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香港回归20年:电影神话的破灭与后遗症

最近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重温香港的丝丝记忆又成为热点。香港电影几乎是中国生于70、80年代

人群一个绕不开的烙印。回归20年的沧海桑田,香港电影究竟是已死还是在内地“借尸还魂”,渲染“情怀”一叶障目,抹杀不了如今香港电影的集体病症不单局限于香港一地,20年间,已经蔓延扩散到中国电影的母体中。香港电影作为整个华语界的一面大旗,不论从制造基础还是实际作品,都成为影响整个中国电影成败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功与过几乎是等量齐观。

纪念香港回归20年:电影神话的破灭与后遗症

一、香港,诞生在历史进程中的“逆流”

应该绝大多数都会相信,香港电影的辉煌是依托于香港繁荣的大环境。而香港的诞生,本就是属于历史长河中的一股“畸形”的“逆流”。同样,相信谁也不会否认,香港是中国历史耻辱的印记,是鸦片战争中割让的最早的殖民地之一。除非有谁会认同殖民主义是一种合情合理甚至合法的存在,但也该清楚,当年所谓的合法依据是来自满清政府在南京和虎门签下的不平等条约。那么,香港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繁荣兴旺的贸易港,完全是在近代殖民主义的特殊背景下,那是当年大英帝国称霸海洋时代的反映。

我们以中国的立场出发,从地缘政治角度分析,发展香港的条件对中国而言并没有多少特殊的必然趋势。如果没有殖民时代背景,正常开展贸易经济的话,广东一省自唐朝开始就是中国对外交往的标志

,到清朝中叶长达1000年的历史中,香港这个渔村依然就是渔村,没有任何显山露水的征兆,可能之后也不会在历史中留下多少明显的记录。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当年英国的殖民侵略,以中国历史的进程,香港几乎不至于成为现在的样子。因为,发展香港的特殊地位并不是基于中国的角度,而完全在当时英国殖民者的角度,渴望以香港为据点占据东亚市场,进行对中国的掠夺。正因为英国在东亚的殖民掠夺,包括与其他国家共同合作,才将香港打造成了一个具有国际色彩的经济中心。

中国收回香港,当地已拥有近百年的开发,的确还能够继续一切有利于经贸发展的积极作用。但微妙的关系在于,内地几十年里自身的开放和发展在冲击香港在亚洲的经济地位,因为英国百年里的殖民统治背景,暗中与中国内地其实一直处于是一种掠夺和竞争的关系。当年香港引以为傲的开放、自由等

等,如今对内地各省市来说,同香港的差距正在缩小,香港的优势已经没有过去那么耀眼和突出了。正如战略思维的观点,一旦双方的实力接近均衡,就不可能单凭一种兵力或优势来决胜,比拼的是全方位的抗衡,历史的经验不胜枚举,今天要说的电影工业同样如此。

香港电影的快速发展得利于国内战争年代以后的动荡和衰弱。民国时期,中国电影已经有一些成就,但作为依靠工业经济做支撑的电影,严格来说还不算说有多强。而香港一直在英国殖民背景和冷战时代下的国际合作(遏制亚洲的红色国家)下发展,恰恰为电影的繁荣提供了保障。之所以一度能成为东方好莱坞,主要就是因为这一点。转折点在于60、70年代东亚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香港、台湾几乎先后都在这一阶段有了一种近乎书写传奇的机会,但很少有人真正探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机会?事实

上就是东南亚最著名的越南战争升级,和朝鲜战争一样,美国带着十几个国家打了十多年持久战,大量的资金投入亚洲,东京、汉城、马尼拉、台北正是美国背景下的太平洋防御体系,而香港则是美国的盟友英国在亚洲东南部的中心,尽管披着一件自由港的外衣,叶但就在20世纪后半的十多年里,这几大地方的经济都突飞猛进,迅速崛起。

香港电影几乎是紧跟日本电影的类型模式,日本战后60、70年代因经济大增而商业娱乐化泛滥,而香港电影同样十分急功近利和刻意迎合市场,所以,功夫片、枪战片、风月片、惊悚片几乎是香港电影最得意的名片,都能在当时日本电影中找到对应的样板。但香港电影缺少日本电影中另外一批真正享誉国际的大导演。不难理解,香港除了通俗化的武侠小说出了几个大宗师外,就因为文艺事业一直很世俗化,这可能与香港文化传统的基因在于码头港口有关,这样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移民都市,骨子里充满

商业市侩气息和草根阶层的血汗,自然怎么都高雅不起来。

纪念香港回归20年:电影神话的破灭与后遗症

二、商业主导的香港电影被内地资本吞没是大势所趋

放眼国际电影事业的史册,号称山寨好莱坞的香港,若以艺术的标准来衡量,香港电影的确整体格调一直不高,但客观地说也不是一无是处。好比香港电影把某些类型片拍到了一定境界,但若认真分析,香港土生土长的类型片从来只有一种,就是江湖黑帮片,不论另外包装警匪、枪战、动作、武侠、惊悚还是其他什么元素,归根结蒂的套路都在这一个核心上面,几十年里还从来没有翻出过第二种,这依然可以从香港的历史和传统是码头港口文化有关。

什么事情从来都有因有果。从老一辈胡金铨、张彻,到吴宇森、徐克、杜琪峰、王晶、尔冬升到较近的刘伟强、麦兆辉、庄文强、陆剑青等等数以百计的人才,回过头才发现,香港电影丧失创造性又岂是最近20年的事?

当然,凡事都不绝对,一定总有例外,如原本在香港邵氏成名的胡金铨,以专业认真严谨著称,结果在号称工业化和市场化的香港拍片连连受挫,不是被停工就是被删减。无奈转到台湾发展,以著名的《龙门客栈》和《侠女》成为早期华语片享誉国际的代表。当胡金铨享誉国际以后,香港的嘉禾公司又找他合作了《忠烈图》等片。无需怀疑,胡金铨导演肯是相当有人文情怀和艺术抱负的,正是他最早酝酿与美国合作《华工血泪史》,剧本初稿也已经完成,但在筹备影片时,突然被徐克拉去合作《笑傲江湖》,最后酿成很尴尬的效果。今天已经证明,《笑傲江湖》一片基本是徐克的作品,仅是吸收了一些胡金铨的理念和化服道外表。包括另一个很有情怀的导演许鞍华也参与其中,还实际拍摄了20多天,结果徐克一个镜头都没用。或许受胡金铨的一些影响,许鞍华后来的电影基本很不香港,但几十年后,有

时又被拿来宣称很香港,这些说法总让人感觉很诡异。

都知道许鞍华是新浪潮的标志人物,历史其实已经证明,许鞍华生涯中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香港电影市场上的赔钱货。要不是电影艺术上十分“堕落”的王晶为人仗义,许鞍华估计在香港已经混不下去了。另一个导演严浩也半斤八两,1984年的《似水流年》已经在金像奖证明他的艺术追求,且具有开放的心态,直指与内地的情感关系(那一年正是确立97回归的标志),而且斯琴高娃的演出也非常引人注目。之后《滚滚红尘》和《棋王》都是和台湾合作,然后《天国逆子》《太阳有耳》都是来内地拍摄,到《庭院中的女人》更是和美国合作(是内地投资的合拍片),严浩的电影很少有香港本土背景,很早地体现了香港导演的开放理念和适应性。要是一直在香港本土,很难说严浩能够保留他的个人风格。好

比另一个风格化的杜琪峰,都知道他是要拍出一些挣钱的片,哪怕有一些是心知肚明的烂片,然后才能再拍真正想拍的风格化作品。

香港电影本质上就是这样一种商业主导的创作环境,当内地市场打开以后,大量诱人的资本涌入,香港电影几乎是没有悬念被历史洪流所吞没。今时今日宣传20载后,香港电影人依然是中国电影主力军这一概念,似乎忽略了另一层面,香港电影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本质已经与现在内地资本市场完全融为一体,那么,中国电影如今之所以烂片当道,有一半原因就是香港电影人将当年香港的工业化、市场化标准移植内地与资本“共谋”所造成的。

起初内地影视公司信赖香港电影人的制作成熟,循着电影的商业属性,促成院线制的形成。市场化后票房论水涨船高,中国电影市场的确是做大了,但中国电影的质量却没有做强多少。相反,中国电影

国际地位的奠定(假如可以说奠定的话),和香港电影人的贡献以及国内院线制市场格局的关系不大,张艺谋、陈凯歌、谢飞、姜文、贾樟柯、王小帅等人国际大奖成就,除了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的确有台湾年代公司的资金(老板徐枫正是胡金铨当年《龙门客栈》《侠女》的主角,严浩在台湾拍的《滚滚红尘》也是徐枫投资),还有香港巨星张国荣的精湛表演。但不知有多少人好奇,今天已经被影迷奉为神级演出的程蝶衣一角,居然没有拿下任何有分量的表演奖项,唯一一个男主角奖据说是日本影评人协会奖,但并不确定。而香港最权威的电影金像奖的标准在哪里?真是张国荣已经在《阿飞正传》成为影帝了,就不再颁给他吗?我们可以看看,1993年第12届的最佳男主角是梁家辉,他获奖的居然是一部打怀旧牌的无厘头喜剧《92黑玫瑰》,这是史无前例的,当然对梁家辉的演技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肯定,但
其实他当时演出上更大的成就恐怕还是参与了国际文艺大片《情人》。男配角是廖启智的《笼民》,这部影片是很有香港时代特点的,也是当年的最佳影片,亚太影展最佳影片,更是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和最佳影片金爵奖。但当年香港电影市场是一成二周一李争霸的时代,尤其周星驰号称一年上了7部戏,以唯票房论垄断市场的典型。《笼民》这样的现实主义电影要不是在各大电影节意外爆冷,几乎就可以当成拍完就扔仓库,当作完全没有存在过,这电影老早据说要修复,但至今在网络也很难见到。而张之亮后来与陈可辛、李志毅、曾志伟组建了UFO公司拍过一些基于香港社会民间的影片,要算香港电影中别具一格存在,如《风尘三侠》《流氓医生》《新难兄难弟》《救世神棍》《甜蜜蜜》等,虽然类型也以商业喜剧爱情片为主,但题材比较有市井气,比较关注现实。

而1994年第13届金像奖更是惊世骇俗,把男主角颁给了三级片《人肉叉烧包》的黄秋生,同样是第一次。男配角是秦沛,同样与最佳电影一起出自尔冬升的温馨爱情片《新不了情》,虽然不能说这些演员的表演一定就逊色于张国荣,但这些电影的整体水准却肯定要低《霸王别姬》很多。主要就看出金像奖评奖的主要标准就在于香港电影几乎以市场为主导的“媚俗”倾向,《笼民》在几十年的金像奖里真的是少有的例外。

纪念香港回归20年:电影神话的破灭与后遗症

三、中国电影对香港电影的消化不良

在1993年,香港电影界出过一个流传甚广的典故。王家卫集合了一流豪华阵容拍那部十分风格化的《东邪西毒》,摆明了要赔钱,监制好友刘镇伟就说服一帮演员同时赶拍了《东成西就》,放在贺岁档推出,都知道那片的确是热闹好看,但确实格调很低,俗不可耐。

中国电影市场开放以后,20年来吸引不少香港电影人北上成就更大的事业,例如吴宇森拍了《赤壁》,徐克拍了《七剑》,尔冬升拍了《新宿事件》,陈可辛拍了《投名状》,还和陈德森一起完成了《十月围城》,张之亮也拍了《墨攻》,不一定是他们生涯的最高成就,但这些例子都很有代表性,都曾经说是他们多年里在香港没有机会实现的心愿。

但是,内地可以吸引大批香港电影人北上发展,但对于原来的香港市场,中国内地巨大的观影人次

对香港推动有多少?印象中只有《肉蒲团》《一路向西》《豪情2》在卖弄3D眼球经济,在低俗堕落的路上越走越远。事实上,在内地的市场和资本双重冲击下导致香港电影工业溃不成军,这种尴尬和没落几乎是命中注定的,本质上依然基于回归前内地与香港一直是既有合作更有竞争的“暗战”处境。

20年回归路,香港电影人首先是倾向合作精神,大批人才北上发展后,受到内地资本诱惑和官方机制影响,最终繁荣的并不是原来的香港本土市场,20年来他们在越来越多的机遇中不断调整适应,也就越来越依附内地市场格局。伴随院线制的高速发展,连大批香港电影公司都在不断北上,更何况是素来有专业团队精神的香港电影人?但是,他们的专业精神促使中国电影也越来越透支艺术,在巨大的市场利益前面彻底淘空,中国电影正在慢慢变成下一站的香港。

如今再看所谓“一成二周一李”等代表,回归20年后现在都推出的是些怎样的作品就一清二楚了:成龙最近有《铁道飞虎》《功夫瑜伽》,周润发的《澳门风云》系列,周星驰导演的有《西游》系列《美人鱼》,李连杰有《龙门飞甲》《封神》。除了李连杰早两年的《龙门飞甲》总体表现稍好外,几乎都可以毫不手软划入烂片行列,甚至有些片子烂的是没有底线的。这几大人物都是当年香港电影打造包装出来的大神级偶像,回归20年垂垂老矣,居然在一片形势“大好”的市场背景下交出这样的作品,究竟要怪谁?真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而香港,当然继续坚持在制作本土电影,在遵循市场原则下,除了偶尔卖弄一点三级片噱头,居然至今都没有任何别的办法刺激本土电影良性发展。不妨换句话说,今天的香港其实也和国内其他30多个省市的情形没什么差别,单论区区一地的电影生产制作,全国各省市几乎都处在很相似的极其尴尬的境

地中,感觉找不到更为光明的办法,当香港电影投身全国市场这个大熔炉以后,早已经“兴也市场,败也市场”化为灰烬了。

香港回归20年,香港电影人北上以后投身中国电影生产体系,成为其中的主力的确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但中国电影在消化掉香港电影以后,整体仍然提升不大,甚至如今越来越烂片横行。冷静分析一番,原因一,中国电影至今依然满足于“内需”,所以疯狂在扩充院线银幕,满足于追求产生爆款的现象级票房大作;原因二,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很大程度又比较依赖于北上的香港电影人包括明星。原因三,香港电影人的所谓专业化、市场化的操盘经验,加上国内审查机制的条条框框,集体制约着中国电影的创造性和多元化,以至于市场日益繁荣,电影创作却日益保守的中国电影陷入恶性循环的“体制”论怪圈,但事实上这个体制从来并非审查一方促成的,而是几方交互影响产生作用的。

但是,我们国内官方对市场自然是有指引和干预的,但懂规矩的投资方和电影人只要遵循市场原则,面上的影视圈的确是呈现放任和自由的,例如香港电影人已经同样可以操盘主旋律电影,像徐克的《智取威虎山》、林超贤的《湄公河行动》和彭顺的《我的战争》都是可圈可点的奇迹。表面上,这当然是香港电影人北上20年打拼,超强适应能力的绝佳体现,是一种积极的因素。但另一方面,制作方根本不在意最终呈现的内在质量和风格,根据国内同样迅猛扩张的市场化需求,其实只把电影标准冲着场面好看,不要在审查上违规来处理,故事质量依然堪忧。所以,不光香港电影的衰亡势所必然,今天中国电影市场大环境下的盲目无序和画风诡异,也同样离不开香港电影20年间的兴亡之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