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的指責和周圍同學的嘲笑,我的童年只有戰戰兢兢|家庭教育

無盡的指責和周圍同學的嘲笑,我的童年只有戰戰兢兢|家庭教育

我的媽媽,每天忙碌於工作掙錢,每天希望我能夠好好學習,將來出人頭地,掙大錢,孝順父母。

每次成績出來如果考的不是很如意就會遭到劈頭蓋臉的一頓罵。

我覺得我如果結婚生子了,大概是個溺愛型的媽媽吧!

這是一位步入工作5年的白領女性的心路歷程,幼年的她家境並不富裕,父母每天忙於工作,並沒有什麼時間和耐心陪伴她,她的幼年是在父母的支配下長大的。

無盡的指責和周圍同學的嘲笑,我的童年只有戰戰兢兢|家庭教育

她想要玩具,她想要買學習用具,她想買...他發現不管她想買什麼,永遠回答她的都是家裡沒錢。

除此之外,她還有承受父母的語言暴力:你能不能體諒父母?家裡掙錢不容易,你什麼都想要,咱也得有這錢啊?你跟你的同學攀比什麼,有什麼可攀比的?小小年紀就學會虛榮了!

其實,她的父母並不知道,她並不是貪玩,虛榮,她很懂事,超出家庭能力的東西都不敢要,每次找父母要錢買東西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會觸動父母的那根敏感的神經。

無盡的指責和周圍同學的嘲笑,我的童年只有戰戰兢兢|家庭教育

班裡要上美術課,需要水彩筆,她跟父母說了,父母買了較為便宜的蠟筆給她,跟她說湊合用吧,家裡沒那麼富裕讓你揮霍!

班裡要上毛筆課,需要毛筆和宣紙,父母不知道哪裡淘來的的狼毫給她,可是老師說不需要這樣的,學生用這麼大的毛筆沒有意義,也寫不好字,讓她換筆。她也不敢和家裡說,因為她知道,就是說了,大概也會讓她湊合,畢竟家裡不富裕。

班裡要學口琴,班裡要學豎笛,班裡要學....她最害怕的就是要學新的課程了,這就意味著一定要買東西,每次買東西找父母要,都是要挨一頓說教,一頓訓斥,即使買了,也是不符合要求的,讓她湊合,殊不知,她每當拿著那些湊合的東西去學校的時候,迎面而來的是,班裡很多人的恥笑,以及老師的不贊同。

會有好心的老師勸說她,你這個不合格,你跟家裡說清楚再買,換一個,然後讓同學們幫忙借給她用一用。其實她跟我說,她一點也不想上這個課程,她沒有任何興趣,她不想借同學的東西使用。可是,如果她不好好學習,她就會覺得對不起父母,畢竟她們費盡千辛萬苦,讓她上了這個重點學校,不能浪費她們的心血。

她從來沒有跟父母說過班裡的情況,她在班裡像個透明人,大家都不喜歡,也不來往,她有些自閉,有些孤僻,有些怕人,可她從來沒有跟父母說過她的心聲,因為,她試過,她在父母的門上貼了個小紙條,她的父母覺得她煩,還嘲笑她,還貼個紙條,怎麼那麼多事!

無盡的指責和周圍同學的嘲笑,我的童年只有戰戰兢兢|家庭教育

慢慢的她有些自卑,有些厭學,可是她又必須去上學,因為,她的父母供她不容易,她必須珍惜。她每天都是矛盾的,害怕的,每天過的都十分的戰戰兢兢,有時候甚至想過自殺。。。

她說,她也不知道怎麼走出來的,但是,後來隨著她的長大,好像也沒什麼事了。當初的想法,現在看來有些幼稚。

她跟我說,她怪過父母,但是隨著她的長大,正式步入了社會,見過了形形色色的人,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經歷了生活的艱辛,她向我表示,只有工作了,才知道掙錢不容易,也體諒了父母小時候的行為,但是有些小時候的陰影,還是一直襬脫不掉。還是很自卑,習慣性的看人的眼色等等。

她說,等她結婚生孩子了,一定要寵著,孩子不懂事,讓著點,多和她談心,多陪伴她,多給她買買買!孩子就是要富養才對!

無盡的指責和周圍同學的嘲笑,我的童年只有戰戰兢兢|家庭教育

在我看來,她的所謂的富養,是她童年造成的陰影,因為父母對她嚴厲,對她金錢的掌控,導致她對教育產生了偏差,有著強烈的個人色彩!

學校怎麼樣並不重要,這位白領的小學是當地有名的重點小學,然而,她的成績卻不盡如意。她的家庭教育,有著嚴重的問題,她的父母是典型的支配型父母,即使再好的學校,家庭教育跟不上,也是沒有太大的意義的。

正如文章中的孩子,學校不好嗎?美術、音樂、書法各種樂器的課程應有盡有,而且每個老師都很盡職盡責的輔導學生學習,但是這些並沒有使這位白領女性成為一名優秀的、多才多藝的人,相反,她本人這麼形容自己,是除了學習和工作,什麼都不會的無趣的人。

無盡的指責和周圍同學的嘲笑,我的童年只有戰戰兢兢|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才是一個孩子的第一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

輕鬆的家庭環境

父母要給孩子一個相對寬鬆,輕鬆的家庭環境。即使家庭不富裕,也不要把家庭的經濟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孩子並不能幫你解決經濟壓力,反而會帶給孩子巨大的,他個人無法承擔的壓力。正如上文中的白領女性,家境的壓力使得她自卑敏感,戰戰兢兢,小心翼翼,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是無法成為一個大方的,磊落的,優雅的人。

父母要多陪伴、多耐心

文章中的孩子,在成績不如意的時候會遭到父母的責罵,我們作為父母,應該多反思自己,是否在平時經常陪伴他學習,教導他,而不是平時不作為,成績一出來就指責。也許工作不允許,沒時間,做不到陪伴和教導,最起碼,我們要做到耐心,成績不好,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哪裡出了問題,一起改進,或者多多鼓勵他。

幼年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以後的一生,都受到家庭的影響,除了成績以外,孩子的性格形成、人格魅力、遇事的處理能力等都是在家庭中培養起來的。

一個人的成功與否並不是由成績決定的,是由許許多多的因素共同形成的,而這些都不是學校能給與的,都是在家庭中成長學習起來的。作為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好的環境,成為孩子這顆樹苗的養分,為他的根部提供土壤,讓他能夠在更廣闊的天空成為一顆參天大樹。

無盡的指責和周圍同學的嘲笑,我的童年只有戰戰兢兢|家庭教育

更多中小學資料乾貨、學習方法指導,記得點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