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生时是浪漫主义诗人灿烂如夏花;死时饱受折磨,卧轨结束一生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此人生时是浪漫主义诗人灿烂如夏花;死时饱受折磨,卧轨结束一生

每当提到此句,大家都会想到,30几年前,曾经有一个被称为海子的人,以现代诗惊艳和征服了无数国人。回顾海子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非常值得回味。

1964年3月24日,非常普通的一天,但是在安徽省的查湾村,有一户人家因为喜得贵子而变得异常兴奋。这户人家将其取名为查海平也就是后来被大家所熟知的海子。

此人生时是浪漫主义诗人灿烂如夏花;死时饱受折磨,卧轨结束一生

海子从小便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一面。海子5岁上小学,十岁读中学,年仅15岁便“一步登天”直接考入了万千学子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接到录取通知后,全村人都来到查家像其贺喜,毫无疑问,海子不但光宗耀祖,更是成为全村的骄傲。可是另众人都无法想象的是,海子此行成为了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

海子在北大主修的是法律专业,可是死板的法律却并未阻止和隔断海子对于“浪漫”的追求。大学期间,开始以“海子”作为笔名进行艺术创作,随后,一直到海子自杀,短短的7年时间,创作的作品字数超过了200万字。

此人生时是浪漫主义诗人灿烂如夏花;死时饱受折磨,卧轨结束一生

自打投入艺术工作后,海子已经到达了“不疯魔,不成活”地步。海子认为抒情就是血,海子在诗中表达出了自己对所有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虽然海子曾说过自己不想成为一个抒情的诗人,但是海子已经完全将自己融入了自己创作的诗歌中。海子在卧轨前,甚至在诗中使用了大量看似疯狂的字眼,毫不保留的直抒胸臆。

此时的海子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或者换句话说就是精神错乱。海子仿佛已经获得了“通灵”的能力,他用诗歌为自己构建了一个王朝,他以自己眼中看到的为世间万物重新命名。

此人生时是浪漫主义诗人灿烂如夏花;死时饱受折磨,卧轨结束一生

1989年3月26日,海子身上带着《瓦尔登湖》、《新旧约全书》还有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再加上一封写着“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的遗书,卧于山海关的铁轨之上。

此人生时是浪漫主义诗人灿烂如夏花;死时饱受折磨,卧轨结束一生

对于文学爱好者和他的家人来说,海子卧轨自杀是悲痛的消息,但是于海子本人所言,死就意味着放下,这一刻终于解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