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牛羊肉消費潛力很大!

日前召開第五屆中國(赤峰)牛羊肉產業大會新聞發佈會上獲悉,2017年我國牛羊肉消費量分別為794萬噸、494萬噸,排名世界第一和第三,但我國人均牛羊肉年消費量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未來,我國牛羊肉消費量還有較大增長空間。據介紹,在消費升級戰略引領下,以高蛋白、低脂肪為特點的牛羊肉消費近年來呈快速增長態勢,但本土牛羊肉產量尚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尤其是牛肉方面,受飼養週期長、生產成本高、發展方式落後等因素影響,長期以來依靠進口來填補國內巨大的需求缺口。

我國牛羊肉消費潛力很大!

海關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凍牛肉進口量繼續保持同比較快增長,進口總量達到21.2萬噸;3月份單月進口量達到7.6萬噸,環比增長28.8%,同比增長26.7%。

“一方面,牛羊肉供需缺口明顯,價格居高不下,我國已成為全球牛羊肉資源的搶灘地。另一方面,全球貿易市場暗流湧動,貿易救濟措施的頻繁使用,引發了進口商對牛肉價格升高的預期,導致牛羊肉國際貿易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大會主辦方之一、中國食品報社社長黃國勝說。

我國牛羊肉消費潛力很大!

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展望專家組最新發布的《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8-2027)》判斷,未來10年,中國牛羊肉生產消費將保持增長,牛肉進口繼續增加。預計到2027年,我國牛肉產量將達到863萬噸,年均增速為1.7%;同期牛肉進口量將達到122萬噸。

“如果按2017年我國進口牛肉總量69.5萬噸計算,未來10年我國牛肉進口量年均增速將達7.6%。這意味著未來我國牛羊肉的進口依賴度還將繼續提升。”中國肉類協會牛人俱樂部主席馬廣勝表示,從發展趨勢看,擴大牛肉進口平抑國內價格是必要手段之一,同時也要加快我國草食畜牧業發展,大力提高肉牛產業化程度,這應成為未來我國畜牧業發展的重心之一。

我國牛羊肉消費潛力很大!

在宏觀政策方面,近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聯合發佈了2018年強農惠農政策,其中包括農民直接補貼、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支持農業結構調整、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等舉措,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將是未來農業補貼的主要方向,這將對牛羊肉產業發展形成利好。此外,近期國內又有一批進口肉類指定口岸開放運行,自由貿易區、保稅區等數量的增加、開放功能的逐步完善,均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效支撐。

今年以來,國內牛羊肉和活牛羊價格波動幅度較小,業內人士判斷價格走勢將與去年基本相同,整體價格與前兩年相比仍然維持在較高水平,這為深化牛羊肉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穩定的窗口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