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飄香,棕情端午(這是上初一的女兒回憶外婆家端午習俗寫的)

端午節是一個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端午節在五月初五,但是外婆家對於端午節的準備,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就開始了。

艾葉飄香,棕情端午(這是上初一的女兒回憶外婆家端午習俗寫的)

三角粽很多種口味哦

在端午節的前兩天裡,人們要做的是包粽子。家鄉的粽子味道醇香、軟糯。製作方法和別的地方是不同。在端午節往前兩天時,要先把稻草燒成灰,再將水從稻草灰中過濾,這樣就有了家鄉獨有的鹼水。最後,把糯米用鹼水泡一個晚上。在泡糯米的同時,不要忘了把竹箬也弄回來,然後洗乾淨。第二天早上,鹼水已經被糯米吸收。這時,把糯米和其他食材包成粽子。在這裡有必要說一下,粽子有鹹味、甜味、原味等三種口味。甜粽子有豆沙,棗泥、紅豆、綠豆、花生、豆角豆等多種口味;鹹的呢,一般放五花肉、鹹鴨蛋黃,原味則只放點鹽等材料。那個時候,我就像是一隻貪吃的小貓一樣,眼巴巴的看著大人們在那裡包粽子。在她們那雙巧手中,一個個漂亮的粽子就像是藝術品一樣誕生了。包好的粽子會放在鍋裡住上一個晚上。端午當天,還沒起床,就聞到了粽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的竹葉香不僅瀰漫整個廚房,還從村頭飄到村尾。在滿村的粽香中,端午節開始了。

艾葉飄香,棕情端午(這是上初一的女兒回憶外婆家端午習俗寫的)

枕頭粽,要用線切成一塊塊吃

大人們一大早就會到地裡割一把艾草插在門框上,據說,一是艾草可以驅蚊蟲,二則艾草有驅邪的寓意。只不過,插艾草也是有講究的。那就是在艾草插上門框之前,無論是誰,都不能說話,要不然不吉利。

艾葉飄香,棕情端午(這是上初一的女兒回憶外婆家端午習俗寫的)

一早外公割回來的艾葉

在大人們插完艾草、掃完屋子之後,要做的就是幫我們這些小孩的就是擦雄黃酒了。大人們用手沾了一點雄黃酒,在所有孩子的額頭上畫一個“王”字,並且在孩子的耳鼻、手心處都抹上雄黃酒。這是因為雄黃酒有解毒、殺蟲、驅蛇的功效。同時,在孩子頭上畫一個“王字,也有借猛虎以鎮邪之意。在給孩子抹完雄黃酒後,還要把雄黃酒灑在屋前屋後以及屋子的角落,用以驅蟲蛇。

艾葉飄香,棕情端午(這是上初一的女兒回憶外婆家端午習俗寫的)

畫雄黃酒

早餐很簡單,粽子,鴨蛋再加稀飯。但是,你絕對想不到那粽子有多好看,有多好吃。色澤鮮豔,入口軟滑,實乃一大美味!吃完了飯,大人們還要在每個孩子的手上繫上一根五色線,五色線是青、紅、白、黑、黃五色,這五色都是古時的吉祥色。在系線的時侯,也和在門框上插好艾草前一樣,都是不能說話的。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聽大人們說,戴五色線的孩子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孩子由此可以保安康。

艾葉飄香,棕情端午(這是上初一的女兒回憶外婆家端午習俗寫的)

早餐

接下來就是看龍舟賽。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開始划船了。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給了我們無窮無盡的震撼。

艾葉飄香,棕情端午(這是上初一的女兒回憶外婆家端午習俗寫的)

跑了很遠才看到的龍舟賽

我們上午去看龍舟賽,舅媽和媽媽卻沒有。她們和外婆在家裡殺鴨子。殺了的鴨子要用來做同樣是家鄉在端午佳節必吃的一道菜——的一款特色傳統名菜,以色澤紅潤、焦脆爽口、香辣鹹兼備聞名於世。具有美味、開胃涼血的特點。在這之中,永州血鴨以我們寧遠的血鴨為代表。先取鴨血時。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鹽將血攪成糊狀。緊接著,將鴨肉剁碎用放油大火爆炒,將血水炒幹,放作料,接著倒入適量水煮沸騰約10分鐘倒入鴨血內,接著倒入適量水煮沸騰約10分鐘倒入鴨血內,將鴨血稀釋,充分攪勻。最後關火,將稀釋並攪勻的鴨血倒入鍋內,與鴨肉充分拌勻,此時鴨血還未完全煮熟,再開大火加熱約一分鐘,確定鴨血完全熟透。起鍋!這樣做出的血鴨,香,辣,嫩. 。

艾葉飄香,棕情端午(這是上初一的女兒回憶外婆家端午習俗寫的)

舅媽的拿手菜 --血鴨

端午節還有一大習俗,那就是全家人都要在端午這一天泡艾葉草澡。傍晚,大人們用艾葉草煮一大鍋水。據說,泡了艾葉草澡之後,可以治皮膚病、去邪氣。

可是,隨著時光的流逝,這些傳統習俗,有的變淡了,有的變模糊了,有的已經消失。其實,傳統文化都有它存在的意義,這些傳統文化不僅給兒時的我們帶來了很多歡樂,還有它們本身就寄託著我們祖先祈求安康的美好心願。這樣的傳統習俗,我們真應該好好保護,而不是任由它們和那些體現了封建的陋習一起消失。在放棄陋習的同時,我們也要對那些擁有特殊含義的習俗加以保護,做到保留好的,放棄壞的,而不是任由所有傳統習俗,無論好壞,全部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