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關縣精準發力產業扶貧助農增收

今年以來,偏關縣堅持“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幫扶、精準管理”的原則,以戶為基、實效為王,大力推進特色種植增收產業、規模健康養殖產業、光伏扶貧產業、林業生態產業等四大扶貧增收產業,確保貧困戶穩定增收、如期脫貧。

——特色種植增收產業。偏關縣針對具有特色的農業產業,紮實推進精準產業扶貧、項目穩定增收,達到精準脫貧的工作成效。結合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實際,按照特色種植產業“五個一”目標,該縣全力推進小雜糧、馬鈴薯、中藥材、莜麥、高粱等農業特色產業扶貧項目共計12 項。其中,滲水地膜穀子穴播技術示範推廣項目,選擇在全縣10 個鄉鎮進行推廣種植,推廣面積5 萬畝,共計投資750 萬元,受益戶數將達9566戶,受益人口24709 人,預估貧困人口人均增收526.12 元。

——規模健康養殖產業。偏關縣以扶貧農牧專業合作社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規模健康養殖產業,實行“四個一”的畜牧產業扶貧模式。以祥農羊飼料有限公司、鼎盛種豬繁育有限公司等為龍頭企業,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建立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以銷定產,確保增收。目前,羊產業完成2664只,涉及貧困戶258戶,政府補貼171.6萬元,飼料補貼25.8萬元,貧困戶戶均年增收78100元;豬產業完成1066頭,涉及465戶,政府生豬補貼79.95萬元,貧困戶戶均年增收4100元。

——光伏扶貧增收產業。通過發展“集中式共用”“聯合式同用”“屋頂式戶級”三種類型光伏電站,實現光伏扶貧“三個一”,達到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兩個全覆蓋,長效增收20 年以上。6 月底,1 座30MW 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將併網發電,惠及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1200 戶,每戶貧困戶每年可增收3000 元。要建成59 座不同規模的村級聯合式電站,其中2 座已在2016 年底併網,其餘57 座將在今年6 月底併網,助力91個貧困村村集體增收和貧困戶脫貧。“屋頂式戶級”光伏扶貧電站目前已安裝近7000 戶,每戶貧困戶每年可增收3000 元。

——林業生態增收產業。發展林業生態產業實現“四個一”,即沙棘主導產業助推脫貧一批、退耕還林助推脫貧一批、森林生態保護脫貧一批、乾果經濟林提質增效脫貧一批。其中,2018年至2019年將在閒置土地上實施沙棘造林3萬畝,參照國家退耕還林政策補助標準,每畝補助1500元,全縣涉及南堡子、尚峪、樓溝、老營、窯頭、新關、水泉、陳家營、萬家寨9個鄉鎮52個村2397戶6663人,其中貧困戶1019戶2919人,涉及面積1.318萬畝,貧困戶補助資金投入1977萬元,人均可增收6773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