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经其实是偷渡出国,回国时还要先向李世民申请

玄奘西行万余里寻求佛法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并没有获得朝廷的许可,我们来看一看这是怎么回事。

唐僧取经其实是偷渡出国,回国时还要先向李世民申请

玄奘13岁出家为僧,20岁时游历天下,遍访名士、遍寻佛法,因为长安作为当时的首都,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玄奘便在长安大庄严寺长期学习。因为他的长期游历,对各地的佛法学说都要了解,发现差异很大,使他不能理解,便决定前往佛教文化的发源地印度,求取“真经”。

唐僧取经其实是偷渡出国,回国时还要先向李世民申请

在当时,唐朝律法规定,远行需要有朝廷颁发的“过所”,有了“过所”才能迢迢万里,通行无阻,玄奘立刻向朝廷提出了申请,但是朝廷并不重视,久久没有审批下来,玄奘无奈,但心意已决,只能私自前往印度,因为没有合法的文件,玄奘属于偷渡出国。由于没有合法的文件,玄奘经常要躲避官兵、风餐露宿,十分的艰辛。

唐僧取经其实是偷渡出国,回国时还要先向李世民申请

幸而玄奘一路上不是一直寂寞下去的,在玄奘出离玉门关时,遇到了一位同样喜好佛法的胡人石磐陀,也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他们一起闯过玉门关、越五峰、入新疆,石磐陀认玄奘为师,帮助他完成了去往印度的壮举。玄奘到达印度后,用了5年的时间来学习。学成之后曾在印度召开佛学辩论大会,有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2000多其他学派人士参加,数日中他们对玄奘提出了无数的难题,没有任何人难得住他,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

唐僧取经其实是偷渡出国,回国时还要先向李世民申请

随后,玄奘开始计划回国的事情,自己毕竟是一个“偷渡犯”,他先是向唐太宗上书,详细的讲述自己这么多年来远赴印度求取真经的成果,还说自己会带回大量的佛经和佛像。但玄奘不知道的是,他在印度的盛名早已传到了长安,无论是朝廷还是百姓都十分重视和仰慕他。李世民一接到玄奘的回国申请后,十分的重视,特派大臣房玄龄前去迎接。

李世民见到玄奘法师后十分的惊叹,与玄奘坐在一起交谈,问他:“法师当年西去取经为什么不报道朝廷得知啊?”玄奘说:“玄奘当去之时以再三表奏。但诚愿微浅朝廷不蒙允许。无任慕道之至乃辄私行。专擅之罪唯深惭惧。”太宗说:“法师出家后与世俗了断,所以能委命求法惠利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