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日前,北大培文晋中实验学校在艺术节上推出一堂大型“历史课”,截取春秋以来近3000年中华历史的10个重要片段,老师、学生一起上演,140分钟的情景剧,孩子们在体验中理解历史,家长们却惊呆了。2017年秋,北大培文正式在山西招生,是一所具有北大基因的私立学校全面进入山西大学城,山西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课程融合等获得多元发展。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为了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未来人,北大培文晋中实验学校初中部德育处精心策划并组织了大型情景剧“记忆中华”,该剧截取了中华民族历史上10个重要的片段,画廊式的展现了这些历史时期典型人物的精神风貌,再次树立了国民心中的精神丰碑。整台晚会分为“历史的回音”、“走进新时代”、“歌唱祖国”三个篇章,采用情景剧、歌曲、舞蹈等形式全景展示。

第一篇章:历史的回音

这一篇章截取了从春秋战国到新中国成立几千年历史中的六个片段,生动的再现了在每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和每一次民族危亡的时刻历史人物的抉择,让观众感受历史的脉搏。

第一幕:烽火春秋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由张冬瑾老师指导的器乐伴奏《北方有佳人》引领现场观众穿越时空,到了遥远的春秋时期,演员盛装登台,姿态优雅、歌声缥缈,和谐而悠远的旋律让观众们体验到了战乱中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紧接着,701班同学表演了情境诵读《国殇》,他们以古战场惨烈的厮杀和战后的肃杀场面为背景慷慨悲歌,表达了对战士们以身殉国,为国捐躯的悲壮之举的赞颂。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王仕琪同学表演的独舞《孔子出游》和张桐博、霍奕霏等同学表演的歌伴舞《孔子》再现了大思想家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做出的不懈努力,追溯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思想之源。优雅与激越并存,情境与思想并重。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第二幕:盛世大唐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由702班同学带来的歌舞《梦回大唐》,生动的再现了盛唐的恢弘气象以及大时代中文人墨客的丰富情怀。华丽的服饰、端庄的举止、典雅的音乐,无不让人感受到大唐的辉煌、雍容的气派。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第三幕:离乱宋情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这一幕是由703班同学表演的情景剧《精忠报国》,该剧以宏大的战争场面启幕,再现了民族英雄岳飞受命出征、沙场建功、含冤入狱、屈死风波亭等历史片段,将乱世中的英雄守疆卫土、精忠报国的气概表现的淋漓尽致。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导演方雄文特别在节目最后设计了一曲《满江红》带给现场观众无尽的感慨和满腔的豪情。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第四幕:辛亥革命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由杨洁梅老师执导,704班同学倾情表演的情景剧《辛亥革命》,以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奉行天下为公的思想、坚持三民主义、投身革命、最终革命未成身先死的壮举为线索,生动的再现了辛亥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让观众们体会到了伟人在乱世中的担当和作为,以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的殷切嘱托。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第五幕:五四之光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这是由705班同学再现的五四运动,情境逼真、表演细致入微,将五四青年无以复加的忧愤和慷慨赴国难的担当表演的入木三分。现场观众深受感染、群情激昂,爱国情绪一度推向高潮。导演王春华深情的评价学生的演出:他们把戏演到骨子里了。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第六幕:团结抗战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706班班主任刘晋芳亲自执导,同学们全情投入,生动演绎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全国人民同仇敌忾、英勇抗战的历史画卷。场景波澜壮阔、音乐激动人心、表演生动逼真,观众如临其境,昂扬的斗志和英勇的精神让人深受感染。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艰苦的抗战赢得了全国解放,一曲《解放区的天》以热烈欢腾的节奏传达出解放区人民的无比激动、无比鼓舞的情绪,也为第一篇章的表演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第二篇章:走进新时代

这一篇章分为三幕:“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2008中国坚强”、“霸气撤侨”,以点代面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经历的种种困难和在困难面前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人民同舟共济,赢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艰难历程。

第一幕:《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由李京老师导演,702班同学表演的情境剧《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以建国初期发生在山西平陆的食物中毒事件为素材,再现了当年党中央为了挽救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而做出的努力,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危急情况下把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当成至高无上的使命的担当。同学们的表演在紧急中启幕、在紧张中推进、在欢腾中作结。观众们的情绪得到一次次调动。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第二幕:2008 中国坚强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703班同学以默剧表演和集体朗诵的形式,向观众们重现了发生在2008年的冰雪灾害、汶川地震等灾难,他们用声音塑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灾区群众、人民子弟兵、武警官兵和领导干部等一大群不畏牺牲、英勇抗灾的艺术形象,感人至深、可歌可泣,几度令现场观众感动落泪。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第三幕:霸气撤侨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该剧由安文霞老师导演,她以发生在利比亚的内乱为背景,以撤侨过程中一件小事为素材,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同时也揭示了国家富强才能护佑国民尊严这一硬道理。剧本以丢失护照的全体中国工人高唱国歌通过封锁线到达安全区,回到祖国的怀抱作结,充满了无限的自信,令人振奋、令人自豪。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第一篇章最后,曹远老师和刘光易老师登台献艺,一曲《祖国不会忘记》,唱出了伟大的祖国对人民的关切,以及广大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无限激情。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第三篇章:歌唱祖国

这一篇章以歌曲联唱的形式歌颂新中国、歌颂共产党、歌颂新时代,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坚定信念深入人心。同时也让全体观众发出了发自内心的呼号:有国才有家,中国是我家。

《中国 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梦想的时代》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在灿烂的阳光下》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歌唱祖国》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北大培文这样上历史课,孩子们习以为常,家长们惊呆了

整部情景剧时长140分钟、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不断地叩击着观众的心坎,一次次把爱国情感悄然渗透到大家心里,同学们在表演中体验、在观赏中感悟、晚会在全场师生嘹亮的歌声中落下帷幕。

一台情景剧、一份爱国情、一种寄托,这是北大培文晋中实验学校所秉承的办学理念和所坚持的育人目标:让所有的孩子都在体验中成长、让所有的孩子都有一颗爱国心,唯有如此,他们的付出才变得更加有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