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人,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的学习资料在这,快收好!

眉山人,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的学习资料在这,快收好!

眉山人,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的学习资料在这,快收好!

学习资料(一)

新时代治蜀兴川的历史方位

眉山人,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的学习资料在这,快收好!

学习内容

辨方位而正则。准确把握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决定发展成功的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标定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全局提出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战略定位,这是对四川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精准把脉,是四川迈步新时代、肩负新使命、开启新征程的逻辑起点,是谋划推进治蜀兴川事业的根本出发点。

把握历史方位必须明晰战略地位,四川“全国有分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川是西部地区的重要大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去年经济总量达到3.698万亿元、居全国第6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369.2亿元、居全国第3位,是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纽带与核心腹地,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是“稳藏必先安康”的战略要地,是全国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生态大省。

把握历史方位必须找准内在动因,四川“发展有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四川发展也站在了新的起点上。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积累,四川已经形成了较大的体量规模和较广的经济纵深,培育形成了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二三一”到“三二一”的重大转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8%,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为四川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

把握历史方位必须研判机遇条件,四川“未来有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川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也很大。“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三大国家发展战略四川三占其二,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惠及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天府新区、天府国际机场等国家战略布局在四川交汇叠加,军民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藏区彝区加快发展、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将让四川获得更大支持,四川面临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

把握历史方位必须洞悉矛盾变化,四川“现实有挑战”。

四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然是最突出的问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表现在四川,发展不平衡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主要是经济总量靠前但人均水平靠后、科教资源丰富但创新能力不强、市场主体不少但经济活力不够、民生投入加大但有效供给不足。这些既是短板、也是潜力,是新时代治蜀兴川的努力方向和着力重点。

学习资料(二)

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总体要求

——二论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丰富内涵

学习内容

纲领是引领方向、凝聚力量的旗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四川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这是总书记对四川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总体擘画,是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总体要求,是我们做好四川一切工作的总纲领。

把握总体要求必须高举旗帜、维护核心,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

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破浪前进立起了新航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纲领、旗帜和灵魂。在新的起点谋划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定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巴蜀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把握总体要求必须自觉用以统领治蜀兴川全局,在研究谋划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中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理清思路、完善举措。

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总体要求,既是方向指引又是行动指南,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折不扣落实到四川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践中。四川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必须认真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的各项工作部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重整行装再出发,深入研究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四川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深化对省情实际和阶段性特征的认识,丰富完善治蜀兴川总体布局。坚定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围绕转型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围绕创新发展转换发展动能,围绕跨越发展提升质量规模。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全域思维和全局视野谋划新形势下四川全面开发开放问题,走出一条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路子。切实抓好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做好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五篇文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决打好精准脱贫、防范化解风险、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迈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关口。坚定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彻底肃清周永康流毒影响,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把握总体要求必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学习资料(三)

新时代治蜀兴川的第一要务

——三论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丰富内涵

学习内容

发展才是硬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时代特征和坚持新发展理念的总体要求,指明了抓好新时代治蜀兴川第一要务的重要路径、着力重点,为四川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立足省情实际看第一要务,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从全国来看,改革开放40年来,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四川与全国一样,纵向看发展进步明显,但横向比尤其是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四川的最大省情,发展不足仍然是四川最突出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理清发展思路,保持战略定力,以钉钉子精神坚定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抓住矛盾变化看第一要务,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四川的具体体现,找准主攻方向,以针对性措施解决突出问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四川是全国的一个缩影,既面临产业结构、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挑战,也存在人均水平靠后、创新能力不强、经济活力不够、有效供给不足的短板。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着眼推动四川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能、提升质量规模,切实解决好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足、开放程度不深等问题,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区域布局协调、城乡发展融合、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发展新格局。要着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健全城乡统筹、区域协作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各区域共同繁荣发展、同步全面小康。

把握重要关节看第一要务,必须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统筹处理好传统与现代、质量与速度等辩证关系。

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夯实实体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高端现代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支撑四川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将支撑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由要素驱动为主转变为创新驱动为主,掌握引领发展的主动权。同时要认识到,高质量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保持合理的稳定的增长上。既不能违背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也决不是不要速度,更不能出现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如果我们不能保持一个高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的发展速度,转型发展就没有空间,与全国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就无从谈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028-38113095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