出手打击后戚。



在汉武帝的年代, 卫子夫是皇后,卫青就是后戚势力的代表人物。

卫青长期在与匈奴的作战中,职务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就引起了汉武帝的猜忌。霍去病虽然是卫青的外甥,但长期在汉武帝身边长大,基本上可以算是汉武帝的近臣,更是用来平衡卫青权力的人。

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就试探和敲打过卫青,但卫青始终小心谨慎,没有暴露出太多的破绽给汉武帝。

在这时,卫子夫年长色衰,汉武帝开始宠爱李美人,卫家的势力就开始慢慢被汉武帝消弱。没有除去这派势力,汉武帝只是看到自己的姐姐平阳公主是卫青的老婆的份上,没有下手。



当卫青死后,太子刘据与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政见不和,经常发生争执,汉武帝对太子非常不满意,于是就有了另立太子的意思。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先借机会铲除了和卫家有联姻关系的公孙贺一家。这个案件也牵连到了卫青家,他的长子卫伉同时被杀。



在这之后,所有的朝内大臣就都明白了卫家前景不妙。也就是在这时,汉武帝的宠臣江充奉命调查巫蛊一案(因汉武帝梦到许多小人要来杀他引进),江充故意把矛头引向皇宫。

江充在获准进入宫中调查时,故意在太子宫子放置了大量的木头人,诬陷太子对汉武帝行使巫蛊术。

太子刘据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决定造反,因为手中没有兵权,就把京城的犯人放出来,组成军队来防守长安城。



后来太子兵败自杀,皇后也被迫自杀,太子一党全部被清除。汉武帝利用完江充又杀死了江充,于是就达成了另立太子的目的,也打击了卫氏势力。


卫伉的子嗣以及卫青次子卫不疑与幼子卫登的家族并没有受牵连的记录,也只是因为这些人对汉武帝构不成威胁,况且都是自己姐姐平阳公主的后代,也是自己的亲戚,没有必要赶尽杀绝。


新知传习阁

很多人回答了问题,但都是在扯淡,提问者,只要你懂历史,这就不是个问题。武帝老年时多疑更甚,且信江充宠钩弋疏太子,钩弋谋子王而计与充,用帝之疑除太子。够简单了吧!就是钩弋夫人想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所以和江充合谋陷害太子,也正是因为卫青不在了,卫皇后不得宠,所以才陷害成功了,多简单啊,跟汉武帝忌惮卫青势力没半毛钱关系,更何况卫青一生谨慎,为官为将都是世之楷模,对武帝毕恭毕敬,从不居功自傲,武帝有什么不放心的?还忌惮?搞笑!


蓝染86542577

不是卫青死后汉武帝诛杀卫家满门,而是幸好卫青死的早,不然卫青的外甥也就是汉武帝太子的巫蛊之祸一定会牵涉到卫青,到时候卫青也一定会被汉武帝杀掉。寿长易辱,卫青的早死可以说是成全了他。

汉武帝晚年犯了所有长寿帝王都会犯的错,那就是老年昏庸,汉武帝老年的状态已经跟普通昏君没什么区别了,完全不能跟早年的雄才大略相提并论。

诛杀太子及卫家满门的是所谓的巫蛊之祸,当然太子是被人陷害的,但太子的极端反应也是汉武帝下了杀心要杀太子和卫家的理由。最终太子被逼的没办法,想逼昏庸的汉武帝退位,通俗的讲就是造反。有人说如果卫青活着造反就可能成功,我要说,根本没有可能,如果卫青也造反了说不定现在卫青就是一个奸臣的形象,或者是有明显污点的人,比如唐初立下汗马功劳的侯君集。


汉武帝的制度安排和积累起来的巨大威望,足以制止任何一次谋反的行为,这一点几乎是没有悬念的,虽然事后知道太子是被人冤枉的,但人死也不能复生,冤枉了也就冤枉了,这或许就是那么多皇子挤破头想当皇上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