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 2018年成都科技治霾国际峰会在蓉举行

中国经济新闻网成都讯:(张丽 韩琼)6月14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举办的2018成都科技治霾国际峰会在蓉举行。国家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出席并致辞,副市长范毅等出席峰会。

协同创新 2018年成都科技治霾国际峰会在蓉举行

协同创新 2018年成都科技治霾国际峰会在蓉举行

本次大会目的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6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为推动成都“铁腕治霾”工作部署,引进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加快推进科技治霾技术和产品应用推广,打造“源头治理-监测管控-空域干预”相结合的科技治霾创新生态链,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和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提供科技支撑。

在上午举行的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规划院院长、研究员王金南,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远航,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贺泓,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刘文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防化学院教授黄顺祥等国内外相关行业专家学者,就“国家蓝天工程关键技术识别与展望”“成渝地区大气污染特征与区域联防联控”“大气污染控制中的环境催化”“深化大气污染防治,打赢蓝天保卫战”“大气环境检测技术进展”“大气污染精准溯源与动态优化控制”等“科技治霾”技术话题进行了主题演讲。海湾环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巍作为企业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在下午举行的论坛上,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进行演讲交流。南开大学毛洪钧教授、美国爱荷华大学卡迈克尔(Gregory R. Carmichael)教授、太以科技公司列夫(Lev Pokhmelnykh)博士和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徐敏等介绍了国外科技治霾研究情况;IBM公司周刚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李顺诚教授、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书记、曹军骥研究员,四川大学催化材料研究所所长陈耀强教授、深圳艾勒可科技公司徐勇刚总经理、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吴琳等围绕大数据时代下的人工智能及绿色地平线计划、成都平原空气质量改善主要挑战与技术选择等技术研发及行业应用展开演讲交流。

在现场总占地1400平米的展览展示区,来自省内外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北京中蓝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海力特集团、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43家单位,带来的新技术、新成果和新设备,进行了集中展示。包括源头治理、VOCS冶理等不少环保“黑科技”仪器设备,吸引了众多关注。

2017年,成都市重磅推出“治霾十条”,打响“蓝天保卫战”。“科技治霾行动”被纳入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六大行动,重点围绕成都市雾霾治理重点、难点问题,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加强军民融合,实施校院地合作,开展科技治霾关键技术攻关,研发治霾产品和装备,开展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推动科技治霾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技支撑。

为做好“科技治霾”工作,成都市整合环境科研、环境监测、气象预报等科研力量和数据资源,依托成都市大气科研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大力推进“科技治霾”,形成来源、成因、预报、治理、评估的工作闭环,显著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精准化精细化水平。目前,“科技治霾”工作重点实施的12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部分技术已进入了推广使用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