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战贫困 逐梦小康路正宽

“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公路,一栋栋全新的房屋,一个个脱贫致富的产业项目,一张张喜笑颜开的农户笑脸……”江口县官和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面对贫困深度深、贫困面大的局面,官和乡党委、政府主动作为,通过多措并举、发动社会各方力量齐发力,凝聚合力攻克贫困,在全乡上下、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官和乡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自2016年以来,该乡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905人,贫困发生率由32.38%下降至3.75%。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发生深刻改变。

强基固垒 加速脱贫铺富路

随着通组路、联户路、人居环境改造等项目的建设完工,一条条干净整洁的联户路、通组路正逐渐成形,一栋栋危旧房屋也换然一新,昨日的脏、乱、差现象将一去不复返。

“以前那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出门脚都不沾泥巴了,摩托车也可以骑到我们家堂屋了,真是方便了不少呢。”江溪屯村观音山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华介绍到。

“要想富,先修路”,该乡乡围绕“不搬就要通”这一工作要求,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全力推进通组路、联户路建设,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

截至目前,该乡完成“组组通”公路建设79.2公里,联户路23平方公里,涉及102个村民组,惠及2706户10156人。建立完善了布局合理、标准适宜、出入便捷的通组公路体系,切实为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另外,官和乡还按照“一宣二定三核四化五实施”五步工作法,在全乡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即对功能不齐全、结构不安全的房屋及周边设施实施“五改一化一维”。明确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电、室内和房前硬化、房屋维修。

“自己在村里生活大半辈子,这还是第一次用上跟城里一样的厕所,这些都得感谢政府实施的‘五改一化一维’,把我们的房屋、厨房、厕所、门前屋后都修的崭新的。”泗渡村村民罗兴兵高兴地说。

截止目前,该乡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要求,对全乡1700多户功能不齐全和结构不安全的农户房屋及周边设施实施了“五改一化一维”,完成危房改造67户,改造人畜饮水200多处,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生活环境。

产业带动 农户增收摘穷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官和乡依托生态优势,以“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生态养殖、中药材、商品蔬菜等特色产业。

去年年初,离任村干部代仁发、胡万国组织48户贫困户,投入120万元建立江口县非凡土鸡养殖合作社,建成生态圈舍70余个,投放鸡苗15000羽,年收入将达到90万元以上,贫困户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合作社负责人代仁发介绍说:“国家出钱把圈舍建好,租给农户,我们给农户提供鸡苗和饲料,再统一收购他们的成年鸡,这样不仅解决了农户缺乏启动资金的问题,也打消了农户担心的销售问题”。

“政府通过扶贫资金入股本村的合作社,他们每年按照比例参与分红,自己还可以在附近的合作社务工增收,一年下来也有10000多的收入,这都是赶上了国家好政策。”新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吴光华说。

据悉,今年以来,该乡聚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八要素”,积极落实春风行动令,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大力推进“村社合一”,实现100%的贫困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00%的贫困人口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100%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技术团队覆盖。坚持把“生态茶、猕猴桃、特色水产”作为主导产业,把“中药材、蔬菜”作为增收项目,切实改变了样样都有、样样都不成规模的历史。

截止目前,在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政策引导下,该乡共发展养殖林下土鸡7万余羽、泥鳅10万尾、肉牛300头、各类鱼苗20余万尾,管护茶园3000余亩,种植中药材1300余亩,红心猕猴桃350亩。带动全乡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以上。

勠力同心 干群合力绘小康

自脱贫攻坚以来,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施工现场,都能看见驻村工作队的身影。

对于脱贫攻坚工作前所未有的高难度、高挑战和严要求,该乡党委书记杨青与各驻村工作队队长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状,以“不获全胜不收兵”的坚决态度立下了脱贫攻坚“军令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攻坚战。

扶贫先志,扶贫必扶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官和乡各驻村工作队通过群众会、火坑会、堂屋会等与群众交心谈心,破除群众“等、靠、要”思想,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自己去年就主动申请脱贫了,国家政策那么好,不仅帮他们修路、修房,还有不用出钱的利益分红,按照国家的贫困标准自己已经超过了贫困线。如果还继续戴着贫困户的‘帽子’,自己也觉得不光彩。”江溪屯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罗珍平介绍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官和乡还积极发挥基层党支部书记“领头羊”作用,选优配齐了村(居)“两委”班子,选派了两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班子成员到深度贫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为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同时,还通过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与铜仁博大职业培训学校合作,针对全乡516户余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特色种植养殖、就业技能及实用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全员培训,切实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让贫困劳动力真正学到一门技能,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户;创业一人、带动一片、激励一方”的目标。

目前,该乡共开展培训12期,培训贫困户800余人,开展技术指导80余次,攻关解决关键技术问题10余项,实现劳动力就业200余人。(龙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