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向咸丰提了几个建议,咸丰没听,马克思却把他写进了资本论

老话讲,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封建社会为人臣子的向皇帝提建议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皇帝拒绝采纳也是司空见惯,可是清朝有一个人向咸丰提了几个建议,咸丰没听,马克思却把此人写进了卷帙浩繁影响了世界的《资本论》。

原本也不是稀奇事,写书著述旁征博引也是很常见的,可是在《资本论》里提到过的六百八十多个世界各国的人物,只有他一个是中国人,这就不普通了。这位牛人名叫王茂荫。

此人向咸丰提了几个建议,咸丰没听,马克思却把他写进了资本论

王茂荫为何会被马克思写进《资本论》,成为唯一享此殊荣的中国人呢?那就得从《资本论》说起了。

中学历史课本上大家都知道马克思《资本论》的大名,其全称是《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巅峰之作。能被马克思写进这本书里,在经济方面没两把刷子可是不行的。虽然生活在当时逐渐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王茂荫却是一个颇有见地的财政学家、

据历史记载,王茂荫出生于安徽徽州。徽州是我国四大古城之一,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也是一个经济文化重地。著名的徽商就是从徽州走出去的。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的说法。

此人向咸丰提了几个建议,咸丰没听,马克思却把他写进了资本论

王茂荫虽然走的是科举取士的道路,道光十二年考中进士,后来做上了监察御史,并没有像家乡著名徽商那样做生意,但是受家乡文化的影响,很有经济头脑。后来担任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就是证明。

他向咸丰帝提了什么建议,竟然引起了马克思的重视呢?事情还得从太平天国运动说起。

历史上太平天国运动持续了十四年,到同治三年结束。也是咸丰倒霉,起始时间就是他的咸丰元年。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大家也都有所了解,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为了高额战争赔款加剧剥削,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

原本就财政吃不消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政府更是雪上加霜。在一些错误的主张和舆论下,清政府采取了各种必然引起通货膨胀的措施,结果适得其反。当时王茂荫身为户部主管财政货币的大员,职责所在就向咸丰上了几道折子。

此人向咸丰提了几个建议,咸丰没听,马克思却把他写进了资本论

咸丰元年,王茂荫提出发行可兑现银钞,以解决财政危机,咸丰没听。四年后王茂荫任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又连上三折,反对铸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指出铸大钱必然使得物价上涨,咸丰又没听;一年后王茂荫又针对发行不兑现纸币提出兑现主张,结果被不耐烦的咸丰骂了一顿。

王茂荫这些建议虽然没有被咸丰皇帝采纳,但是却引起了马克思的注意,他在《资本论》中对王茂荫给予了赞赏,因此王茂荫也成了唯一一个被《资本论》提到的中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