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晚年提出了“我们国家为什么出不了顶尖的科学家和人才”的问题,该如何去破解?

你的方向13

最近几十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发展,中国人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甚至已经有媒体把中国经济列为中等发达水平。

中国GDP已经高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超越美国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但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更凸显除了中国科技硬实力的相对滞后,当然谁也不会否认中国科技同样的发展迅速,但在最顶尖的科学领域,特别是诺贝尔奖领域,很少见到中国人的身影,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尴尬局面?

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给除了分析,提到最多的或许就是中国的教育模式出了问题,说白了,也就是应试教育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但个人认为,这种看待问题的角度显得有些片面,单单用诺贝尔奖的多少来衡量教育的问题,对教育本身来说太不公平,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诺贝尔奖得住!

很多人羡慕西方世界所谓的“自由教育”,但事实真的是那样吗?很多外国教育者同样羡慕中国的教育模式。

应试教育本身并没有错,它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无法想象,如果一个人的数学,化学还有物理学基础知识不过硬,如何在尖端的科技领域取得突破?曾经在网络上听闻有人因为相信所谓的“成功模式”,自己放弃高考的机会出去闯社会,结果呢?一塌糊涂!

当然那只是极端的例子,我想说的是,教育没有完美的模式可以遵循,中国的教育模式确实存在问题,但远没有到全盘否定的地步,相反,更多的还是要给予肯定!

之所以中国很少出现顶尖的科学家,教育不应该背这个“黑锅”,甚至可以这样说,真正的天才是教育不出来的,教育更应该是针对大众最基本的需求!

说白了的,还是因为两个字“缺钱”,这种说法听起来有些俗,有点不好听,但事实还真是这样。中国经济虽然确定了巨大的突破,但发现并不平衡,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造成了在科学等其他方面的失衡!

当然,经济是一切的基础,只有经济好了的才会有其他方面的成果!当人们不得不为温饱问题和生活质量苦苦挣扎时,谁还有心思去研究科学?

西方世界在现代科学领域已经发展了几百年,积累了大量的高端科学家,而总体来说,中国在高端科学特别是物理学领域人才基础太薄弱,没有庞大的基础储备人才,很难涌现出顶尖科学家们!


宇宙探索

这个问题想要破解,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首先,据大量资料显示,一个国家顶尖科学家的数量和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发展成正相关关系。但是,顶尖科学家和人才的数量爆发有延时性,会在经济黄金时期之后的一二十年出现。

从上个世纪即20世纪中,诺贝尔奖得主数量占全球比例中。

1900年-1950年,德国国籍最大,其次是英法,荷兰、瑞典、丹麦、美国、瑞士、奥地利紧跟其后。这正是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德国科学水平大幅度提升,整个上世纪前半部分时间,都是德国遥遥领先。

1950年-2000年,美国在战后成功成为顶尖科学家最多的国家。美国在二战期间不仅没有受到战火荼毒,而且发了笔战争财,人和钱都到手了。德国和英国紧跟其后,法国由于二战受到重创,几乎退到三线。

而经济总量状况

:1900年-1950年,西方国家中,德国的经济总量欧洲第一,英国和法国在其后,与三个国家诺奖得奖比例呼应。虽然美国在19世纪末经济总量为世界第一,但是诺奖得主无法超越英法德,因为美国的历史基础还是太薄弱了。二战后,美国人才都到手,加上经济领先世界重视科研投入,才在二十世纪后半时期直至今日,顶尖科技人才最多。

日本在2000年左右,经济达到顶峰,但那时诺贝尔奖获得者还不多。最近几年,日本的诺贝尔奖几乎逐年递增。这是几十年来投入,长线慢慢得到了成果。

(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因此,照这个逻辑推下去,我国在这两年才经济体量做大,如果科研投入一直保持增长的话,应该在未来二三十年会达到一个顶尖科学人员数量峰值。但是,除了经济因素外,我们还有许多因素要考虑。

整个大的社会氛围以及科研氛围。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氛围,如何弥补坐冷板凳科研人员的心。本来就是投入一辈子可能都没成果的事情,而别人直播一晚上可能就赚来他一个月的工资,别人投资一套房子,就够他一辈子花的。这样子的社会氛围,如何让科学家们全身心投入。不要总是给科学家创造一种清贫,淡泊名利的形象,即使一个人把全部的生命都奉献给科研,他仍需要养活自己,养活一个家庭。

同样的,一个只注重科研数量,忽视科研质量。被行政力量掣肘的学术研究氛围,又怎么让科研人员全身心投入呢。所有,我们仅仅有钱了,有钱去做长期投资了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一个公正严谨、包容尊重的社会氛围,和一个自由的科研氛围。

我们的科学发展历史和经济发展历史,一直是崎岖坎坷,这些不利于我们培养顶级科学家的因素仿佛都落在了我们这个国家。但是,我们能看到,我们在改变。

穷,我们现在已经不差钱了。可是接下来呢,接下来怎么办?社会环境、学术氛围、教育制度、思维方式,这些如何去改变。这才是接下来要考虑的,也是最难的。


镁客网

这个问题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2005年,国务院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当时的钱学森握着总理的手十分感慨,他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钱学森其实拷问的是目前中国的教育模式,我们填鸭式应试为主的教育模式,扼杀了大量的创新人才,他们似乎只会听从老师的教学安排,拼命做题,拼命背诵,做出一份完美的考卷,却无法突破现实困难,解决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成就一番事业。

围绕钱学森之问,科学界和教育界一直在进行讨论,并进行改革。就拿上海来说,目前中小学都要建立创新实验室,很多学校的孩子很小就开始触及一些和社会生产实际相关的小课题,小项目,还有各种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让一批孩子很小就开始接触科学。所以一批科学教育工作者们已经将孩子们的视野从书本引向实际生活。另外像上海杨浦区的少科站,每年都会在区域内选拔一批优秀的高中学生进入辖区内的复旦、同济、上财大、上理工、上海电力学院等名校,他们进入各种实验室,在教授的指导下从事一些科学研究工作,提前了解科学工作的精髓,很多孩子的创新素养非常高。在本科期间,很多上海本科生提前跟随硕士生导师,甚至博士生导师从事课题研究工作,到生产一线去解决实际问题,毕业后,不管他们继续攻读硕博,或者开始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目前,一批中国本土培养的优秀科研工作者正在崛起,他们已经有足够的能力与世界一流水平叫板!


科坛春秋精选

钱老晚年提出的这个问题,体现了他一片赤子之心与报国之心,对国家更加强大的渴盼与期待已见一斑。

这里先定义一下何为“顶尖的科学家和人才”?应该是指有重大的基础理论创新,或者是突破性技术进步的英才。

下面分析下为何顶尖科学家与人才难出?

首先,先天的基础略有不足。

除了基础教育的因素外,顶尖的科学家和人才,需要承继前面的技术积累,然后形成的创新与突破。这一点上,我们的基础有点弱,客观的说,是在不少的核心领域上。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是百年积弱,民不聊生的情况下,何来科学研究与发明?可以说,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还是在全球封锁的情况下自力更生成功的。

没有基础,又被国外封锁,中国在科技领域可以说落后了100年以上。而现代科学,都是层层积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发现的。你连前人的肩膀在哪儿都不知道,怎么出现顶尖的科学家?所以很多国内顶尖的技术发现,在国际上也就是二三流。偶尔一两项具有国际领先的科学发现,都是在微弱的基础上,国家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攻关实现的。

其次,还跟与中国科研现状有关。

正如前述,国内具有全球领先的一些科研成果,都是在基础很弱的情况下,由国家组织大量的科技人员进行攻关才实现的,这说明,现代技术组织很重要、团队很重要。比如中国率先人工合成胰岛素;屠呦呦的项目,也是国家集中大量科研人才进行研发的,在很多其他手段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屠呦呦率先走上正确的方向。

以国家层面开始组织起来的时候,中国科研人才就会迸发出无限的能量。而在这个层面之外的科技攻关,遇到的难度就大得多了,比如基层科研人员待遇还不够好,比如申请项目需要层层报批,比如科研经费遇到层层卡壳,这些情况都是存在的。

第三,与中国经济发展层次有关。

说白了,就是没钱闹得。

不要以为每一位科研人员,都甘于清贫埋头研究。这样的典型人物,在任何时代都有,但都不是社会的主流。社会的主流就是,让自己的生活更好,让大家都生活更好。如果自己累死累活都吃不饱,哪些不用干活的人随便就能身价亿万,这样怎么能够安心研究?

说白了就是中国科研投入不足。没钱做研究,连基础的设备都没有,你研究什么?

最后,科研不够开放。

创新是需钱的,企业是支持创新的核心力量之一,不仅在自身研究上,还在经费支持上。因为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持力量。都依靠国家拨款,只能聚焦于个别领域。但我们国家对内开放不足。我们简单说,30年前对内开放的领域,技术进步都有飞跃式发展,比如纺织、机械、互联网等,这些领域,中国将会率先出现世界级的成果。因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人员足够多,人才储备足够多,出成果的可能性就更高。但对内开放不足的领域,出成果更难。

因为民间思维更为活跃,科技进步是需要放开思维的。你一个小学生,天天背诵那些成年人才能理解的空洞理论有什么用?不如让他们自由发展。


波士财经

事实上,现在的中国已经出现了很多全球顶尖的科学家。

比如说在2017年的时候,著名科学杂志《Nature》评选十大科技人物,就有两位华人科学家入选(当然,土生土长的只有量子之父潘建伟一人,就是下图所示的)。

虽然说这样的比例只是刚刚好赶上中国人口在地球总人口之中的比例,但是相比从前距离国际先进科研水平十万八千里,已经是好了很多了。

国家的科研水平的提高源于国家不断地投入。

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总是跟一个国家的国家实力是密切相关的,如果穷的饭都吃不上——比如说从前的中国,还有现在的一些相对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那么很难想象一个国家会冒着让大家饿肚子的风险去搞科学研究。甚至于在古代欧洲,科学和人才只跟贵族搭边,普通人这辈子都跟这两个词无缘。

随着国家实力的升高、对科研的大量投入,一方面是我们自身国民的受教育水平直线上升,另一方面是我们国家的人才也更加愿意留在国内,甚至于有一些外国的人才为了获得充足的科研经费选择到中国来工作。所以说我国教育水平提高、科研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提高将进入一个互相促进、良性发展地循环。

比如说刚刚建成不久的贵州“天眼”,就吸引了大量的国外顶尖科学家来此工作,这些科学家可以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还可以担任教职、提高下一代科学家的水平,并且他们的工作将会带来大量的经济利益,去让国家有更多的动力去进行下一轮的科学投资。

再比如说,刚刚出炉的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清华大学历史上首次进入了全球前20,目前排名全球第17,而在《自然》杂志发布的自然指数排名中,中科院已经是全球科研机构中排名第一了。可以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科研的不断投入,这种进步会不断继续。

当然,发展之中问题也是非常多的。

现在虽然说近几年中国科学发展势头很猛,但是其中也是问题多多,对于这些问题的解读也是多种多样的。

我就说一点,那就是科研人员的待遇。虽然说相比过去,科研人员的待遇已经好了很多,但是相比于现在其他热门行业,做一个科学家还是基本上意味着比较贫苦的生活。确实有因为科学而致富,然而这是少数,大部分的科研人员都因为高企的房价而不得不选择放弃科研,这对于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不过我觉得不能因为最近几年科学发展的势头还可以,就忽略了存在的问题,毕竟相比欧美老牌的科学强国,我国还有很多路要走。

钱老当年问出来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出于对国家的高度负责,他希望我们国家可以出现更多的顶尖科学家。如今我们已经小有成果,日后还会大有作为。


SilentTurbine

钱学森临终前曾发出三问:“中国什么时候能培养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何时能培养出国际大师?为啥中国没有一流大学?”“我们国家为什么出不了顶尖的科学家和人才”以钱老的阅历和成就,他提出这个问题,格外沉重,也格外迫切。

社会问题的万果之缘在于人的问题。人的问题,无不受制于他的教育,进而形成基本思维方式、言行方式,继而在某些专业领域形成傲人的专业成就,当然,只有极为顶尖极有成就的专业人才才广为世人所知。如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

晚年钱学森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破解之道,无不得从源头解决,从娃娃抓起。但是,仅仅是让娃娃学些科学知识,过早地小学化、中学化、大学化,成人化,过早地融入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吗?

那么,多年后,其中大部分娃娃们一定又是一群高智商的经济动物,“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从娃娃抓起,要让娃娃开启真正的人生智慧。像许多人关注的民国为什么出那么大师?不仅是众所周知的人文领域,就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也是受教于民国。从人生的起头,当代与民国走的方向,就有了差别。所谓“古人读书读明理,今人读书读名利”。

我们是炎黄子孙,从孔孟伊始,我们的四书五经,我们民族的辉煌与屈辱,在孩子七岁上小学之前,家庭的教育就应让孩子知道,他处在什么样的文化坐标中。

上小学之后,我们的教师、教材更应一以贯之、持续不断地强化这一点。如此,孩子才有家国观念,也才懂得读书到底为什么。

在他成年之后,做人做事才有私利之外的抱负和作为。在“道”的层面解决了问题,才谈得上“术”,他进入任何领域,任何专业,都能富有激情和投入,才能出成绩,而不是落入评职称,挣房子,争名夺利的“生活苦难”之中,而不知学问的乐趣。

实际情况是,现在,孩子七岁之前,孩子的教育止于知识。家人的教育热情、教育理想左右摇摆。古人的家庭安排是“男主外,女主内”,教育的重责母亲要担起来。还说过,“子不教,父之过”。百年树人,一代代持续不断的努力,到了民国,才出了这么多大师。而今,许多家庭的孩子是交给祖父母一代。母亲与父亲同为养家奔忙。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一个需要用数据来衡量成败的社会,是难以有出现顶尖人才的土壤的。

破解之道之二,国家从法制法规上重视、重赏出成果的专家。现在的国际形势,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多元化发展,共享时代悄然来临,因而法治在各个领域尤为迫切。一个经济高度发达,赏罚不清、乱而无序的社会,更是出不了大师。

顶尖的科学家的学术环境需要强有力的法规予以配合。许多剽窃的、欺世盗名的、别有用心的所谓科学家如果大行其道而不加以法律制裁的话,污染的是健康的学术空气,让真正潜心研究的科学家无法脱颖而出。

反之,国家对真正出了成果的科学家,要重赏。要从各方面体现对其人品、成果的推崇和尊重。尤其对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国家要加大投入。

其实,钱学森的临终遗言:“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他已经找出了解决之道。钱老的遗言,既是他一生言行的写照,也是他对后代的谆谆教导,殷殷期望。我们,任重而道远。


老照片

钱学森在2005提出中国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世界顶级人才的质问。引发科技教育界的大讨论。我觉得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看待这个问题。


第一,首先要弄清这个顶级人才的定义是什么,如果仅仅是指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确实只有屠呦呦和莫言。但我国在激光技术、量子通信、反卫星武器、云计算、航空航天、桥梁建造、高铁建设、低温物理、水稻杂交等等诸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没有国际人才的支撑是不可能取得这么多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的。

第二,从中国近代的教育发展看。解放前,中国虽然全面落后,但国门还是开放的,像杨振宁、吴健雄、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杰出的科学家都是在那时留学欧美,借助先进的技术支持和良好的科研环境,才学业有成有所建树的。六十年代,中国受到美苏的全面封锁,接着又经历了十年浩劫,中国教育几乎全面崩溃。1977年开始恢复高考制度,而后走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误区,从1983年实行高中三年制教育,才使中国基础教育慢慢步入正常轨道,到今天不过三四十年。而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训练,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成为知名科学家,可能要倾其一生。



第三,社会大环境造成了许多尖端人才的大量流失。改革开放初期,留学欧美的一流人才回国的极少,到现在中科大、清华等中国名校仍被称为欧美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再加上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又一批人才不愿甘于清贫,从事艰苦的科研工作,而选择从事金融贸易等挣大钱的行业。


嶺秀1

先看成绩

2014年中科协副主席陈章良说:我国科学家总数已是世界第一,美国只有我们的一半,当然我们优秀的科学家,最活跃的科学家没那么多,但总数在那儿了。国际论文的产出比例终于从后面的位置上升到今天的世界第二位,跟GDP一样,发明专利也已经到了世界第二位。

成绩还是有的,不可抹杀,中国人口这么多,天才都不少。发明专利(注意是发明专利,含金量较高)已经占到世界第二位了。

再看问题

但是,我们国家的教育确实存在问题。

一、起步较晚

这有历史因素,我国1978年才重启高考,而且一开始高考录取率极低,5%不到,教育问题耽误了多少人,这没法统计了。而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每个学生想上大学都可以上,只是看上的是什么大学了。

二、教育资源稀缺、不均衡

这些年虽然大学一直在扩招,但是其实大部分都是民办教育,公立大学扩招名额非常少。

然后是不均衡,本省大学都在本省招,很少招外地的。这就造成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录取率奇高,有数据显示北京一本录取率达到25%。前些天天津说开放落户,其实大部分都是奔着高考录取率去落户的。还有高考移民等等现象,总的来说就是,不均衡,不公平,资源少。

三、教育投入预算太少

按理说,既然教育资源如此缺乏,我们不是应该加大投入吗?其实没有。


我国教育财政支出占GDP比例一直在4%以下,甚至长期低于3%,一直到2012年才达到4%。同期相比,美国都达到5%以上。本来美国的大学就有相当多的捐赠,而且美国大学多,建设也比较完善了,但是人家投入的还是比我们多得多。论人均教育投入,美国学生跟上我们国家的学生9倍。

我们的邻国日本,教育投入一直很大,总结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发生时,少不了一点——日本对教育的重视。

说一说我的观点

如果把教育看成是一项长期投资,回报无疑是很大的。如果你什么也没学过,一般而言,那就只能出卖苦力,或者去工厂。而如果接受过大学教育,那么以后进入社会所赚得的收入要比学费投入要高的多。

我国幼儿园还很少,投入太少,缺乏规划。小学,没错大城市的小学生都在楼房里上课了,都用上电脑了,但是贫困地区的孩子呢?还靠支教教师无私奉献(感动中国)?

初中、高中,应试教育,课业繁重,一考定终生,学生留不下什么美好回忆,青春期的花样年华就这样度过了。你们在说“花样年华”这个词的时候不觉得脸颊发烫吗?有什么花样年华?

大学,能不能多建设点大学,把升学率提升一下、平衡一下?升学率这种东西本质就是看大学录取人数的,我们国家大学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也有不少高校,所以这几个地方录取率都很高,但是一些人口大省却学校很少,从而录取率很低。高考何时能够做到公平?

我们把教育做好了,有了诞生顶尖科学家和人才的土壤,这样自然会产生顶尖科学家和人才。

同时,我们的舆论氛围有点不好。但凡媒体讲科学家,必然会讲到牺牲和奉献,好像科学家就必须要牺牲和奉献才会变得伟大?科学家的伟大看得是他的成就,牛顿、爱迪生虽然存在一些品德问题,但是不妨碍人家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因为成就非常突出,瑕不掩瑜。

再者,谈科学家就讲牺牲和奉献,是不是有点道德绑架?你这样,以后年轻一辈谁还想成为科学家?

科学家有追求财富和地位的权利,对科学研究有重大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就应该重奖。虽然不至于让科学研究事业成为让人艳羡的工作,但是至少值得付出。研究一辈子,著作等身,但是到头来却连在北京买套房都买不起,寒了谁的心?


伦理君

资本主义社会大学实验室里研究成果能够通过大公司实行快速商业化 效率高 投资回报快 利益共享 研究人员多劳多得 快速变现 积极性高 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体系造成的差异 资本主义以大公司为根本 非资本主义永远达不到这样高的发展效率……


用户70359968974

这个问题,归根结底。

没钱、没钱、没钱,没钱能办什么事儿?搞科研?

钱学森在自己高龄之年,问出了这个问题,你认为他真的不知道答案?

他只是明知故问而已!

很多普通人都能对这个问题说出个123来,更何况钱学森这样的无双国士?

那么我为什么说这个问题简单表述就是没钱呢?


一、现代科研靠团队

在曾经国家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可以依赖一个回国的钱学森,造出导弹。

因为那是几十年前。

但是现在呢?

现在的科技发展,已经不是一个钱学森、袁隆平、邓稼先这样的个体英雄可以造就的。

现代科技,必须要科研团队,请注意,是团队。

互联网刚出现的时候,报纸上天天是天才黑客。

现在呢?深圳街上遍地是腾讯的高级工程师。

移动终端刚普及的时候,苹果手机让世界瞩目。

这才几年,谁的手机还能够让世界震惊?

在二战前,物理学出现过很多后来霸占了教科书的名字。

但是在二战后呢?几乎没有。近几十年的诺奖得主,还有几个不是团队合作的?

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单打独斗的英雄已经很难出现了。

而科研团队,才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关键。

但问题是,科研团队要花钱去养啊,没钱谁干活?难道科研人员辛辛苦苦拿着低工资?

就算是天天喊无私奉献,可隔壁美国可是高薪聘请呐!

顶尖科学成果产生需要科研人员长久的投入巨大的精力。

而科研人员也是人,他们也要养家生活。

如果没钱,科研人员往往会分心于赚钱等急功近利的项目。

更可怕的是科研心态没有了,就更难做出成果了。


二、民科当道,社会反智

每次我看到有新闻说民科发现引力波和量子物理学的秘闻的时候,我都想发笑。

我说句难听的话,起码在量子物理学这块,没有接触过基本大学物理知识的人如果能懂,

我只能说你是60亿人当中的人才!

所以我极度反感民科。

但民科为什么能够大行其道?因为社会整体都在反智!

为什么反智?还是缺钱。

缺钱导致国民没法都接受高等教育,影响了社会对于知识的理解。

我可以直白的说,支持民科不就因为他们没读什么书反而可以去和科学家们叫嚣?

但是你看哪个真正搞科研的人会去反驳民科?

就想大象不会和蚂蚁较真一般。

西方很多科学家都出于读书世家。

自文艺复兴以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物质渐渐充分,衣食足而知礼节,重知识,理性主义逐渐浓厚。

这才有近数百年科学人才辈出。科学世家,夫妻科学家,父子科学家屡见于世。

这是为什么?

老祖宗已经告诉了我们,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没钱,所以反智。


三、没钱你让谁去搞科研?

现在我们国家,经济是真的发展特别快,但是精神却远远落后物质。

我们做出每一个决定的时候,考虑的最多的一定是我们自己的利益。

现如今为什么我们国家出不了杰出的科研人才。为什么高校的很多教授都不认真科研,而是更多的选择去接项目,开公司?

因为作为国家给的工资并不能让他体面的生活,他考虑自己的利益,就会去接项目赚钱。

不是我们中国人不够聪明,也并非应试教育扼杀了我们的创新能力,

而是我们国内的高校环境倒逼很多教授不搞科研。

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大众教育注定了教师群体的扩大,也就注定了相应薪资的减少。

我们的经济水平什么时候发展到能够给予科研人员足够的待遇吸引他们去搞科研的时候,诺贝尔奖就离我们不远了。


最后一句话,国富民强,方可科技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